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胜华  何益军  许恒峰  刘珂 《医药导报》2008,27(12):1543-1545
[摘要]分析《处方管理办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利于保护患者用药权益,促进合理用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处方管理办法》应在药剂科检查评比中占有主要分值,监督药剂科管理。  相似文献   

2.
彭晓燕  姚冰  潘洁  杨波  钟磊  唐秀玲 《中国药业》2009,18(21):44-45
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评价表的相关要求,对处方书写、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5月1日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后。书写不规范的处方比例由2007年5月的11.79%下降到2008年12月的2.52%,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比例由2007年5月的5.38%下降到2008年12月的2.16%。结论《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姚星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685-686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在工作中落实的情况。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条款为评价条件,从药学角度,对贵阳市部分医院处方药品相关管理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结果受访医院基本存在药士专业技术人员处方调剂、药品经验使用、护士工作模式及药品包装剂量等方面问题与《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有冲突。结论重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是较好执行《处方管理办法》法规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照《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的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琦 《海峡药学》2008,20(10):183-184
随机抽取2007年门诊处方21000张,根据调查目的 ,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书写不规范占抽查处方数的12.90%,人均用药2.67种,通用名药品占处方用药的82.56%,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6.27%,使用针剂百分率为23.64%,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33.01%,不合理用药处方占5.97%,平均处方金额为156.21元.说明我院处方书写还不是很规范,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2006年8月~12月(干预前)和2007年8月~12月(干预后)的门、急诊处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除外)各500张,按照处方综合评价指标和规范化管理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平均用药品种数、抗生素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平均处方金额、不规范处方比例均减少,通用名药品和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合理用药比例均增加,但还存在抗生素使用率高及通用名、基本药物使用率低以及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少惠 《今日药学》2007,17(5):76-78
目的 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纠正不规范的处方管理.方法 比较《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新规定和存在问题,确立整改步骤,逐步改进.结果 门诊各科的处方得分明显提高,处方书写大部分都比较工整,用药规范、合理.结论 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纠正不规范的处方管理。方法比较《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新规定和存在问题,确立整改步骤,逐步改进。结果门诊各科的处方得分明显提高,处方书写大部分都比较工整,用药规范、合理。结论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办法》的实施无疑对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办法》通过一年多的正式运行,在此提出存在的几个问题,与法律专家及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6):1393-1394
目的:探讨<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门诊处方(2007年1-4月和2007年5-8月)各6 400张,使用国际合理用药指标和本院处方规范化管理指标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针剂处方张数、抗菌药处方张数、单张处方金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通用名使用比例有大幅增加.结论:认真贯彻<处方管理办法>可明显提高门诊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医院用药的影响,为处方评价标准的制订提供建议.方法 将2006年9月与2007年同期处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1.98种和2.15种,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为0.48种和0.52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05.71元和121.70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41.51%和42.35%,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为69.60%和61.23%,诊断标示百分率为22.17%和91.51%,抗菌药物的品种总数占用药品种总数的比率为24.16%和24.23%.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在<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有了较大提高,但医务人员仍需加强学习,并严格按要求处方用药.此外,处方评价表在分析门诊处方时的一些标准尚待统一.  相似文献   

