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的基因变异与HBV 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五项指标(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采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测定,HBV 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Ⅰ) 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0%,HBV DNA阳性率占42.8%;(Ⅱ) 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2.0%,HBV DNA阳性率占70.5%;(Ⅲ)HBs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占24.0%,HBV DNA阳性率占25.0%;(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2.0%,HBV DNA阳性率占100.0%。其中含有HBeAg阳性的Ⅱ、Ⅳ模式与Ⅰ、Ⅲ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伴有HBe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最高,HBsAg与抗-HBs双阳模式是免疫系统的个性化表现,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 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与 HbsAg,抗 HbsAg,HbeAg,抗 HbeAg 和抗 HBc 检测以及肝穿免疫组化 HbsAg 和 HbcAg 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73例,经 ELISA 测定 HBV—M(HBsAg,抗Hbs,HbeAg,抗 Hbe 和抗 HBc)后,采用 HBV DNA PCR 分子杂交定量检测技术,测定患者血清 HBV DNA 含量,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肝穿免疫组化 HbsAg 和 HbcAg 测定。结果 173例慢性乙肝患者 HBV DNA 定量结果,阳性率为83.24%。其中:(1)HbsAg( ),HbeAg( ),抗 HbcAg( )患者78例,HBV DNA 定量检1测结果>10E4拷贝/L 76例,总阳性率97.44%。(2)HbsAg( ),抗 HbeAg( )和抗 Hbc( )27例,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16例,总阳性率59.25%。(3)HbsAg( ),抗Hbc( )16例,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8例,总阳性率50.0%。(4)HbsAg(-),其他均阳性10例,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00%。(5)HbsAg( ),抗 Hbs( ),和抗 HBc( )26例,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22例,总阳性率84.62%。(6)抗 Hbs( ),其余均阴性11例,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10E4拷贝/L 7例,总阳性率63.64%。(7)其他5例。其中共20例患者进行了肝穿免疫组化 HbsAg 和 HbcAg 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0%,与 HBV DNA 定量结果吻合率90%。结论乙肝患者 HBV DNA 定量检测结果可以直观的反应患者血清中 HBV DNA 含量,可以作为慢性乙肝患者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观察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玉娟  杨丽 《中外医疗》2010,29(8):162-162
目的探讨乙肝六项检测中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的特殊模式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乙型肝炎分析检测。结果5637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乙肝病毒检测中,约有64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血清中有24例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645例中E抗原(HBeAg)阳性的202例,E抗体(HBeAb)阳性的有259例,核心抗体(HBcAb)阳性629例。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同时存在阳性可出现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亚型患者的血清中。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即使表面抗体同时存在,也要临床密切定期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抗原抗体系统、前S1蛋白(Pre-S1)和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A组(HBsAg^+HBeAg^+抗HBc^+)HBV-DNA、Pre-S1阳性率为98.63%、86.30%;B组(HBsAg^+抗HBe+抗HBc^+)HBV-DNA、Pre-S1阳性率为48.37%、22.22%;C组(其它模式)HBV-DNA、Pre-S1阳性率为4.96%、0.83%。HBV-DNA定量结果A组显著高于B、C两组(P〈0.01);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血清HBV DNA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是血液传染性的标志,也是决定抗病毒策略和考核抗病毒疗效的重要证据,荧光定量PCR是用于检测HBV DNA含量的常用方法。传统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检测已发展到定量技术,本文用Light Cycler^TM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对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颖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8):757-758
目的了解武汉市部分出租车司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9506名出租车司机人群中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及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9.6%,阳性率以26岁-30岁组最高,达11.16%;20岁-25岁年龄段最低为6.05%。HBsAg阳性人群中,ALT异常检出率为36.5%,异常率以26岁-30岁及31岁-35岁年龄组最高,达48%和47%。抗-HBs阳性率为33.12%,阳性率以20岁-25岁组最高达40.53%;51岁-58岁年龄段最低为28.23%。HBshg及抗-HBs均为阴性检出率为57.28%。其中以51岁-58岁组最高为61.2%。结论武汉市部分出租车司机HBsAg阳性率为9.6%,较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9.75%)略低;在HBsAg阳性人群中,ALT异常检出率为36.5%,表明部分司机已处于临床急性或慢性肝炎期。调查司机中仅有33.12%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而57.28%免疫水平低或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与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的关系。方法 将43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35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HBV DNA S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分型并对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B基因型8例、C基因型35例,对照组中B基因型9例、C基因型26例。实验组C基因型患者的年龄[(50.2±16.3)岁]明显大于B基因型[(34.4±13.4)岁](P=0.015);实验组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S区氨基酸突变率分别为0.77%和1.64%(P=0.005);而对照组的B、C两种基因型的突变率分别为0.59%和0.49%(P=0.597)。同样为C基因型的两组患者,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大多分布在主要亲水结构区域(MHR)α决定簇的第一个环状结构区内;而B基因型只有少数患者有α决定簇内的突变。结论 HBsAg+/HbsAb+的乙肝患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突变;且C基因型患者的氨基酸突变大多发生于S区的α决定簇内,可能正是由于此种突变使HbsAg的抗原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与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的关系.方法 将43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35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HBV DNA S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分型并对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B基因型8例、C基因型35例,对照组中B基因型9例、C基因型26例.实验组C基因型患者的年龄[(50.2±16.3)岁]明显大于B基因型[(34.4±13.4)岁](P=0.015);实验组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S区氨基酸突变率分别为0.77%和1.64%(P=0.005);而对照组的B、C两种基因型的突变率分别为0.59%和0.49%(P=0.597).同样为C基因型的两组患者,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大多分布在主要亲水结构区域(MHR)α决定簇的第一个环状结构区内;而B基因型只有少数患者有α决定簇内的突变.结论 HBsAg+/HbsAb+的乙肝患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突变;且C基因型患者的氨基酸突变大多发生于S区的α决定簇内,可能正是由于此种突变使HbsAg的抗原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9.
