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宁保刚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2):90-91
苏子降气汤来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由紫苏子、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等药物组成。原用于治疗下元虚寒,痰湿壅肺之上实下虚证,因其以苏子为君,组方精简,且融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为一体,体现了治疗喘咳之精髓,成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之名方,临床多年以来,本人遵循方旨,略做加减,用于内科临床常见病慢性心衰的治疗,获效甚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该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生命体征情况、血气和炎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体温、心率及呼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1、0.007、0.0... 相似文献
3.
陈小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6):6-8
目的:分析苏子降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苏子降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EV1/FVC、FEV1和FVC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FEV1/FVC、FEV1和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苏子降气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慧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3):76-77
目的:探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8月就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 相似文献
5.
刘继强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7):54-54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功效为疏风止痛,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之头痛。临床应用很广泛,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本方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胡冬冰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4):504-505
小活络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制天南星、制乳香、制没药组成,为丸剂。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日久不愈,或风寒湿邪侵袭阻滞经络。笔者用治腰椎病、肩周炎、痛风等属顽痹证,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丽君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8)
逍遥散始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药、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而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脉弦而虚者。现将临床应用逍遥散验案3则介绍如下。1痛经王某,女,22岁。2007—10~24初诊。痛经已5年余,每逢月经来潮感下腹部坠胀,小腹疼痛,憋胀,月经量少. 相似文献
8.
萧尤军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4):46-47
复元活血汤是金代著名的医学大家李东桓《医学发明》的一首经典方剂,主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其组成为: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清代徐大春云:血瘀内蓄,经络不得通畅,故胁痛,环脐腹胀,便闭焉。大黄荡涤瘀热以通畅,桃仁消破瘀血以润燥,柴胡散清阳之抑遏。蒌根清浊火之内蕴,甲片通经络破结,当归养血脉荣经,红花活血破血,甘草泻火缓中。水煎服,使瘀行热化,则肠胃廓清而经络通畅,腹胀自退,何胁痛便闭之,不瘳哉?此破瘀通闭之剂, 相似文献
9.
旋复式代赭汤始见于《伤寒论》第166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觯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式代赭汤主之。”笔者在临床上易活用本方,每每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慢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本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62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1,接受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n=31,单纯接受西药治疗),比较二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与体征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后胃镜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及体征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嗳气反酸、胃胀、胃痛、乏力等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治愈数4例,显效数13例,有效数13例,无效数1例,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25/31)(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镜治愈数3例,显效数11例,有效数12例,无效数5例,总有效率为83.87%(26/31),与对照组患者的80.65%(25/3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连用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对提高其治疗效果也具有明显积极意义,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两地汤是《傅青主女科》中治疗月经先期之方。原书云:"又有先期经来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治之法不必泻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 相似文献
12.
李固平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5):437-438
大柴胡汤出于《伤寒论》,以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笔者1990~2004年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系疾病45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在门诊中占较大比例,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欠满意或患因药物副反应较大而不能坚持治疗,为了提高痤疮的治愈率,控制复发而又降低其药物副反应,作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采用在临床上证实有效的西药、中药方剂中选药组方,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魏静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2):241-242
龙胆泻肝汤出自李东垣之《兰室秘藏》,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生地、当归、木通、车前子、泽泻、生甘草10味药物组成。功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是一剂清热与渗利,滋养共施,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的方剂,每每用于治疗急性皮病皆能药到病除,迅速有效,实乃一剂不可多得的良方。皮肤为人之外卫,毒邪侵犯,皮肤便首当其冲。急性皮肤病,每因肝胆火盛, 相似文献
15.
柴胡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本品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升举清阳之气,疏泄肝气而解郁结。常用治外感发热、少阳病、阳气下陷证、肝气郁结证、热入血室证等。临床应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郁苓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1):42-42
固冲汤,顾名思义为益气固崩,收涩止血,是治疗妇女血崩的要方,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及张锡纯先师之作。我在临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崩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自己的体会简介一下:1 固冲汤的组成及药物功能分析组成:炒白术50g,生黄芪30g,煅龙骨40g。煅牡蛎40g,山萸肉40g,生白芍20g,海螵蛸20g,茜草15g,棕榈炭15g,五蓓子2.5g。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运用活血化瘀这一治则已有悠久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瘀血病因病机的记载。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更详述了瘀血的病症和治疗方药,奠定了血瘀的辨证论治基础,又经清代王清任、唐容川的不断补充。近年来,我们根据“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对临床中疑难病、慢性病、难治病症及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慢性病、难治病症的研究发现,大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邪正混乱,而其病机则均涉及气血,故以血瘀在上述病症中多见。现行气活血传瘀法在临床上行之有效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也必须运用辨证来分析问题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8.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证。临床上探索应用本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婴幼儿腹泻、婴儿湿疹、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等儿科疾患,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卒中单元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有效的脑血管病治疗手段依次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治疗、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这一结果表明,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文献表明,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它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当前,我国脑血管疾病患者数与日俱增,国家为此花费的医疗费高达上百亿。因此,了解卒中单元的运作模式,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张燕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6):2237-2237
陵居腹为紫崴科植物,据资料查证,临床上主要以陵居腹的花作为药用,很少用其根茎叶。本文独用该植物的根茎叶作为药源,并制成水提液外擦治疗痒症、酒齄鼻、疖肿、痱子、冻疮等症。上述病症的治疗原则与陵居腹花的治疗功效相吻合,《本草纲目》记述,陵居腹的根茎叶与其花的作用相同,用陵居腹根茎叶水提液治疗以上病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