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我院口腔科在医院感染方面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为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切实加强预防我院口腔科的院内感染管理并且规范化。对我院口腔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口腔科诊疗特点及器械材料品种繁多,确定我院口腔科医院感染易发生的环节。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无菌观念及防范措施,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措施,有效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切实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加强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灭菌,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掌握正确的消毒灭菌技术,有效防止和降低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医院作为病患与病菌高度集中的场所,也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发地区,特别是口腔科很多操作器械都与患者唾液和血液直接接触,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为了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要求医院口腔科必须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口腔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就医院口腔科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感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医院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为了解我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医院内感染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及经血传播疾病,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们于2010年4月~2010年8月对驻区、区属、及个体口腔诊所进行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效果监测,共计监测37户。调查显示口腔专科医院和市、区级综合医院口腔科消毒管理比较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个体诊所消毒管理欠规范。这说明青山区各级各类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一些个体口腔诊所消毒意识需要加强,卫生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性地加强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管理。现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预防与控制口腔医院感染。方法对市直8所医院及11个县直医院口腔科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大部分县直医院消毒灭菌不规范,有些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及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去做,对造成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严格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熊桂娟  陈育纯 《现代保健》2010,(35):176-177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从医务人员、诊疗环境、消毒设备、消毒方法和程序等方面,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综合方法的实施,可降低口腔科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规范治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口腔科是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确保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安全的重要环节。口腔诊疗的很多治疗手段都涉及侵入性操作,同时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血液、唾液的飞溅,因此口腔医疗过程的感染控制问题一直以来都倍受关注。加强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和质量控制,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口腔治疗诊疗器械的消毒及灭菌工作等,是当前口腔门诊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口腔诊疗中感染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科疾病的诊疗、操作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和血液,感染病原菌的机会很大,如果不彻底消毒极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口腔科在诊疗工作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为了解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口腔科医院内感染现状,我们于2005年10月~2006年8月对市内50家口腔诊疗机构进行了抽检。现对口腔诊疗机构环境器械污染现状及监督管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腔是人类的储菌库之一,不注意口腔清洁易滋生多种细菌。门诊口腔科担负着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等多项重任,诊疗器械以侵入性操作多、使用频率高,造成医源性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大[1]。因此加强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措施,针对门诊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护措施,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杏颜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2):138-139
为了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职业感染发生,并找出引起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职业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防护措施,如通过健全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落实口腔门诊环境消毒,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以及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从而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为了较全面的了解本地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口腔诊疗设备安全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方法针对辖区所有基层口腔诊疗机构,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统一检查表格,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 结果有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占82.2%;没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落实的占32.2%;有91.4%医疗机构的手机可达到灭菌处理,有60.4%的医疗机构能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98.15%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能达到消毒. 结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口腔诊疗机构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诊疗机构感染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从传染三要素角度,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结果通过落实口腔诊疗机构管理对策,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通过健全和严格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知识培训和职业防护,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环境及器械消毒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有效控制和降低口腔诊疗机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特异性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加强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防止外科特异性感染的患者手术时引起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强化感染控制意识,制定感染管理制度、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手术室管理等环节,严格落实外科特异性感染手术室管理措施。结果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力度,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有效地落实手术室感染手术消毒隔离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口腔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口腔科工作较为特殊,各项操作均在病人口腔中进行,极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文章主要阐述了在非传染病流行期和传染病流行期口腔科各岗位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要措施及相关因素,以期达到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医院感染宣传和培训,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的督查管理。结果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重视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督查、严格把关,可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机构消毒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医疗机构消毒现状。方法随机抽取85所医疗机构检查消毒管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有82.5%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90.0%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公立、民营、个体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率分别为54.4%、22.4%、45.5%;有54.5%医院重点科室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只有48.9%医院重点科室所使用的医疗用品按其危险程度分类,做相应的消毒或灭菌处理符合规定要求;口腔科的消毒设备、手机配置和消毒隔离操作符合要求的公立医院占68.2%、民营医院仅占22.7%、个体为56.7%。结论在消毒隔离、医疗机构审批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三级预防策略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 探讨以预防为核心,更有效、更经济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危害。方法 将三级预防策略应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结果 一级预防是医院全人群根本预防,突出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环境改善、各项制度及操作强制性督导等措施来实施;二级预防是重点科室的防治,消除易感人群的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控制医院感染发展、降低病死率、防止医院暴发流行;三级预防强调预防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增强医院人群对医院感染的关注和热情,积极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实践中。结论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l立充分发挥三级管理组织作用,做到全员参与、综合预防、全程监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报告、隔离、消毒、防护和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结果 在收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无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发生.结论 科学的预防措施是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在救治甲型流感重症患者的同时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根据学科发展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对比分析,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消毒隔离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等几个环节进行重点分析。结果目前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从完善人员组织建设、强化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等多方面提高感染管理水平。结论改进与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