12.
章萍  陆瑶华  郭澄 《中国药房》2008,19(7):552-553
目的:促进《处方管理办法》在医院病区药房中的有效实施。方法:结合实际工作,从人员素质、工作责任意识、药品规范等方面解读《处方管理办法》,并描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结果与结论:解决医嘱单纳入处方管理、药品说明书以外用药的责任、药师上岗素质要求过高、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章文红 《中国药房》2008,19(16):1264-1265
目的:推动《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贯彻实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处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4家基层医疗机构的218份医护人员的调查问卷进行对《办法》的认知度、处方标准等《办法》实施情况的综合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对《办法》中的处方标准的知晓率为36·7%,对开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称的知晓率为35·78%;仅有36·36%的医疗机构使用标准的急诊处方和儿科处方,47·76%的医疗机构对医师的签名进行留样。结论:《办法》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较差,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行政领导与指导,并针对医疗机构提出的困惑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实施细则,才能更好地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医嘱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的原因.方法:抽取2019年PIVAS接收的静脉用药医嘱107 541份,应用Excel 2003版统计学软件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并找出不合理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结果:107 541份用药医嘱中,审核出1 236份不合理医嘱,其用药的不合理率为1.15%...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特殊的生长发育特点,儿童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一直是各方的关切点,本文尝试梳理目前儿童使用中成药的主要问题,并从安全性角度提出解决方法,形成处方点评标准和尺度。从目前现状看,儿科使用中成药较为普遍,且处方不合理比例较高,还存在很多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亟需严格规范和深入研究。首先,从传统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上看,轻粉、朱砂等金石药,巴豆、麝香等毒烈药,牛黄、犀角等苦寒药均为历代医家所警惕,对于小儿用法用量也有特殊说明;从现代儿童特殊人群用药角度看,治疗儿童疾病的药物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用法用量计算等均有更为详细的用药指导,这些内容均可以为儿童使用中成药所借鉴。未来趋势上,应综合以上内容,形成专门针对儿童的中药安全用药体系,并加强中药的发育毒理学研究。最后,提出中成药儿童用药点评的理念和方法,并阐述选药是否适宜、用法用量是否准确、疗程是否合理三个重要关注点的点评标准与尺度。  相似文献   

16.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62例Ⅲ°~Ⅳ°痔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6·8d。术后需应用止痛剂5例,术后出血1例,尿潴留18例。术后6周随诊56例(90·32%),对术前症状控制:非常满意30例(53·57%),满意20例(35·71%),基本满意5例(8·93%),不满意1例(1·79%)。无排便失禁、无肛门狭窄。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重度痔病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琨  刘蜀宝 《中国药事》2009,23(8):786-787,789
目的对《中西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不妥之处进行讨论。方法根据有关文献,主要对《临床用药须知》中的血药浓度单位不统一、不符合《中国药典》的有关内容、一些药学名词不统一、有些内容前后矛盾、学术用语欠规范、未采用药品通用名及其他不妥之处加以阐述。结果《中国药典》和《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尚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结论希望以后再版时考虑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郁健脾方益胃汤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以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观察用药后胃黏膜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益胃汤能显著提高胃溃疡黏膜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结果显示能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结论益胃汤对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溃疡黏膜组织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蓉  彭诗富 《海峡药学》2020,32(3):91-93
目的改进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通过比较采用薄膜过滤直接冲洗和加入中和剂两种方法,来探索消除样品抑菌性的最佳方式。结果供试品溶液直接过膜后,至少需要500mL 0.1%蛋白胨水冲洗滤膜,才能消除样品抑菌性;而供试品溶液中加入3mL 0.5mol·L^-1 MnSO 4溶液后过膜,用200mL 0.1%蛋白胨水冲洗滤膜,就能达到消除样品抑菌性的效果。结论加入中和剂法,能有效降低冲洗液体积,减少对滤膜的伤害,适用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20.
Two critical factors relevant to Schachter's external hypersensitivity explanation of obesity are: (a) the existence of a contradictory theory (Singh, 1973). and (b) problems in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findings. Both factors were addre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pitting the hypotheses of Schachter and Singh against each other in a single study using a sample of the adult obese population more representative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A reaction time task was employed in which cue salience (high vs low) and prior training (compatible vs incompatible) were manipulated.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for the salience and training manipulations were demonstrated,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ests of both Schachter's and Singh's hypotheses. Analyse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cue salience, as predicted by Schachter's theory, nor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prior training, as predicted by Singh's theory. The lack of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es questions their generalizability to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adult obese population such a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ole of age of onset of obesity was evaluated but was not found to interact with either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An unexpected finding was that the normals responded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juvenile-onset obese across al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