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馈控制与护理安全盲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方法,以减少或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以保证病人的安全。方法:以分析我院近3年护理缺陷原因为基础,对我市426名三级甲等医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资料处理。结果:护理管理的主观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认知程度最高。病房环境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未被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年龄及工作年限与护理人员对影响护理安全的某些因素的认同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安全。(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的影响因素与方法。方法:选择在本区三家二级医院中产科门诊与病区的护理人员40名,在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之前与培训和实践之后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整理。结果:护理人员方面的相关因素影响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的应用,通过Leininger理论的培训与实践,护理人员对Leininger有关理论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培训与实践,护理人员能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ICU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可能影响ICU临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Delphi法以及与专家面对面结构式访谈法,确定可能影响ICU临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相关因素共8项,对ICU护理人员及ICU护理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结果ICU护理专家与ICU临床护理人员均将“操作频次及经验”、“专业培训考核”因素排在前2位,将“年龄”、“学历”因素排在后2位。结论护理操作频次与经验是提高护理技能的重要方式,培训考核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工作年限、科室工作性质、专业技术职务、患者配合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护理程序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理程序是将科学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的一种先进的工作思路 ,也是通过科学步骤进一步展现护理专业技能、通过护理手段解决护理问题的实践活动。袁剑云博士指出 :“学习、研究和应用护理程序 ,一直是近代世界护理的发展方向。各国护理接受、理解和实践护理程序的程度与范围 ,决定了护理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1] 。”因此 ,在临床实践中贯彻实施护理程序 ,让广大护士深入理解护理程序并学会按照护理程序护理病人 ,对于规范护理过程 ,提高护理人员科学护理的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1 深入理解护理程序的内涵1.1 护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  相似文献   

5.
郭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390-1391
目的 通过对临床医院在循环内科工作过的护土的调查,分析了护理人员开展心脏康复护理的动力因素,以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了以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为理论框架,自行设计问卷,并对曾在循环内科工作过的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动力因素均数为高水平,动力因素的子因素均数水平按降序排列依次为:自身工作的成就感;对新知识的渴望;乐于同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可获得更高评价及医院行政部门要求。结论 为了调动护理人员开展心脏康复的积极性,在护理实践、护理行政答理、及护理教育方面应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目前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认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广循证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7月至8月,对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16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得分偏低;不同科室、职务、职称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妇科高于内科、外科(P0.01),护师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P0.01);影响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知的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客观条件限制。结论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应通过客观条件的改善及护理人员自我认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医护捆绑式”工作模式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医护联合查房、APN排班、加大基础护理服务的力度等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并从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实行“医护捆绑式”工作模式后,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职业认同等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应用“医护捆绑式”工作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职业认同,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临床科室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以与疼痛密切相关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疼痛护理管理团队核心成员,选取各科室一名护理骨干为联络员,制订计划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疼痛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对全院疼痛护理实践进行调研与查检,找出问题,实施改进措施后再次进行查检,将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未实施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的住院病人3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的住院病人320例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疼痛分值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病人疼痛分值改善程度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得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1)。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总体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及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 P <0.001)。结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提升疼痛护理质量,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院在循环内科工作过的护士的调查,分析了护理人员开展心脏康复护理的动力因素,以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以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为理论框架,自行设计问卷,并对曾在循环内科工作过的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动力因素均数为高水平,动力因素的子因素均数水平按降序排列依次为:自身工作的成就感;对新知识的渴望;乐于同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可获得更高评价及医院行政部门要求。结论为了调动护理人员开展心脏康复的积极性,在护理实践、护理行政管理、及护理教育方面应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田沛云  常向红 《护理研究》2008,22(2):535-536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室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护理质量。护士长除不断加以学习、提高自身理论及业务素养外,重视工作方法,规范工作行为,讲究工作技巧也是护士长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工作实践中6个“Q”法的应用颇有益处,能达到护士长权限范围所不可企及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s reviewed and it is hel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rsing theory, practi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re close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Each is related to the other but it is argued that the hub of the relationships is nursing practice as nursing is a practice disciplin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 address delivered on 10 July 1976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ed and Degree Courses in Nursing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Hull, England.  相似文献   

19.
20.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the self-efficacy construc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elf-efficacy is the major concept of Bandura's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elf-efficacy is influenced by four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vicarious experience, verbal persuasion, and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ther determinants of self-efficacy are internal perso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degree of change in self-efficacy is partly a function of the variability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its determinants. Level of self-efficacy predicts how people are functioning in terms of choice of behavior, effort expenditure and persistence, thought patterns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Measurement of self-efficacy is related to three dimensions: magnitude, strength and generality. Self-efficacy should be measured in terms of particularized judgments of capability that may vary across realms of activity, different levels of task demands within a given activity domain, and different situational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