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GER)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原因。方法:选择近5年我院接受胃食管动力检查并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46例。食管pH监测胃食管酸反流阳性或胃镜检查存在反流性食管炎(RE)者为反流组,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酸反流阴性者为非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下括约肌(IES)、食管体部及食管上括约肌(UES)等功能差别,同时对两组胃pH值监测进行比较。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GER/RE的高发人群,反流组与非反流组LES长度、功能压、食管体部清除功能、UES静息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反流组每日不同时限胃酸分泌高于非反流组。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易合并GER/RE与胃酸增高有关,与食管动力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80例食管下段贲门癌胃镜检查与手术所见分析发现:(1)镜下病变长度短于术中所见;(2)镜下病变越长,周围器官转移率越高;(3)膈下器官转移多见腺癌,鳞癌少见,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膈上器管转移率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认为:食管下段贲门癌术前胃镜检查有助于手术切口定位和难易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食管异位胃黏膜2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食管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表现为颈段食管黏膜上的褐红色黏膜斑,故又称食管入口斑(inlet patch),其改变是因先天发育过程中胃黏膜在食管上段残留的结果。食管异位胃黏膜病例并不少见,但在胃镜检查时常被遗漏或误诊为其他疾病。现报道近两年我们胃镜检查时遇到的23例患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符艳  王晓忠 《肝脏》2023,(10):1234-1237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并发症,其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是评价门静脉高压及其严重程度最准确的方法,胃镜检查是筛查和评估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两项检查均为侵入性操作,限制了其临床适用性。CT、MR、弹性成像技术及新兴的无创检测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及分层,但能够媲美HVPG和胃镜检查的无创检测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在老年食管裂孔疝(H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胃镜及HRM检查的老年患者,从中筛选符合胃镜或HRM诊断标准的HH患者,根据胃镜是否诊断为HH分为胃镜阳性组与胃镜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HRM检查结果。结果入组66例患者,其中胃镜阳性组30例,胃镜阴性组36例。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及性别构成比例、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主诉反酸、胃灼痛、吞咽困难或进食哽噎感、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检测结果显示胃镜阳性组与胃镜阴性组比较食管动力障碍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测压参数中胃镜阳性组较胃镜阴性组疝囊长度更长,而食管长度更短(P=0.006和P=0.009)。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力、LES长度、4 s完整松弛压力(4 s-IRP)、远端收缩积分(DCI)、远端收缩延迟时间(DL)、食管胃连接部收缩积分(EGJ-CI)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诊断老年HH较胃镜检查更为敏感,尤其是对于胃镜检查阴性但符合HRM诊断标准的食管胃连接部(EGJ)形态为Ⅲ型患者;而对于胃镜检查阴性且HRM检测证实LES和CD分离距离介于1~2 cm的Ⅱ型患者,需要进一步行影像学等检查排除是否存在HH。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透明质酸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对64例各型肝病患者年龄及血清纤维化标志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 透明质酸和年龄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46,r=0.325;P分别为0.001及0.012(双侧检验),而层粘连蛋白、三型前胶原、四型胶原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比层粘连蛋白更能反映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无及程度。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多源癌胃镜检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胃多源癌胃镜检查体会崔国兴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6月共开展胃镜检查11302例,其中检查出食管、胃多源癌20例(均得到病理活检证实),现对其胃镜资料作一分析。本组20例,男19例,女1例;年龄40岁以下1例,50~59岁1例,60~69岁...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生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医生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和诊治情况。方法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采用随机抽样问卷方式,于2006年2月-6月在全国不同地区医院中对患有GERD的医生的发病和诊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010例患有GERD的医生接受调查,男性567例、女性419例,男女性别比为1.35:1,平均年龄为(41.1±10.3)岁,其中患病年龄以30~40岁最为多见。在胃食管反流症状中烧心502例(49.7%),胸骨后痛325例(32.2%),暖气319例(31.6%),上腹痛313例(31.1%),咽部吞咽异物感88例(8.7%)。在被调查对象中467例(46.2%)曾行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者339例,占76.0%;反流性食管炎102例,占21.8%;Barrett食管10例,占2.2%。89.3%的被调查者曾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平均起效时间为(13.2±36.5)h,服用药物的满意度为91.0%。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及性别与胃镜检查结果无相关性,临床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胃镜检查结果亦无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症状缓解时间(P=0.0065)及服药方式(P=0.0003)与服用药物满意度存在负相关。