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DD)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检测对骨折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折病人5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和DD、FDP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类型骨折病人Fg、DD、FDP阳性率,以及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与未发生DVT病人的Fg、DD、FDP水平。结果观察组Fg、DD、FD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TT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PT和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类型骨折病人Fg、DD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D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1 d,观察组中发生DVT与未发生DVT病人的Fg、DD、FD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发生DVT病人Fg、DD和FD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DVT病人(P < 0.01),且发生DVT病人Fg、DD、FDP水平均较术前1 d明显升高(P < 0.01)。结论凝血指标和DD、FDP水平可有效反映骨折病人凝血功能,灵敏度较高,对预防病人DVT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D-二聚体、凝血四项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的1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妇女在妊娠晚期时D-二聚体(D-D)含量和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对预测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出血组D-D水平为(1.38±0.42)g/L,显著低于未出血组的(2.54±0.7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TT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FIB水平为(4.56±0.63)g/L,显著低于未出血组的(4.92±0.7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D-D、FIB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D-D水平与FIB水平诊断产后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与0.704,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94 g/L与4.53 g/L,此时对应约登指数为0.662与0.429,对应敏感度为74.5%与80.4%、特异度为91.7%与62.5%。结论:D-二聚体、凝血四项水平与产后出血存在相关性,对妊娠晚期孕妇开展D-二聚体、凝血四项水平检测可作为预测产后出血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临产期,采用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凝血四项指标,比较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含量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结果:D-二聚体从妊娠早期到临产期逐渐升高(P<0.05);Fbg水平在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明显大于妊娠早期(P<0.05),妊娠中期和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高于晚期(P<0.05);TT水平在整个妊娠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PT水平从早期到临产期进行性缩短(P<0.05);APTT水平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均明显低于早期(P>0.05),临产期明显低于晚期(P<0.05)。结论:观察妊娠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及时预防孕妇血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阶段(早、中、晚)孕妇凝血四项、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lasma 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孕妇就诊资料中的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并对FDP与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凝血四项、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P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三个阶段的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的APTT明显长于中期、晚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晚期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FIB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Ⅲ)与凝血四项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早期孕妇29例,孕中期孕妇4例,孕晚期孕妇12例,临产期孕妇55例。比较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指标、FDP、D-D、AT-Ⅲ水平及临床资料。结果:不同妊娠期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时期孕妇PT、APTT水平随着孕周延长,逐渐缩短;血浆FIB水平随着孕周延长,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水平,随着孕周的延长,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妊娠时期的孕妇中,随着孕周的延长,孕妇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水平会逐渐升高,因此,通过对妊娠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及凝血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的动态监测,可预防由于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并发症,并及时了解凝血及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D-二聚体(D-D)及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PIH患者为PIH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非妊娠健康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L,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D、纤维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单体(FM)和其他常规凝血指标的含量,研究其在早期DIC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5例早期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的30例非DIC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的D-D、FDP、FM和常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早期DIC组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APTT、PT、TT时间缩短,FIb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DIC组血浆中的D-D、FDP、FM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分别为(9.52±3.63)vs.(1.31±0.56);(23.12±6.24)vs.(3.69±0.60);(46.21±12.28)vs.(4.15±1.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DIC的诊断中,D-D、FDP、FM定量检测比常规凝血功能更有价值.为DIC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与纤溶活性的变化及与血栓前状态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58例在我院产科住院待产的孕妇,定量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同期住院的妇科非妊娠女性50例做对照。结果待产组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待产组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说明D-二聚体与妊娠密切相关。D-二聚体是交连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孕晚期高D-二聚体、FIB水平提示其与妊娠晚期血液的高凝状态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血栓形成与手术的类型、范围、过程密切相关.动脉血栓常见于心脏、心瓣膜置换术;普通外科手术、各种矫形手术、妇产科手术、恶性肿瘤手术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D-二聚体、FD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探讨两者在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用乳胶凝集法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FDP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肺栓塞、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FDP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D-二聚体、FDP均阳性。