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于眼眶的恶性淋巴瘤较罕见,其发生率不超过所有原发于结内和结外淋巴瘤的1%,占眼部所有恶性肿瘤的1.86%。我科于2004年11月收治1例原发于眼眶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皮肤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主要特征为皮肤受累。病理类型与系统淋巴瘤继发的皮肤改变相似,但生物学行为、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2005年,WHOEORTC(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将原发皮肤淋巴瘤分为T细胞及B细胞淋巴瘤,临床以T细胞淋巴瘤多见,原发皮肤B细胞淋巴瘤又分4个亚型: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PCFCL)、原发皮肤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PCMZL)、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肿块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如肿瘤、出血、感染等。大多数为良性,MRI是证实软组织特征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仍有部分病人做了CT检查。本组报告强调了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采用CT来证实类似于肌肉的均质性肿块、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后与软组织肉瘤之间的不同表现,因某些病例在疾病最初发生的部位存在着这种肿块,可被误认为软组织肉瘤。引起肌肉增大的各种良性因素有锻炼所致肌肉肥大、感染、出血、粘波启成自体免疫性疾病.恶性因素包括转移、原发肉瘤或淋巴瘤.淋巴瘤肌肉侵犯的机制有三种.即邻近淋巴结受累或骨的直接侵犯,转移扩散和原…  相似文献   

4.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报导5例原发乳腺淋巴瘤(PLB)超声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 复习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乳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5例均为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超声均表现为单发低回声不规则结节,与乳腺癌表现相仿,但未发现有钙化。3例伴后方回声增高。结论 超声检查难以鉴别原发淋巴瘤与乳腺癌,对于乳腺癌内孤立不规则结节且伴后方回声增高时,原发淋巴瘤应在鉴别诊断之列。  相似文献   

5.
淋巴瘤可侵犯骨骼肌肉系统的任何部位。原发于骨骼肌肉系统的淋巴瘤罕见,但可发生于骨(网织细胞肉瘤),皮肤或皮下组织(蕈样真菌病)。继发性侵犯骨骼肌肉系统较常见,并可有各种各样的X线表现。然而,骨骼肌肉的淋巴瘤单独利用影像学标准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肌肉淋巴瘤超声图像特征,提高超声对其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为肌肉淋巴瘤超声图像特征,包括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内部回声、血流信号、阻力指数等特征。结果 10例病灶均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原发6例,继发4例;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或欠规则,边界尚清或呈浸润状,内部回声较均匀,均未见液化及钙化,7例病灶内见条索状高回声肌纤维,3例病灶周边软组织淋巴水肿,大多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 肌肉淋巴瘤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如内部条索状高回声肌纤维和周边淋巴水肿等,掌握这些特征可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莹  郑燕红 《护理与康复》2011,10(9):828-830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1]。恶性淋巴瘤晚期发生硬脊膜外侵犯引起脊髓压迫症状者并不少见,而原发于椎管内硬膜外的淋巴瘤则较为罕见,发病率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0.1%~3.3%,占椎管内硬膜外肿瘤9%[2]。2009年11月,本院神经内外科收治1例T4~10椎管内硬脊膜外恶性淋巴瘤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以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为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并可有相应器官压迫症状[1].无论原发还是继发,肌肉淋巴瘤极为罕见[2.3].由于发病率低,表现多种多样,故误诊误治率极高.现将我科收治的肌肉淋巴瘤误诊为糖尿病肌病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spleen,PLS)一般指原发于脾脏或脾门淋巴结的淋巴瘤。在恶性淋巴瘤中仅占1%,但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仍占首位。Ahmann等收集脾脏淋巴瘤5100例,原发仅49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病人的CT、MRI和病理资料,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5例为多块相邻肌肉受累.CT平扫及MRI T1WI信号与周围正常肌肉相似,T2WI高于肌肉信号,且内部信号轻度不均匀;CT、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密度或信号高于正常肌肉.病变肌肉呈弥漫性增大,累及整块肌肉.结论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CT和MRI表现为肌肉弥漫性膨胀,密度或信号均匀,于CT和MRI TIWI上与肌肉呈等密度或信号,MRI 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1.
