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中外研究人员挖掘中医学的宝贵财富 ,采用中医药的方法消除饮酒造成肝胃等损害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报道采用人参[1 ] 、葛花[2 ] 、葛根[3] 、三七[4] 、茶种子[5] 、刺五加[6] 等单味中药进行解酒作用研究 ;还有报道采用传统方剂进行研究的 ,如五苓散[7] 、小柴胡汤[8] 、大柴胡汤[8] 等 ;也有报道采用现代汤剂消除酒精性肝损伤[9] 。目前已开发的此类产品有口服液[1 0 ] 、冲剂[1 1 ] 、茶剂[1 2 ] 、胶囊[1 3] 等 ,饮料类的产品开发较少[1 4 ]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开发研制了一种保肝护胃饮 ,效果理想。1 实验材料  药品…  相似文献   

2.
刘永 《北京中医药》2011,30(1):61-62
小柴胡汤常用于脏腑经络及六经辨证中属于肝胆少阳所属相关的病症。黄煌教授在《中医十大类方》[1]中指出:柴胡类方囊括小柴胡及其加减方如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  相似文献   

3.
重温《伤寒论》颇有争议的103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及贤哲诠释,可以看出,自成无己首次注释迄今,几乎所有的注家皆认为本条的“柴胡证”为小柴胡汤证;而“一证”则是指其中的一部分主症.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故僭陈己见如次.一、“柴胡证”应包括大、小柴胡汤证顾名思义,“柴胡证”是指柴胡汤证而言.《伤寒论》中的柴胡汤证因其程度不同而有大小之分,故从概念内涵看,“柴胡证”本身即应包括大、小柴胡汤证在内.综观全论,凡提及“柴胡证”者计有8条(103、104、106、107、127、154、253、267条),其中有指小柴胡汤证者,有指大柴胡汤证者,而更多的则是合指大、小柴胡汤证,并非全指小柴胡汤证.如107条之“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本为典型的大柴胡汤证,但文中亦称“此本柴胡证”.又如106条云:“太阳病,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说,始于成无己氏,尔后众医交口,遂成定论,沿袭至今。唯宋乃光氏于1982年浙江中医杂志第12期中提出“解表和胃”,颇有见地,笔者认为“和胃”虽可称是,但“解表”未敢苟同,本文拟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一说,略述管见。笔者认为,小柴胡汤证并非少阳证,小柴胡汤的作用并非“和解少阳”。第一,小柴胡证首见于太阳篇,小柴胡汤见于文中凡十七条。而少阳篇仅占一条,且其余十六条,无一条把柴胡汤证与少阳并提。作为一经病主证,而不提其所病之经,可见小柴胡证并非少阳证。第  相似文献   

5.
仲景在《伤寒论》[1]中创立了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小柴胡汤,并以此为基础,衍化出了一系列小柴胡汤衍化方。如针对太阳经、少阴经并病,用小柴胡汤合并桂枝汤,衍化出柴胡桂枝汤;针对少阳阳明合病,用  相似文献   