乙肝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 DNA阳性率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部分服务行业人员血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血清中有1102例HBV-DNA阳性。其中883例1.3.5阳性(俗称“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6.15%;722例1.4.5阳性(俗称“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24.38%;138例1.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8.41%;22例1.3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0.91%;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6.36%。结论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能正确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HBsAg和HBeAg与HBV-DNA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血清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FQ-PCR法检测HBVDNA,比较不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组合HBVDNA阳性情况。结果HBsAg、HBeAg和HBcAb性组HBVDNA阳性率为100%(155/155);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35.2%(50/142);HBs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30.2%(38/126),HBsAg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0%(3/30)。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衄VDNA含量可以准确地反映病人体内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情况,可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HBsAg合适临界值的研究。方法:收集并检测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组HBsAg阴性及HBcAb阴性伴HBsAb阴性组HBsAg阴性的样本各l522例,比较两组HBsAg结果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ELISA定性HBsAg结果诊断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的阳性判断值的再确定,寻找更好的的诊断性能。结果:i2000SR检测HBsAg的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符合临床检测要求。HBcAb阴性组复检前与复检后相比明显降低,复检后HB—cAb阳性组的结果相比阴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对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的人群HBsAg建立合适临界值为0.415后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Youden指数显示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人群的HBsAg结果与HBcAb阴性伴HBsAb阴性人群HBsAg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建立HBcAb阳性伴HBsAb阴性人群的ELISA法定性HBsAg结果合适的的阳性判值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选择方便、准确的方法定量检测产妇血清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依据两项检测结果特别是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HBsAg阳性的产妇23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产妇血清及乳汁HBV-DNA的含量.结果 232例血清HBsAg阳性产妇血清HBV-DNA阳性177例,据血清HBV-DNA的含量,分≥105 copy/ml和<105 copy/ml两组,两组乳汁HBV-DN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为54.4%和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DNA阴性者乳汁HBV-DNA均阴性,血清HBV-DNA阳性者乳汁HBV-DNA总阳性符合率为37.9%.结论 血清HBV-DNA定量检测阳性的产妇其乳汁中HBV-DNA检测阳性的占较大比例,且乳汁中HBV-DNA含量与血清病毒含量成正比.检测HBV感染产妇乳汁中HBV-DNA含量,对阻断母婴传播,为HBV感染产妇选择是否母乳喂养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预防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 ISA法同时检测了乙型肝炎180例和正常献血员5 6例血清中HBV - DNA的含量及其免疫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肝大三阳95例HBV - DNA阳性达95例(10 0 .0 0 % )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 .0 5 ) ,HBV- DNA含量为4 .8×10 7copies·ml- 1 ;小三阳患者HBV- DNA阳性率低于大三阳组(P<0 .0 5 ) ,但平均病毒含量与大三阳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高达2 .1×10 7copies·ml- 1 ;单独HBs Ag阳性和单独HBs 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 3.85 %、33.33% ,平均病毒含量分别为5 .6×10 5copies·ml- 1、3.8×10 4 copies·ml- 1 ;献血员5 6例血清HBV- DNA阳性3例,其病毒含量低于其它组。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比EL 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这对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 4.2mol/L异硫氰酸胍、25mmol/L柠檬酸钠、0.1mol/L2一巯基乙醇,0.5%(W/V)十二烷基肌氨酸钠作为裂解液进行一步法程序式抽提血清标本HBV—DNA模板用于多聚酶链基因扩增.该法与常规DSD抽提法及微量直接法进行比较,具有方法简单、稳定、不易污染且敏感性高.抽提过程可在1个小时内完成,经酶切及a~(32)P标记探针放射自显影鉴定PCR产物具良好特异性,该法尤其适应于大量临床标本的检测,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65例乙肝患者血清PreS1、HBsAg和HBV-DNA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阳性模式作为分组标准,将365例乙肝患者分成7组,这365例乙肝患者全部为表面抗原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每份血清HBV-DNA含量,求出乙肝病毒载量LOG10指数值。以统计软件SPSS11.5将7组指数值进行正态性分析,求均数和标准差并两两比较各组间病毒拷贝数指数的差异,得出preS1-Ag、HBsAg和HBV-DNA的关系。结果 7组指数值经非参数检验的单样本K-S法全部近似正态分布(P〉0.05)。均数比较one-way ANOVA法两两比较表明,Ⅱa、Ⅱb与Ⅲa间,Ⅲa与Ⅲb间,Ⅰa、Ⅰb与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Ⅳ组与Ⅱ组、Ⅲ组两两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preS1-Ag、HBsAg与乙肝病毒载量间没有相关性,不能反应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16.
