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查找新型隐球菌,结果: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均镜检到新型隐球菌,而对照组未镜检出1例阳性,结论: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很相似,实验室几乎均未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往往不能及时确定而被误诊,对脑脊液标本进行墨汁染色镜检,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将墨汁染色镜检新型隐球菌作为脑脊液的常规检测项目而日常开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隐球菌直接侵犯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病临床上常易误诊,本就我院1998年-2003年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0例临床分析李家雄,汤序洋,吴纲,姚宜卿,陆曦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本文对197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新型隐球茵性脑膜炎(隐脑)40例作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67...  相似文献   

4.
王元琴 《大家健康》2016,(4):217-217
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对2005年10月到2015年10月10年间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情况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4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有34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发生不良反应9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护理,能够降低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2例邵宏元1徐建明2(1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太原0300122灵石县人民医院内科)关键词隐球菌,新型结核杆菌脑膜炎中图号R512.39新型隐球菌是引起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真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病变主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治愈10例,死亡11例。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首选二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穿压力升高 ,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可查到新型隐球菌。3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治愈 2 0例 ,好转 5例 ,死亡 7例 ,两性霉素B为主要治疗药物。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多样性 ,易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等相混淆 ,联合疗法为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首发的艾滋病(AIDS)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引起公众对艾滋病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关系的重视,以利于及时发现、确诊艾滋病.方法:对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住院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8例,其中13例被确诊为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T细胞亚群检测13例,CD4<100/mm3 11例,CD4 101~200/mm3 2例,CD4<100/mm3占84.6%,平均CD4 36.8/mm3,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好转2例,恶化6例,因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死亡5例,死亡率38.4%.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免疫力低下是引发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因素,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人应常行HIV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60,00%(21/35),治愈率31.43%(11/35),死亡率11.42%(4/35);采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静滴与151服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静滴等方法治疗,其中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37.50%(6/16)。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治愈率低。最佳药选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1051-105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该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甚至抽搐、昏迷。本病病情较重,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长于数日内死亡。本科采用二性霉素B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叶程军  郑临 《浙江医学》2007,29(4):378-38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m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最常见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al),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77%~80%[1]。  相似文献   

12.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简称隐脑)系非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临床少见,病死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2005年底共收治隐脑病人3例,采用了脑脊液(CSF)置换疗法两性霉素B(Am-B)药物治疗,以及结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确诊,均符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误诊率高,一般采用内科治疗,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4.
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主要传染源是鸽子 ,在鸽粪和被鸽粪污染的土壤中大量存在[1] 。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 ,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2 ] 。新型隐球菌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肺部隐球菌感染极易误诊。隐球菌性脑膜炎有极高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隐球菌性脑膜炎既使治疗 ,病死率仍高达4 0 %~ 6 5 % ,4 0 %的患者留有后遗症。近 2 0年来 ,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感染 ,特别是颅内感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仅2 0 0 3年 5— 7月我院就收治了 4例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1 …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第二医院贺素莲,刘淑玲隐球菌脑膜炎(以下简称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肿瘤化疗的开展,隐脑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但由于本病不常见,且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所以常被误诊,因...  相似文献   

16.
虽然肝硬化患最常见合并细菌性感染,但细菌性脑膜炎非常少见。而肝硬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更为罕见。现就我科收治1例肝硬化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是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情重,死亡率高,易误诊。笔者就我院近期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2014年3月3日开始无诱因出现双颞侧头痛,针刺样,疼痛症状持续,咳黄痰,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8.3℃,恶心、呕吐3次,均为胃容物。起病期间患者一直按上呼吸道感染自行治疗,病情无好转。3月13日收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体在不同健康状态下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例平素身体健康,无任何临床疾病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有不同临床疾病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患者皆多表现头痛、发热、颈部强直等症状体征,但观察组多表现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剧烈头痛,颅内压力>2.94kPa者与脑脊液白细胞>5×108/L者所占比例较大,死亡率低.结论 在机体健康状态较好情况下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剧烈头痛,颅内压力显著增高和脑脊液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死亡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2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分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传染科(广州510630)赵志新,崇雨田,梁欣,谢俊强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分类号R511.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深部真菌病,起病多较缓慢,病程长。脑床表现复杂。早期表现无特征性。易误诊为其它疾...  相似文献   

20.
新型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苏明权  穆士杰 《医学争鸣》1997,18(4):336-338
目的:从基因角度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和鉴定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特异性基因.结果:对引物的特异性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特异;对引物的敏感性试验可扩增出10个菌细胞;用墨汁复染、分离培养、PCR技术,对15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同时进行检测,结果分别为:66.6%、86.6%、93.3%.结论:以新型隐球菌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体外扩增,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