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至2006年4月15例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深静脉血栓症状全部缓解,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2例,其他部位再次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后进行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5.
深静脉血栓形成隐匿,常常在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堵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重发生猝死,临床难以确诊,我科遇到2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6例临床确诊的骨折合并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诊断是治疗肺栓塞的关键,36例抢救成功33例,成功率91.7%。结论:骨折易并发肺栓塞,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1995-2005年以来,因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近期出现穿孔复发、上消化道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患者16例,现就其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23~76岁,平均42岁,其中胃溃疡穿孔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例,均先经穿孔修补治疗。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地凝结,好发于下肢,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3~5d。手术创伤可以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细胞减少,造成高凝状态,手术时和手术后都需卧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在静脉内,可有大量的白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能造成内膜损害,激活凝血过程就可能并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特别是在严重创伤、大手术、休克等情况下发生的急性上消化道黏膜的损害。颅脑损伤患者可继发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病情越严重,发病率越高。因此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止血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观察和护理。方法:对46例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经过细心病情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指导。结果:46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减少并发症。结论:对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经过及时治疗,严密监测病情与加强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且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研究报告,静脉内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原因[1]。我院胸外科2007-01-2010-10共发生食管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护理对策与方法。方法对12例DVT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根据病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患者疼痛、肿胀、皮温升高等症状消失。结论 DVT治疗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下肢骨折术后腓总神经损伤是由于手术牵拉、石膏、敷料、夹板及肢体自身压迫引起神经轴索中断,神经内瘢痕形成,或过度的牵拉致神经张力过大,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发踝关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胫骨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1985-04/2006-03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269例,统计其软组织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5 d内出现皮肤坏死15例,伤口不愈合并伤口裂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结论:注意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观察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并减少手术的进一步损伤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出现并发症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2001-01~2006-12间共行妇科手术2616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病(VTD)26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0.99%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血栓性静脉炎15例,DVT11例,并发肺栓塞1例;发病年龄36~72(平均50.3)岁;体重49~84kg,平均60.5kg;恶性肿瘤17例(宫颈癌8例,子宫内膜癌6例,卵巢癌3例),子宫疾病9例(经阴道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例,经腹子宫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5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2例、高脂血症2例;实验室检查血黏度增高9例;手术时间80~320min,平均160min;术中输血15例,术后应用止血药物10例;左下肢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