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体外循环搏动灌注对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对患者脑氧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12月间在CPB下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P组)20例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20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应用人工心肺机自身的滚压泵通过转速改变形成搏动血流进行灌注,NP组采用常规平流灌注。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2)、主动脉开放前(T3)、停机后25 min(T4)经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采血行血气分析,测定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及动脉乳酸。观察手术期间尿量。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jvDO2)、氧摄取率(CERO2)。结果 P组与NP组比较显示:主动脉开放前P组SjvO2明显高于NP组(P0.05),而AjvDO2、CERO2水平则明显低于NP组(P0.05),术中乳酸明显较低(P0.05);单位时间尿量明显多于NP组(P0.05)。结论 CPB心脏手术采用搏动灌注的脑氧代谢和肾保护作用优于平流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判定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常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中的有效性并观察不同ECC设备对搏动灌注压力的衰减情况。方法20例法乐四联症(TOF)患儿(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13.5个月,平均体重10.2 kg。选用两种常用膜式氧合器(各10例)。采用Jostra HL-20型体外循环机行改良滚压泵动脉搏动灌注,所有患儿均在升主动脉阻断期间行搏动灌注,主动脉开放期间行平流灌注。分别监测不同流量状态下不同部位(氧合器入口端、氧合器出口端、动脉插管接头处、挠动脉/股动脉)的压力变化情况。结果搏动灌注期间挠动脉/股动脉有创血压脉压差(ΔP)维持15-35 mmHg。对搏动灌注收缩压衰减最大的是动脉插管(衰减比率72%-73%),最小的是膜式氧合器(衰减比率22%-24%);Terumo Capiox RX05产生的氧合器压降在不同流量状态下均小于Dideco Lilliput 902(P〈0.05)。结论Jostra HL-20型体外循环机可以在常规ECC期间产生有效的搏动灌注;动脉插管对搏动血流压力能量的衰减最大;氧合器的压力衰减(OPP)越少将越有利于搏动灌注的能量维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搏动和平流灌注模式下,血流携带能量的大小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因单纯心脏二尖瓣病变拟行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搏动灌注(PP)和平流灌注(NP)两组,通过能量等效压(EEP)和附加血流动力学能量(SHE)计算搏动和平流两种灌注模式在主动脉阻断后即刻、10 min、20 min、30 min和开放前各时间点血流能量的大小,并检测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30 min(T2)、停机后30 min(T3)和术后6 h(T4)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研究搏动灌注能量传递效率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主动脉阻断后,PP组各时段EEP和SHE明显高于NP组;ET-1在T2和T3时点PP明显高于NP组;IL-10在T2、T3和T4时点PP组明显低于NP组;组内比较,各细胞因子与基础值(T1)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术中尿量PP组明显多于NP组[(672.71±310.55)ml vs(397.79±171.74)ml];两组肌酐、尿素氮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平流模式体外循环相比较,体外循环中采用有效搏动灌注赋予血流更多能量,这些能量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影响内皮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人工心肺机泵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 L/(min .m2)。分别于术前(T1)、CPB后4 h(T2)、12 h(T3)、24 h(T4)、48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及留取新鲜尿液,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MG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升高(P〈0.01);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升高(P〈0.05)。与NPP组比较,PP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降低(P〈0.05);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能有效地减轻CPB后肾脏损伤,降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期间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期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特点及ECC期间不同干预措施对COP的影响。方法30例在ECC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体重小于10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常规超滤组(CUF组,n=10)、改良超滤组(MUF组,n=10),观察不同时点(预充液、手术前、ECC前、ECC中、ECC后、ICU 2 h、ICU 24 h)的血浆COP,寻找ECC期间COP的变化趋势,评价不同超滤方法对围体外循环期间COP的影响。结果ECC预充液COP显著低于患儿术前水平(P<0.01);由于ECC预充成分的影响ECC开始后COP明显下降(P<0.05);ECC后COP恢复至ECC前水平(P>0.05);ICU 2 h和24 h患儿COP维持正常生理偏高水平。CUF组在ECC期间COP略高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UF组COP在ECC后均显著优于C组和CUF组(P<0.05)。结论ECC术中血浆COP明显下降。CUF可以提高ECC期间的COP,但效果不够理想;MUF是提高术后CO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CPB)搏动灌注(PP)、常温对妊娠期CPB手术的孕妇及其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PB下心脏手术的妊娠期妇女33例。灌注方式有连续性非搏动灌注(NP)组和PP组,最低温度以35℃为分界,<35℃为低温组,≥35℃为常温组。为了评价温度和灌注方式对患者的共同作用,将NP与低温设为A组,NP与常温设为B组,PP与低温设为C组,PP与常温设为D组。结果 对于温度和灌注方式对患者的共同作用,A、B、C、D四组对母体结局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灌注方式的主效应对母体术后24 h血红蛋白、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和术后24 h最高乳酸(Lac)值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患者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比NP组高9.83 g/L(95%CI:0.80~18.86);术后24 h PT比NP组少2.25 s(95%CI:0.45~4.05);术后24 h最高Lac值水平比NP组低1.96 mmol/L(95%CI:0.25~3.66)。