HBVpreS1-Ag、HBV-DNA、HBVM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HBVM、HBV-DNA及HBVpreS1-Ag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VM和HBVpreS1抗原,FQ-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HBVpreS1-Ag、HBV-DNA在HBsAg阳性组与阴性组及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检出率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HBVpreS1-Ag的检出率存在差异显著性(χ2 =49.98,P<0.05).HBsAg与HBVpreS1-Ag、HBV-DNA的符合率分别为70%、79%.HBeAg与HBVpreS1-Ag、HBV-DNA的符合率分别为75%、80%.HBV-DNA与HBVpreS1-Ag的符合率为85%.HBsAg、HBeAg与HBVpreS1抗原、HBV-DNA在HBV感染者血清中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HBV-DNA及HBVpreS1抗原与HBsAg、HBeAg,HBV-DNA与HBVpreS1抗原之间均高度相关,HBV-DNA与HBVpreS1抗原之间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HBVpreS1抗原、HBV-DNA均较HBeAg敏感.结论 HBVpreS1-Ag、HBV-DNA是反映病毒感染、复制及传染性方面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应用HBVpreS1抗原、HBV-DNA及HBVM同时进行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更确切地掌握病情的发生、发展及监测疗效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HBV血清标志物与Pre-S1抗原及HBV DNA联合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与血清HBV Pre-S1抗原(Pre-S1)及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1037例临床血清标本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Pre-S1及HBV DNA载量. 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大三阳")的Pre-S1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各血清模式组(P<0.05);"大三阳"模式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于其余各血清模式组(P<0.05)."大三阳"组的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小三阳"模式组与HBsAg、HBcAb阳性模式组相比,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HBV DNA定量检测在预防HBV的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HBV血清标志物、Pre-S1和HBV DNA载量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全面监测乙肝病情和提高乙肝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DNA载量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HBV-M、拉米夫定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80例乙肝患者HBV-M和HBV-DNA载量进行检测;同时动态检测32例乙肝患者48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血清HBV-M和HBV-DNA载量变化。结果:HBeAg(+)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显著高于HBeAg(-)组(P<0.0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肝炎组HBV-DNA载量与其它组比较(P<0.05);其它各组HBV-DNA载量之间比较(P>0.05);拉米夫定治疗12周、24周、48周后HBV-DNA载量迅速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01);HBV-DNA载量下降明显较HBeAg血清学转换发生早。结论:HBeAg是反映HBV-DNA复制的重要指标;HBV-DNA载量测定是反映HBV复制和判断药物疗效的最直接、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天英  李武莉  陈韩  钱士匀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65-1166,117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86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型与HBV.DNA定量测定。结果:模式A(大三阳)的检出率最高,为96.1%,模式B(小三阳)的HBV—DNA检出率为79.0%,模式CHBV-DNA检出率为63.5%。结论: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血清HBeAg阴性,病毒并未停止复制;联合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DNA水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提高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荧光定量PCR检测 HBV-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HBV-DNA与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关系,探讨荧光定量PCR在HBV-DNA检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乙肝标志物阳性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测定,对26例HBV-DNA( )(拷贝数105~109/ml)、HBeAg( )(≥10.86NCU/ml)患者贺普丁治疗前后血清HBV-DNA、HBeAg进行定量监测。结果①108例HBsAg( )/HBeAg( )/HBcAb( )者有106例HBV-DNA阳性,阳性率98%,含量为(7.65±1.06)拷贝/ml;112例HBsAg( )/HBeAb( )/HBcAb( )者有58例阳性,阳性率为51%,含量为(5.38±1.55)拷贝/ml;46例HBsAg( )/HBcAb( )者有17例阳性,阳性率36%,含量为(4.09±1.79)拷贝/ml。②HBV-DNA基因拷贝数与HBeAg水平呈正相关。③26例HBeAg( )、HBV-DNA( )患者经12个月治疗,HBeAg阴转率为42%,HBV-DNA( )阴转率为80%,明显高于HBeAg阴转率(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能直接反映HBV-DNA含量,在判断体内HBV是否复制,复制程度,是否被清除等方面明显优于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对抗病毒治疗过程监测、愈否监控以及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