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两种降温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全身降温伴冬眠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性冰帽)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即使肛温降至33~34℃,持续5~7d.结果 亚低温组有效率76.67%,死亡率10.00%;而对照组有效率50.00%,死亡率23.33%,两组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控制体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对照组42例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2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3℃~35℃亚低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恢复良好率57.1%(24/42),病死率19%(8/4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显著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效,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二组:选择性脑来低温组22例,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在眠状态下将脑温降至33-35℃,降温3-5d,另设常温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二组均予监测脑温,肛温,颅内压,血压,心率及静脉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结果:经治疗后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4.5%(12/22),死亡率22.7%(5/22),与对照组相比较(良好率26.1%,死亡率47.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未见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奇武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305-305,304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死亡率为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死亡率为50%,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冬眠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剑虹  沈美文 《河北医学》2000,6(6):498-500
探讨冬眠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对4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冬眠亚低温治疗,随机抽取常规治疗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之对照比较。结果:冬眠亚低温组织愈率为54.5%,对照组治愈率为30.0%;亚低温组死亡率为22.7%,对照组死亡率为42.0%。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治强  张雷  樊洪 《重庆医学》2003,32(12):1724-1725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9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在33~35℃,持续1~5d,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气和电解质。对照组30例,控制直肠温度在36.5~37.5℃,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伤后3个月根据GOS评估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的病人颅内压显著性降低,恢复良好率显著性提高,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亚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效且较安全,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治疗时机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甲乙两组,各34例,甲组于伤后0.5~1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10天;乙组于伤后1~3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10天,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组34例痊愈率67.65%,死亡率17.65%;乙组34例痊愈率47.06%,死亡率38.24%,两组痊愈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伤后0.5-1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较伤后1~3小时就诊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更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亚低温组56例患者,存活率为77.3%,病死率18.2%(10/5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多。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尿、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值得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组织氧分压(Braintissue oxygen pressure-PbrO2)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重型脑外伤患者42例,分为亚低温组、对照组.亚低温组于伤后12h内行亚低温治疗(32~34℃),时程3~5天;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持续监测PbrO2,并对不同时段PbrO2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患者于降温前、降温4h时段及复温后的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但亚低温组在降温24、48、72h时段PbrO2均低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各时段PbrO2无显著差异(P>0.05).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6~8分)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降低了PbrO2;对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无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治疗的87例由创伤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上选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分析亚低温对由于创伤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亚低温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良好,伤残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常规疗法)患者,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可明显降低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按照脑外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大剂量冰盐水诱导亚低温治疗。观察到达目标温度(肛温34℃)的时间,计算降温速度,颅内压并于伤后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疗效。结果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个月时治愈率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配合有效的护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0年7月在34-35℃范围内亚低温综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例,并与同期常温下治疗同类患者20例作对照分析。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颅内压(ICP)、血糖、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7例(38.9%),死亡5例(27.8%),对照组分别为4例(19.6%)和7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亚低温组伤后早期ICP、血糖显著下降(P<0.05)。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高颅压,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验证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随机抽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例,采取亚低温(肛温33-34℃)治疗,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84例对照比较。结果亚低温组治愈率为78.95%,对照组治愈率为54.76%(P<0.01);亚低温组残废率为19.74%,对照组残废率为38.09%(P<0.05);亚低温组病死率为1.31%,对照组病死率为7.14%(P<0.05)。说明亚低温疗法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①亚低温组54例,均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32℃~35℃,维持3~8d;②常温组48例,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d及第8d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疗效评估,6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估。结果入院第1d,两组GCS评分结果(P〉0.05),第8d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GOS标准随访评估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伤后24h内接受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理,探究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间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7例(观察组),患者监护救治采用亚低温治疗;选择我院同期相同脑损伤类型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监护救治行常规降温方式治疗;监测患者颅内压(ICP)、各项生命体征、血电解质、血气指标等,并对监测结果对比分析;按照GCS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压较对照组低,且在术后7d更接近正常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死亡率低,良好率高(分别为3.5%,75.4%),较对照组(12.3%,45.6%)存在显著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脑颅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显著疗效,可对患者起到总有的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HI)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受伤后6h人院的SHI患者46例(GCS≤8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物理降温与冬眠肌松剂相结合.进行全身降温.设肛温为33-350℃.时间5~12d,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及预后情况。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 结果治疗组ICP及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下降.好转率明显提高,但体液免疫、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无差异。 结论亚低温治疗SHI有明显疗效。护理要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低温控制和监护及生活护理.减少并发症,确保亚低温治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华金宝 《浙江医学》1999,21(3):148-149
为了进一步验证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随机抽取重型脑损伤病人76例,采取亚低温治疗,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84例对照比较。结果亚低温组治愈率为78.95%,对照组治愈率为54.76%;亚低温组残废率为19.74%,对照组残废率为38.09%,亚低温组病死率为1.31%,对照组病死率为7.14%,说明亚低温疗法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及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和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通过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死亡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一简要对照。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能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病理意义。方法: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2组,亚低温组(31例)入院10h内实验全身降温,治疗24h、72h、2周后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并与常温组(26例)进行比较,结果24h后2组病人血浆EWT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治疗后72h,2组病人血浆ET均比24h时明显下降,但亚低温组仍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治疗2周后,2组均恢复正常。结论:血浆ET水平可望民为判断亚低温治疗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抑制血浆ET增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性,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