结论患有GERD的中国医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痛、暖气和上腹痛,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依据,多数被调查者胃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正常,选择服用PPI治疗疗效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食管良性肿瘤在胃镜检查中较为常见,最常检出的为平滑肌溜,其次是息肉样病变。临床上发现的食管良性肿瘤都较小,绝大多数是因为胃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时发现的,我院在2003年11月发现1例巨大带蒂息肉样食 管肿物,六天后胃镜复查见肿物消失,自行脱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进行食管pH监测和压力测定 ,并与青年、老年健康人进行了比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对照组 :老年对照组 2 0例 ,男性 15例 ,女性5例 ,年龄 6 1~ 83岁 ,平均 75岁。青年对照组 1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9~ 2 6岁 ,平均 2 1岁。老年对照组来自住院健康查体者 ,青年对照组来自本院医务工作者和战士。所有受检者均无胃食管反流症状 ,无累及食管的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 ) ,无手术史和消化性溃疡病史。老年对照组均行胃镜检查 ,无食管疾病。 (2 )老年GER…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年余,进食后哽咽至医院就诊,无胸骨后疼痛,无发热,无恶心反酸。当时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为食管扩张,蠕动较差,但管壁未见明显僵硬,食管黏膜粗大但无破损,胃、十二指肠正常(图1)。胸部CT提示食管壁明显增厚,密度均匀(图2)。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25~38cm处食管段见黏膜粗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上,如何判断食管的长度,对上消化道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胃镜检查中,要准确判断食管的长度并不容易,而测量食管贲门至门齿的长度较容易和准确,因而更具实用价值。食管贲门至门齿的长度的人群变异和正常参考范围,国内外鲜见报道。我们用胃镜测量食管贲门至门齿的长度,并测量剑突下缘至眉心、前发际和身高,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关系,为消化专科医生和临床技能训练提供客观的活体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伴慢性咳嗽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通过食管下端括约肌频繁逆流到食管内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随着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的增加,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亦逐渐增多。2000年12月~2003年12月我们对82例慢性咳嗽患者经X线胸片、血沉、PPD试验等排除肺癌和肺结核后,进行胃镜检查及诊断性治疗,发现有70例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0岁,因吞咽困难3年,加重伴呕吐1个月就诊?患者3年前无诱因出现进食后胸骨后梗噎感,无烧心、反酸、胸骨后痛等症状。初期间断发病,食固体食物明显,进行性加重,近1年来餐后呕吐,为未消化食物及黏液,无明显胃酸,经常咳嗽咳痰。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逐渐消瘦。患者曾于多家医院行卜消化道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诊断“食管贲门炎”,或怀疑“贲门癌”(未获病理支持)。于我院行胃镜检查,见食管中下段中度扩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PS)诊断及套扎治疗食管静脉瘤的价值.方法 对48例胃镜检查疑诊为食管静脉瘤的患者采用MPS检查,23例较大的食管静脉瘤患者采用套扎治疗.结果 食管静脉瘤MPS表现为扁平状或类圆形无回声区,起源于黏膜下层.套扎治疗后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8周后复查胃镜静脉瘤消失,局部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MPS能准确诊断食管静脉瘤,套扎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问题国内已有几篇报告。本组8458例胃镜检查中93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检出率1.1%,现报告如下,并就其内镜诊断标准及分型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和酸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25例受试者行胃镜检查,随后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并检测进食标准试验餐后的动态食管pH值变化.比较伴或不伴食管损伤组患者之间的食管动力和餐后食管酸反流时间的差异.同时按DeMeester评分将受试者分为非酸反流组和酸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伴或不伴食管损伤组之间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基础值、LES压力残余平均值、食管蠕动传播速度、食管pH<4的时间和DeMeeste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伴食管损伤组的食管收缩幅度明显弱于不伴食管损伤组(31.9 mm Hg比64.2 mm Hg,1 mm Hg=0.133 kPa;Z=-2.37,P=0.02).酸反流组和非酸反流组之间LES压力基础值、LES压力残余平均值、食管蠕动传播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酸反流组的食管收缩幅度明显弱于非酸反流组(36.4 mm Hg比71.8mm Hg;Z=2.25,P=0.02).结论 GERD患者LES压力及食管酸反流与食管损伤之间无显著关系,食管蠕动性收缩功能可能与食管损伤及酸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7岁,结肠代食管术后15年,胸骨后隐痛不适半月。患者于1984年因食管中段间质瘤行手术治疗,1994年食管间质瘤复发行顺蠕动横结肠代食管手术,采用的是后纵隔食管床径路。此次因胸骨后隐痛不适半月,进食后明显,行胃镜检查示结肠代食管术后,食管颈段与结肠吻合,  相似文献   

19.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8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逐渐加重1个月余。该患幼年时曾误服火碱引起食管灼伤,经治疗后多年来进食略有不畅,此外无任何不适。近期自觉吞咽困难加重,进食稀饭有明显梗阻感,食欲差伴呕吐,消瘦,且有胸骨后疼痛,行纤维胃镜检查。胃镜见食管中下段有一不规则黑褐色肿物,表面不光滑、污秽、质脆、触之易出血,该处食管狭窄向下无法通过,于食管25 cm处取活检病理。病理检查:黑褐色碎块组织0.5 cm×0.3 cm×0.3 cm,镜下瘤细胞多呈上皮样,圆形或多角形,少部分呈梭形;细胞核大,圆形,核仁清楚,…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6岁,因反复反酸、胸骨后烧灼痛10余年入院。患者无吞咽困难、呕吐和消瘦。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电子胃镜检查示:食管至贲门黏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和隆起,蠕动好,见齿状线上移至距离门齿32cm处,在食管下段贲门齿状线上方有大片均匀发红的黏膜,其间混有浅色的食管黏膜,责门口无狭窄,对食管黏膜病灶行Lugol液染色后见有大片发红的黏膜未着色,食管黏膜染色清楚(图1、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