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缺氧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例、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体外循环前留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 检测右心耳组织中HIF-1α mRNA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右心耳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组织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与非青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组织HIF-1α蛋白表达量与非青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慢性缺氧上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组织HIF-1α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能参与介导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慢性缺氧适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能调节细胞适应低氧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和氧运输,是维持细胞内氧供求平衡的主要调控因子,使机体对缺氧产生耐受和适应.HIF-1通过改,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I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基因的表达,促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渗透,最终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在增殖性视网膜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介导慢性缺氧致右心室心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慢性缺氧组、环孢素处理组(CsA,10 mg.kg-1.d-1,腹腔注射)及正常对照组。慢性缺氧组、CsA处理组大鼠均置于缺氧仓内连续缺氧21 d(95~105 mL.L-1O2),正常处理组常温常压常氧饲养21 d。3组大鼠均取右心室,行右心室心肌组织石蜡切片,观察心脏形态学,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各组右心室心肌凋亡指数(AI)、CaNβ亚基(CnAβ)蛋白及mRNA、凋亡蛋白Bcl-2蛋白及mRNA和激活T细胞核因子3(NFAT3)蛋白水平。结果1.缺氧21 d后,CsA处理组大鼠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慢性缺氧组(P<0.01),且慢性缺氧组A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慢性缺氧组大鼠右心室心肌CnAβ蛋白及mRNA表达、NFAT3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CsA处理组(Pa<0.01)。3.CsA处理组凋亡蛋白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慢性缺氧组(Pa<0.01),且慢性缺氧组凋亡蛋白Bcl-2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也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a<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了解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及蛋白质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和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探讨三种因子在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HPH新生大鼠模型;分别在缺氧3、5、7、10、14、21天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对肺组织中上述三种因子的mRNA、蛋白质表达强度及蛋白质表达量进行分析;进行三因子和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氧3、5、7、10天HIF-1 αmRNA及蛋白质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5、7天其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3天ET-1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3、5、7天ET-1蛋白质表达强度及蛋白质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10天其蛋白质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3、5、7天iNOS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组在缺氧21天内HIF-1α表达总体与mPAP变化呈正相关(P <0.001);缺氧7天内ET-1、iNOS表达总体与mPAP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ET-1和iNOS在HPH新生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加,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三种因子在该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是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机械通气治疗和肺部感染后最常见的合并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其详细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核因子-κB作为一种多向性的核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许多因子转录水平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细胞间黏附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这些分子是促进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同时,核因子-κB通过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影响了肺脏的正常发育,也促进了早产儿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18只,随机将各配伍组大鼠分别分配到组Ⅰ(对照组)、组Ⅱ(缺氧组)及组Ⅲ[缺氧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研究L-NAME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加L-NAME注射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上升百分数(58%±12%)明显高于单纯缺氧大鼠(34%±15%)(t=3.013,P<0.01);缺氧加L-NAME注射大鼠血浆一氧化氮下降百分数(38%±4%)明显大于单纯缺氧大鼠(12%±12%)(t=27;0.05>P>0.02)。结论大鼠慢性缺氧时一氧化氮释放减少,而一氧化氮释放减少可能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缺氧诱导因子-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在神经细胞缺氧缺血状态下其被诱导表达增加,并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葡萄糖载体蛋白-1等靶基因的表达,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的生成、能量代谢的改善及神经细胞的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缺氧诱导因子-1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及作用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将可能为临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在神经细胞缺氧缺血状态下其被诱导表达增加,并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葡萄糖载体蛋白-1等靶基因的表达,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血管的生成、能量代谢的改善及神经细胞的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缺氧诱导因子-1在神经系统中表达及作用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将可能为临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缺氧缺血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缺氧、缺血过程中被诱导表达,产生过量一氧化氮,导致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及神经元死亡,加重神经损伤。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在体内体外实验及临床应用中显示了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与缺氧缺血脑损伤的相关性,展望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作为缺氧缺血脑损伤治疗策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在3日龄未成熟大鼠慢性缺氧缺血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90只3日龄SD未成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慢性缺氧缺血(HI,n=50)组。对照组仅切开颈部皮肤,HI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新生大鼠慢性缺氧缺血脑损伤,采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未成熟大鼠脑损伤时少突胶质细胞营养因子IGF-1和受体的表达、脑组织病理变化和白质细胞凋亡。结果:3日龄未成熟大鼠慢性缺氧缺血脑损伤后IGF-1及其受体呈现动态变化。HI组在术后3~5 d(生后6~8 d) IGF-1表达阳性的细胞减少,IGF-1受体表达却有增高趋势,变化以胼胝体和脑室周围白质部位明显,术后7~14 d(生后10~17d)时逐渐恢复。同时脑白质出现液化疏松、脑室扩大等形态学病理变化,凋亡细胞计数在损伤后增多,以48 h最为显著。结论:提示IGF-1在3日龄未成熟大鼠慢性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 7(3):193-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