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异质性强,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尚不明确,病情多变,临床单纯采用激素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杜小利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肾脏腑功能紊乱为本,痰瘀互结为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多重视补肾健脾、化痰...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肝肺同治"入手,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一临床难治病,为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提出新的思路。通过对经典研读和临床较多病例验证后,笔者认为本病湿热邪毒缠绵于肝肺两脏为临床主要病机,治疗本病的三法当为:疏肝宣肺,利水湿,通窍道。采用此三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西医认为本病为茎乳突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称为贝尔麻痹,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痛,呕吐、胆痛等病范畴。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及胃镜诊断认为本病因肝气不舒、肝气横逆所致脾胃失调,故而认为肝胆的疏泄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采用疏肝利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4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刺不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瘫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面部经脉失于濡养而致。临床治疗面瘫方法颇多,作者采用浅刺治疗200例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10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7.1%,平均治疗时间为26天。认为处理好局部与整体、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关系,是提高本病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作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总结出治疗本病的"14字"法则,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以往用西医治疗支气管扩张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肺痈”、“咯血”等范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8.
刘四源 《新中医》1994,26(4):43-44
对6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5.3%,平均治疗时间为26天。认为处理好局部与整体,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是提高本病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作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总结出治疗本病的“14字”法则,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药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疗效。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和饮食所伤有密切关系。临床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手法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汝森 《新中医》2001,33(5):44-44
为观察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采用穴位按摩及膝关节局部理筋手法本病25例,结果显效8例,有效13例,好转3例,无效1例,认为手法治疗本病可解除肌肉痉挛及膝关节过度或不适当应力,促进关节软骨损害的修复。故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且多伴扁桃体炎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儿童。中医认为本病多以腮腺炎时邪壅阻少阳经脉,凝滞腮部为主要病机。重者可因热毒蕴结。窜睾入腹。引起内陷心肝之变证。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主,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本病属于中医“痄腮”范畴,西医认为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治疗主要以消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疗效较差,远期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其独特疗效。且方法多样,临床远期疗效较佳。笔者应用仲景名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雄激素源性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近几年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该病对美观的影响会造成一部分患者心理负担,甚至导致心理疾患。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其内、外治方法具有浓厚的传统中医特色,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章总结近几年相关研究,分别从其病因病机和治疗等2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医治疗本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类围绝经期汗证是临床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无统一认识且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对于本病以辨证论治入手,具有因人、因证而异的治疗特点,在临床上常常取得较好疗效。刘红英教授认为乳腺癌类围绝经期汗证虽病因复杂,而“心肾不交”往往是其基本病机,故以交通心肾、调和阴阳之法辨证处方治疗本病常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隋孝忠 《中医正骨》1994,6(4):15-17
报告20例产后强直性脊柱炎,结合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分析认为,产褥期感染、内分泌变化致腰骶不稳、过早下床劳作致腰骶部损伤等是产后发病的重要原因。造成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对本病缺乏认识、早期诊断标准不明确。治疗上针对本病的病变特点,采用自由基清除剂静滴、牵引整形、中药等系统治疗,标本兼治,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反流性食管炎属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甘爱萍教授认为肺胃不和,肺气失宣、中焦气机阻滞不畅、胃失和降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当从肺论治,采用宣开肺气、疏肝理气和胃、调理气机升降的方法治疗,临床证明此法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治疗及疗效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中医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方药、针灸及按摩等方面治疗以及其疗效评价的研究,认为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不足,通过总结为深入研究中医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罗宏伟主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治疗上当运脾和胃,调畅气机。临床用药组方有序、药性平和,用药精当,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中西结合、分型论治,加以心理干预,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8.
罗跃东 《光明中医》2012,27(8):1613-16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138例患者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西医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从喘论治本病可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针灸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部分临床报道和本病疗效机理研究.认为针灸治疗本病值得推广。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延秀敏 《吉林中医药》2009,29(5):419-419
冠心病发病率居心血管疾病中首位,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探索其临床主要证候特点及发病原因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笔者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脾虚湿热,故以健脾清热利湿为法,治疗本病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