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发病年龄15~90岁,以41~44岁多见,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宫颈弥漫肿大或结节状、息肉样肿块,切面呈灰白、鱼肉状,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大B细胞型淋巴瘤。现对2000年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确诊的6例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宫颈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结外淋巴瘤缺乏影像学特征,且易与病变脏器良恶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甚至炎性病变等混淆,误诊率极高。而结外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非常敏感,患者预后较相应脏器的原发恶性肿瘤好。临床工作中,无原发淋巴瘤病史的结外淋巴瘤患者术前诊断很难,大多患者多因误诊而行手术。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淋巴瘤较少见。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肌炎(DM)是一种以突出的肌肉病变与特殊皮肤表现为主的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恶性程度不一。DM可与恶性肿瘤伴发。对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扁桃体原发弥漫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类型。方法收集该类肿瘤104例,常规HE切片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协助肿瘤来源分析。结果104例中恶性淋巴瘤94例(90.38%),低一未分化癌8例(7.69%),其它2例(1.92%)。复阅该组中8例低一未分化癌的HE切片中,发现尽管瘤细胞主要呈弥漫排列,仍可见到部分区域瘤细胞形态和结构具有癌的特点。对该组94例淋巴瘤进一步分类,结果表明该组扁桃体淋巴瘤类型与一般结内淋巴瘤的类型相似。结论扁桃体原发弥漫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未分化癌很少见,绝大多数是恶性淋巴瘤,扁桃体淋巴瘤并无本身的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15.
肺原发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现将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1定义肺原发性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比较少见,大多数为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不及结外淋巴瘤的10%,占所有淋巴瘤的0.36%~1.20%。它的发病频率、细胞来源,组织学类型以及临床预后等均不同于淋巴结内恶性淋巴瘤。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结外淋巴瘤一般包括两大类,即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与非黏膜淋巴组织相关型淋巴瘤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82例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治疗与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82例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治疗与预后因素探讨蔡则骥,袁弥满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占恶性淋巴瘤的17.4%,占结外淋巴瘤的57% ̄[1]。其临床表现与胃肠道其他恶性肿瘤相似,但预后明显优于后者。我院21年间收治住院的82例PGIL,就其治疗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江苏省人民医院随访9年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及部位,并评估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7 921例血液肿瘤患者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其生存情况。结果:在7 921例血液肿瘤患者中共有180例(2.3%)患者发生第二恶性肿瘤,其中58例患者血液肿瘤被诊断为第一原发恶性肿瘤,98例患者血液肿瘤被诊断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另外24例患者在第一原发恶性肿瘤发病后6个月内确诊第二恶性肿瘤,被定义为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发恶性肿瘤。在180例多发恶性肿瘤患者中,18例患者先后发生2种血液肿瘤,11例患者发生3种以上恶性肿瘤(其中2名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4种恶性肿瘤)。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较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第一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也与较低的总生存相关。结论:本研究的血液肿瘤患者中2.3%合并多种恶性肿瘤,淋巴瘤、MM作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对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通过对肌肉活检得到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结论:IVL预后一般较差,但通过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可于肌肉活检做出诊断,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争取较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19.
鼻原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少见,大约占所有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0.17%~2%。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Cell)淋巴瘤是鼻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胞亚型,好发于亚洲人群,而欧美则相对少见。单次病理活检有时诊断困难,本文拟就鼻原发NK/T—Cell淋巴瘤的病理及CT表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张国材 《新医学》1994,25(8):397-398
恶性淋巴瘤的特殊临床表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张国材恶性淋巴瘤(ML)是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但也有不少ML不仅可发生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也可原发于无淋巴组织的器官(如睾丸等)。其临床表现出于原发部位不同而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