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三维重建数字骨科技术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需要进行椎弓根固定的患者共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透视定位植入,观察组采用三维重建数字骨科技术结合术中透视定位。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完成钉道准备时间、置入成功率、置入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置入成功率、置入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完成钉道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数字骨科技术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可确定椎弓根螺钉在椎板后方的进钉点,寻找出最佳钉道的位置,钉道准备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将新置钉方式与常规置钉方式作比较,为新置钉方式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住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57例,分为常规置钉组和新置钉组,两组为同一批患者,常规置钉组依次置入一侧椎弓根钉、固定棒、尾帽连接,之后再依次置入另一侧直至拧紧.新置钉组在常规置钉结束后,按照常规置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腰椎椎弓根置失误的措施。方法:对55例220个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失误的10例椎弓根钉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椎弓根钉置因技术因素10例。结论:提高医生的技术,术前精心的准备是避免腰椎椎弓根钉置失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建 《吉林医学》2022,(8):2086-208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联合经皮空心钉“F”形置钉技术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传统的单纯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平行置钉技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关节镜辅助下复位联合经皮空心钉“F”形置钉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比较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手术时间和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52.53±5.12)min、术中出血量(67.25±9.12)ml,均低于对照组的(68.34±5.68)min、(76.76±9.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复位联合经皮空心钉“F”形置钉技术对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固定较为牢固,对患者创伤及生理状态干扰更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有效施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术,临床探讨术前采用CT测量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准确度以及置钉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96例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患者,分为手测组、CT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8例。CT组术前采用CT测量椎弓根高度、宽度确定置钉点,手测组采用手工测量椎弓根确定置钉点,观察置钉成功率、置钉准确度,记录椎弓根测量情况以及置钉时间、出血量。结果 CT组每钉置钉时间、出血量分别为(3.78±2.45)min、(307.42±179.47)ml明显少于手测组的(4.65±2.34)min以及(367.42±165.49)ml(P0.05);CT组与手测组在椎弓根高度、椎弓根宽度的C3-C6椎弓根参数测量值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CT组置钉准确度高达95.8%,出现全穿破率仅为4.2%,手测组为85.4%,且全穿破率高达14.6%,CT组较手测组置钉准确度高(P0.05)。结论临床采用CT测量所得椎弓根参数准确度高、临床置钉准确度高,且出血量少、置钉耗时少,可为临床个体化置钉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椎骨骨折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Cobb角度平均为(21.98±6.79)°,平均椎体压缩率为(58.19±11.12)%。愈合人数0例;术后3个月后,Cobb角度平均为(5.69±4.89)°,平均椎体压缩率为(16.01±6.56)%,愈合人数29例;术后1年,Cobb角度平均为(6.88±5.01)°,平均椎体压缩率为(18.68±6.98)%,愈合人数34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辅助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提高一次性置钉成功率和准确性。方法:56例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病例,分为数字技术手术组(A组)和传统技术手术组(B组)。其中A组26例,行螺旋CT扫描后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开展术前计划及个体化测量以指导手术,置钉81枚;B组30例,采用传统徒手技术置钉86枚。所有病例术中记录钉置入的一次性成功率,术后再次进行螺旋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性。结果:A、B两组的一次性置入成功率分别为88.9%和61.6%;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分别为98.8%和81.4%。两组置钉一次性置入成功率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结合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三维重建辅助手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一次性成功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与徒手置钉的精准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上颈椎疾患患者20例,获取每位患者颈椎三维CT数据,根据置钉方式不同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20例等比例3D打印上颈椎模型,导板组使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模型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在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根据椎体是否存在骨折,将导板组内20例模型分为钉道损伤组10例(寰椎骨折与枢椎骨折病例)和钉道完整组10例(畸形与关节脱位病例)。比较导板组和对照组螺钉可接受率、单枚螺钉置入时间差异;比较导板组术前理想钉道与术后实际钉道内倾角差异,对比钉道损伤组和钉道完整组置钉结果差异。结果 导板组螺钉可接受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导板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导板组术前理想螺钉内倾角与术后实际螺钉内倾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道损伤组螺钉突破椎弓根率26.7%高于钉道完整组3.1%(P<0.05)。结论 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在置钉精准度、安全性和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胸椎椎弓根钉不良置钉的并发症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后路AF钉系统固定,椎弓根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胸椎椎弓根钉不良置钉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0例患者椎体高度均得到恢复,无神经并发症和脑脊液漏发生.结论 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虽然已经成为目前比较常用的脊柱外科技术,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并发症.不过只要熟悉胸椎的解剖特点,掌握正确的置钉技术,就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与徒手置钉的比较,探讨在后路全椎弓根钉治疗脊柱畸形手术术中CT导航下置钉的准确性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 2012年我科连续100例接受脊柱矫形手术并行术中CT的患者.所有病例分为导航组和非导航组,其中导航组37例,非导航组63例.根据椎弓根钉置入节段的不同,将两组各分为胸椎、上胸椎、中胸椎、下胸椎及腰椎5个亚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整体间及各亚组间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准确性.结果 导航组总体椎弓根置钉准确率(94.61%)高于非导航组(88.43%)(P<0.05),返修率(2.43%)低于非导航组(6.06%)(P<0.05);各亚组间比较,导航胸椎组、中胸椎组、下胸椎组椎弓根置钉准确率均高于非导航相对应组(P<0.05),返修率均低于非导航相对应组(P<0.05);两组上胸椎组间及腰椎组间准确率及返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CT导航可提高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尤其是胸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杨光乾  叶银静  丁学铭  汪亮 《重庆医学》2012,41(14):1387-1388,1391