最低温度的主效应对母体住院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异丙酚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功能与一氧化氮(NO)/内皮素一1(ET一1)比例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于麻醉插管后异丙酚5mg/(kg·h)微泵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微泵持续静脉输注,余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门阻断前(T1)、肝门阻断末(T2)和术后第3天(T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浆NO、ET-1含量的变化。结果 肝门阻断末两组患者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对照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LT和AST水平均恢复至肝门阻断前水平。同时肝门阻断末两组患者血浆NO水平明显下降,血浆ET-1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对照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浆NO和ET-1水平均恢复至肝门阻断前水平。结论 肝叶切除术可引起血浆NO/ET-1的比例失衡,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异丙酚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具有保护作用,能调节患者血浆NO/ET-1比例的失衡,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探讨川芎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LZ组)。复制在体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1 h、3 h和5 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ET-1和NO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ET-1和NO含量。结果:IR组和LZ组血浆ET-1含量均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阶梯性逐渐升高(均P〈0.01),而LZ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均显著低于IR组(均P〈0.01);IR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S组(均P〈0.01),LZ组缺血和再灌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IR组(均P〈0.01)。与S组相比,IR组肾组织ET-1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LZ组ET-1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LZ组肾组织ET-1含量显著降低,NO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川芎嗪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过度产生ET-1,并能使NO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血浆内皮素-1(ET-1)与血清前胶原肽(PⅠCP、PⅢNP)水平的变化及ET-1、PⅠCP与PⅢ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为CRF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35例无肾功能损伤(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为非CRF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ET-1、PⅠCP、PⅢN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再将CRF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血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6个月后对比分析服药前后ET-1、PⅠCP、PⅢNP水平变化。结果 CRF组Scr水平为(184.23±43.10)μmol/L,高于非CRF组的(87.25±40.56)μmol/L;CRF组Ccr为(25.66±8.37)ml/min,低于非CRF组的(83.89±17.35)ml/min;CRF组ET-1为(633±10.24)ng/L、(70.35±36.70)μg/L、(4.14±2.2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血浆9.99±12.10)ng/L、PⅠCP为(130.44±39.27)μg/L、PⅢNP为(7.54±2.65)μg/L均高于非CRF组的(41.ET-1与血清PⅠCP、PⅢNP浓度均呈正相关(r=0.602;r=0.513);血清PⅠCP与PⅢNP含量呈正相关(r=0.645);服用血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后,患者血浆ET-1、血清PⅠCP、PⅢNP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F患者Scr、ET-1、PⅠCP、PⅢNP水平高于无肾功能损伤者,而Ccr水平低于无肾功能损伤者,血浆内皮素与血清前胶原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腔静脉切除与人造血管重建术中脑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腔静脉切除与人造血管重建术中阻断上腔静脉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前有无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将患者分为N组(无SVCS组)和S组(有SVCS组)。术中采用体外颈内静脉-股静脉压差式转流。监测颈内静脉压、动脉血压、动脉血气及颈内静脉血气。于阻断前、阻断40min及开放后1h同时抽取颈内静脉、桡动脉血测血浆乳酸浓度。计算静动脉乳酸浓度差(VADL)及脑氧摄取率(ERO2)。结果阻断期间,N组颈内静脉压、ERO2升高,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下降(与阻断前相比,P〈0.05),均在开放后恢复;S组颈内静脉压阻断中升高,开放后降低,仅在阻断后5min时ERO2高于阻断前(P〈0.05),余时点SjvO2、ERO2无明显变化。3个时点两组动静脉乳酸浓度及V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阻断上腔静脉可导致颈内静脉压的迅速升高,从而影响脑氧平衡,尤其是术前无上腔静脉综合征者更易出现脑氧供需失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应用搏动灌注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流剪切力(FSS)及血管内皮糖萼(VEG)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名,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及平流灌注组,每组患者20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指标、FSS、VEG及炎症反应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硫酸乙酰肝素及趋化因子C-C型配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浅低温体外循环中搏动灌注对儿童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30例儿童随机分为搏动组(P组,15例)和非搏动组(NP组,15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给予搏动灌注,NP组给予非搏动灌注;主动脉开放期间,两组均予以非搏动灌注。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麻醉后(T1)、体外循环开始(T2)、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3 min(T4)、体外循环结束(T5)、手术结束(T6)时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记录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在T3和T4,P组Vs、PI、RI显著高于NP组(P0.05),两组Vd与Vm没有显著差异。在T5,P组Vd与Vm显著高于NP组(P0.05),而PI与RI显著低于NP组(P0.05),两组Vs没有显著差异。