结论D-二聚体、FDP的检测对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7-59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功能检测所展现出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医院中进行产前检查的人员共34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时间在医院中进行检查的非妊娠健康女性共34例,纳入对照组。对妊娠期女性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高凝组19例,低凝组15例。对两组检查人员的凝血酶功能检测指标及妊娠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孕早期两组凝血酶功能检测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孕中期观察组TT、FIB较高,APTT、PT较低;孕晚期观察组TT和FIB较高,APTT和PT较低,差异明显(P0.05)。自然流产、妊娠期血栓发生率高凝组低于低凝组,产后大出血率高凝组高于低凝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孕早期,妊娠期女性与非妊娠期女性的凝血功能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孕中期及孕晚期阶段,妊娠期女性的TT、FIB较高,APTT、PT较低。妊娠晚期阶段高凝血女性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凝血4项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5月-2009年5月我院保健科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18例为观察组,健康孕妇207例为对照组,2组资料均已进行凝血4项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PT,APTT的时间比健康孕妇明显缩短,而FIB的结果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中,轻度61例(51.6%),中度36例(30.5%),重度21例(17.9%),用统计学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PT,APTT的结果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FIB则呈负相关。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凝血4项有助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娩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60例临产妇(分娩组)与8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TT、Fbg及D-D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娩组PT、APTT、TT、Fbg、D-D分别为(9.44±0.90)s、(29.86±6.20)s、(13.41±1.86)s、(3.28±0.87)g/L、(1.08±2.23)mg/L,对照组PT、APTT、TT、Fbg、D-D分别为(12.24±1.08)s、(30.18±3.19)s、(16.31±1.03)s、(2.55±0.53)g/L、(0.27±0.08)mg/L。与对照组比较分娩组PT和TT均明显缩短(P<0.01),D-D和Fbg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应建立孕妇分娩前凝血各项指标和D-D的正常值参考区间,并常规检测分娩前的凝血功能和D-D,对防止异常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哲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18-419,42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患者血浆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46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45例及PIHS患者125例的血浆凝血指标及D-D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正常晚孕组和PIHS各组血浆PT、APTT、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晚孕组比较,PIHS各组血浆PT、APTT、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病情加重差异有增高趋势;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的发病率随Fbg、D-D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PIHS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对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4项、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46例产后出血(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 mL)孕妇作为产后出血组,另外50例出血量正常(出血量小于500 mL)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Beckman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此两组产前产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项指标和D-Dimer、FDP的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组凝血功能4项及D-Dimer,FDP检测值异常率产前及产后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组PT、APTT、D-Dimer、FDP在产前及产后两个时期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组PT、APTT、D-Dimer、FDP产后高于产前(P<0.01),但是FIB产后低于产前(P<0.05),TT产前、产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积极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有助于提前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及降低孕妇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产前和产后血浆FDP、D-Dimer水平变化对产后出血更具有临床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200例足月妊娠妇女(妊娠组)及2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妊娠组的PT、INR、APTT均较非妊娠组明显缩短,Fib明显高于非妊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凝血功能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DIC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不同妊娠周期孕妇及妊娠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妊娠期哮喘患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收集健康妊娠女性46例(HP组),健康非妊娠女性30例(HNP组),哮喘非妊娠女性30例(ANP组),哮喘妊娠期女性26例(AP组)。比较各组及HP组中不同妊娠周期孕妇的FeNO水平;分析AP组患者FeNO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的相关性。结果 AP组及ANP组FEV1%、PEF%均明显低于HNP组及HP组,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HNP组及H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NP组与HP组、AP组与ANP组FeNO水平、FEV1%及P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妊娠周期孕妇FeNO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P组患者FeNO水平与FEV1%及PEF%均无明显相关性(r=0.250、0.272,P>0.05)。结论妊娠及妊娠周期对FeNO水平无明显影响, AP患者FeNO水平明显升高,FeNO水平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9):43-45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2022 年 2 月于大庆市第四医院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 300 例孕妇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 300 例育龄未妊娠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性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及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女性的血清 TPO–Ab、TgAb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女性的血清 FT3、F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 TSH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及总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育龄女性,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是保证孕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