目的对比分析评价单枚Cage后路斜向植入结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该院采用后路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方法治疗的腰椎单节段退性行不稳病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131±12)min]、术中出血量[(497±32)mL]、住院时间[(12.3±1.6)d]与双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68±17)min、(745±46)mL、(14.1±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枚Cage后路斜向植入结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对脊柱结构破坏少、治疗费用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俞兴  徐林  毕连涌  李鹏洋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1905-1908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植人腰椎弓根螺钉的效果.方法 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各类腰椎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401例,分别采用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A组)和传统X线透视法(B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采用术中三维影像系统评估螺钉位置的精确性;分析比较两组螺钉位置、平均每枚螺钉植入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近期并发症.结果 A组(95.3%)螺钉位置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84.1%),平均螺钉植入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低于B组;A、B两组分别为(3.7±0.6)min和(7.8±2.3)min、(134±48)min和(179±62)min、(272±153)ml和(455±289)ml.A组未发现螺钉植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使腰椎弓根螺钉植入更精确、快速和安全,减少螺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和医生X线被动辐射.为腰椎脊柱手术精确化、微创化、安全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置钉与椎弓根镜辅助下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采用经皮置钉的LDD患者30例,将其分为经皮组和镜下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术后复查X线、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螺钉位置及融合率.结果 经皮组置钉84枚,镜下组置钉70枚.两组术中平均出血、手术平均时间、C臂透视平均次数、住院平均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镜下组VAS及ODI分别为(2.50±1.30)分及(50.00±3.50)%,经皮组VAS及ODI分别为(3.00±1.50)分及(58.0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镜下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3.33%、80.00%;置钉位置经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痛变节段融合良好,无螺钉松动.经皮组3枚(3.57%)螺钉位置偏差,行二次手术调整.结论 椎弓根镜辅助下置钉治疗LDD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于传统经皮置钉,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KG*2〗探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HTH〗方法〖KG*2〗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2例,均行腰后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所采用的椎弓根钉置钉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法置钉;对照组采用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首次置钉准确率、螺钉与椎弓根皮质关系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KG*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进钉点选取准确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2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螺钉与椎弓根皮质的关系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与Magerl置钉法相比,腰椎棘突与椎板外缘联合定位置钉法可获得相同的置钉准确率,但术后椎弓根与螺钉包容关系更好,为提高椎弓根螺钉的有效置入率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案及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接受单纯椎体后外侧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观察组为(22.3±1.7)%,对照组为(21.1±1.5)%]均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为(3.4±1.4)%,对照组(6.7±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脊柱Cobb's角、伤椎椎体楔形变角(观察组分别为[(44.2±4.6)°、(7.7±5.8)°,对照组分别为(47.1±4.7)°、(11.5±5.9)°]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分别为(83.4±5.2)°、(22.1±6.1)°,对照组分别为(84.2±5.1)°、(21.9±6.2)°],且术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疼痛视觉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62±1.26)分、(14.3±7.9)分,对照组分别为(3.32±1.32)分、(14.4±7.7)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分别为(8.71±1.60)分、(42.4±8.2)分,对照组分别为(8.91±1.54)分、(42.2±7.9)分],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ODI在术后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vs 79.9%,P>0.05).结论 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联合椎体后外侧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更好的恢复伤椎高度、脊柱生理曲度以及脊柱稳定性,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2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A组),12例采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等.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VAS评分降低.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一侧因骨质疏松明显,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把持力不足并出现钉道切割导致置钉失败,仅行对侧固定,其余患者置钉顺利.B组患者手术置钉过程未出现螺钉把持力不佳、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全部32例患者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在位,位置佳.所有病例无不良事件产生.结论 应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螺钉把持力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应用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分别采用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常规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评分、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3%(42/45)和77.8%(35/4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5/45),少于对照组的35.6%(16/45)(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应用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加速减压节段融合,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的治疗效果,旨在探索出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6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11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固定者56例,双侧固定者61例,所有患者获2年以上随访。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通过影像学评估腰椎融合情况、并发症、相邻节段退变及腰椎Cobb角变化。 结果 单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双侧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2组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单侧相邻节段退变率为33.93%,双侧固定组相邻节段退变率为65.57%,单侧固定组相邻阶段退变率明显低于双侧固定组(P<0.05);2组在术毕、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2年腰椎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行TLIF术,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更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后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n-HA/PA66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给予同种异体骨Cage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观察近期疗效指标、椎体融合情况及远期疗效指标。[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曲度及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融合例数多于对照组,融合器沉降例数、异位例数少于对照组。(3)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0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n-HA/PA66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促进椎体融合、提高机体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