在T6,两组脑血流流速、PI、RI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搏动灌注增加浅低温体外循环后短期内脑血流量,维持脑血管顺应性,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下寸口脉搏波频谱的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方法。方法:纳入60例行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pulsatile perfusion,PP)组和非搏动灌注(nonpulsatile perfusion,NP)组,每组各30例。应用Power 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脉搏波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的脉搏波频域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PP组研究对象的能量等值压(energy equivalent pressure,EEP)、富余血流动力学能量(surplus hemodynamic energy,SHE)、血液动力学总能量(total hemodynamic energy,THE)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高于NP组(P0.05),PP组脉搏波能量高于NP组(P0.05)。结论:脉搏波频域指标可用于监测体外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能作为评价有效性搏动灌注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医杂志(英文版)》2014,34(6):673-67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using radial artery pulse waveform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ulsatile flow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MethodsA total of 34 adults with heart disease who underwent open-heart surgery between April 2010 and January 2011 were randomized into a pulsatile perfusion group (n=17) and a non-pulsatile perfusion group (n=17). Radial arterial pulse waveforms of pulsatile and non-pulsatile perfusion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during CPB.ResultsNo pulse waveform could be detected at patients' radial artery in both groups when the aorta was cross-clamped. Pulse waveforms could be detected at pulsatile perfusion patients' radial artery, but could not be detected at non-pulsatile perfusion patients' radial artery during CPB. Additionally, patients' pulse waveforms during pulsatile perfus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operation.Conclusion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adial artery sphygmogram can be used as a valid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lsatile perfusion during CPB.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中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3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肺灌注组(n=15),对照组(n=15)。肺灌注组患者CPB术中采用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肺动脉灌注。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分别于术前、CPB结束及术后0,6h测算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变化。CPB停机后30min,取患者右上肺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肺灌注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肺灌注组患者CPB结束和术后0,6h的氧合指数及肺静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肺间质水肿明显,肺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灌注组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CPB术后存在肺损伤,CPB中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食道超声(TEE)在儿童及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多时点动态监测肾脏血流的可行性,观察体外循环下影响肾脏灌注的因素。 方法 纳入因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下手术的患儿,使用TEE测量左肾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并计算肾脏血流量。记录体外循环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肾脏血流量与体外循环流量及平均动脉压力的关系。 结果 纳入的46例患儿中有42例获得满意的肾动脉血流图像,成功率91%。患儿体外循环后肾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高于体外循环前。肾血流平均流速及肾血流量与体外循环流量呈直线相关,与平均动脉压的线性关系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儿童及婴幼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期间,体外循环灌注流量是决定其肾血流灌注的主要因素。对该类患者,TEE肾脏灌注监测可作为一种体外循环中实时动态的肾脏灌注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探讨抑肽酶对其影响。方法 3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和小剂量抑肽酶组20例。分别于术前空腹,CPB开始后15min及30min、术后3h、术后24h取静脉血。检测血浆NPY值和血小板计数(PC)。结果 两组患者NPY值于CPB开始后升高,PC于CPB开始后降低;NPY、PC于术后开始逐步恢复但未至正常基础值。对照组CPB期间血浆NPY释放增加与血小板计数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0.648,P〈0.05)。实验组NPY在CPB期间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PC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期间使用抑肽酶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抑制血浆NPY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循环功能的稳定,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CPSI)对心肺转流(CPB)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DVR)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二尖瓣和主动脉联合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预处理组(n=20)、停搏处理组(n=20)和后处理组(n=20).预处理组:采用转机前静脉注射CPSI 2.0 g;停搏处理组:5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