6.
刘永 《北京中医》2011,(1):61-62
小柴胡汤常用于脏腑经络及六经辨证中属于肝胆少阳所属相关的病症。黄煌教授在《中医十大类方》[1]17中指出:柴胡类方囊括小柴胡及其加减方如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逍遥散、大柴胡汤等诸多方剂。笔者临证中善用柴胡类方治疗多种疾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用以和解少阳之邪,为少阳病的正治方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乃为本方证的四个主症,也是运用小柴胡汤的主要并明确指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柴胡泌经后世医家应用,其适应症在原方义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本文旨在综述小柴胡汤在国内外临床上的应用现状。一小柴胡汤(以下简称“XCHT”)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从我国中医临床应用情况看,小柴胡汤可用于: 1 发热:凡寒热往来或寒热变化有时者,多用XCHT加减治疗,多见于感冒,感染性炎症及疟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疗效。[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服用小柴胡汤(柴胡15g,清半夏、黄芩各10g,人参、炙甘草各6g,大枣6枚,生姜3片),1剂/d,水煎两次200mL,合并煎液,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41例,有效4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00%。[结论]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柴胡-黄芩合煎与分煎液的保肝作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琳  谢鸣 《中成药》2004,26(11):942-943
柴胡-黄芩是小柴胡汤中的重要功能药材,能"外解半表之邪、内清半里之热",体现着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作用的主要方面.现代研究也证明,单味柴胡、黄芩及其成分有解热、抗炎、保肝等活性[1~4].近些年,随着中药材的颗粒化及其颗粒配方的推行,促进了复方合煎与分煎药效差异方面的研究[5~8].本实验主要是通过比较观察小柴胡汤中的核心药材柴胡-黄芩的合煎与分煎液在保肝方面的作用差异,了解2种不同煎煮方式下的效用特点.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小柴胡汤对肿瘤坏死因子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小柴胡汤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小柴胡汤的类方大柴胡汤和柴胡桂枝汤也有同样的作用。而对照药小青龙汤则变化轻微,否定了小柴胡汤的体外作用为非特异性的结论。认为小柴胡汤预防至癌作用的重要因素,是其具有诱导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类方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衍生而成,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本文通过对小柴胡汤类方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举隅,以阐明其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运用小柴胡汤类方治疗肺系疾病时,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某种疾病,而应重视六经辨证,尤其要紧紧抓住柴胡类方方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中柴胡不同剂量对正常大鼠胃窦组织胃动素(MTL)、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NO)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小柴胡汤组[柴胡高剂量组(高)、柴胡中剂量组(中)、柴胡低剂量组(低)].每天ig给予相应的小柴胡汤水煎液药液浓缩剂(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3,10,9.1 g·kg-1)或等容积生理盐水ig,连续3d.末次给药后,ELISA法测定胃窦组织MTL,AChE,NO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柴胡剂量最高的小柴胡汤组(高)胃窦组织MTL,AChE的含量升高(P<0.05),而胃窦组织NO的含量则无统计学差异;小柴胡汤组(中)、(低)的胃窦组织MTL,AChE,NO与正常组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高剂量柴胡的小柴胡汤促进胃动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窦组织MTL,AChE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7例住院患者小柴胡汤(柴胡、党参、黄芩各15g,清半夏、甘草各10g)配以抗肿瘤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薏苡仁、土茯苓、莪术、鳖甲、浙贝母、夏枯草等),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力状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36%(42/47)。[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原书主治“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该方为小柴胡汤的变方,即由小柴胡汤减去半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桂枝、栝萎根、牡蛎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柴胡剂主要见于《伤寒论》少阳病篇,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内的六首方剂。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柴胡剂进行归纳,论述各个方剂的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由于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为三阴三阳之枢机,故柴胡剂具有和解少阳,疏通内外,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上辨证论治时,须审慎详察其病机和主症,切中病机,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柴胡用量的柴胡水煎液与小柴胡汤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七组:正常对照组、小柴胡汤组(小)、小柴胡汤组(中)、小柴胡汤组(大)、及柴胡组(小)、柴胡组(中)、柴胡组(大),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溶液和相应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水煎剂,30min后再灌0.4mL的浓度为20mg/mL葡聚糖蓝-2000,20min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的小肠推进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小肠色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正常对照组、小柴胡汤组(中)、小柴胡汤组(小)相比,增加小肠色素推进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用量的柴胡水煎液只有柴胡组(大)可增加正常小鼠的小肠色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柴胡组(大)外,小柴胡汤组(大)具有明显促进小肠色素推进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与柴胡组(大)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的柴胡水煎液与小柴胡汤可以促进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其作用随柴胡用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联合环磷酰胺对小鼠EAC肝癌细胞的抗癌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皮下注射浓度为2.0×106/mL的EAC肝癌小鼠细胞株0.2mL/只,分别给予小柴胡汤、环磷酰胺、小柴胡汤+环磷酰胺处理小鼠,10天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HE染色下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小柴胡汤联合环磷酰胺抑制肿瘤作用最明显,其抑瘤率为38.85%。中西联合用药能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小柴胡汤联合环磷酰胺对EAC肝癌小鼠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制肿瘤的机制可能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正> 三、小柴胡汤的应用小柴胡汤是少阳气化之为病和部位之为病的主方,而少火被郁或邪入半表半里的症状甚多,何况这些症状在临床上又不一定同时出现。因此,运用小柴胡汤时就必须掌握其主要关键,随症加减。 (一)运用小柴胡汤的原则与禁忌 1.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的主证,或然证颇多,而又不一定同时出现,因此,运用小柴胡汤就应掌握一条原则:“但见一证便是”。“一证便是”,这一证是什么呢?临证时凡在伤寒或中风过程中,不必诸证悉具,只要见到一个症状,这个症状不需别的柴胡证作旁证就足以说明少火被郁或邪结在半表半里的就应当用小柴胡汤。如前面所讲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伤寒脉弦细”等都是。再如厥阴篇379条“呕而发热”也是柴胡证,因呕是邪近于胃的周围,发热是邪连于表,这说明病位已由厥阴之里,转为少阳之半表半  相似文献   

19.
小柴胡汤是传统的“和解剂”,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指出了小柴胡汤的适应证。也列举了禁忌证,《蒲辅周医疗经验》中亦明言使用小柴胡汤要“和而勿泛”、“和而有据”。曾有因滥用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药物性膀胱炎等的报道。黄煌教授认为.有效使用小柴胡汤的关键在于抓住“柴胡体质”。他将一种很容易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不同病证,不同病机,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或言辨证方中加入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气分热甚有柴胡白虎汤,病涉血分用大柴胡汤、柴胡破瘀汤、柴胡四物汤,兼有湿热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温胆汤,寒水停滞有柴胡真武汤、柴苓汤,中虚不足有柴胡建中汤、柴胡六君子汤等。柴胡类方就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或参以辨证之药,或合用其它名方所组成的方剂。在柴胡类方中,小柴胡汤并非是对"证"治"病"之方,它不同于麻桂之发"汗",白虎之清"热",承气之通"便",五苓之利"水",四逆之温"阳",十枣之逐"饮",其所治之"病"相对抽象,在作用层次上更深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