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干预组61例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6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昏迷患者住院期间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14 d、28 d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护理后14 d、28 d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较护理前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3.28%、9.84%,无一例肺栓塞,对照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9.51%,明显高于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的干预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提高腘、股静脉的血流速度,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411-141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肺栓塞,9例下肢肿胀;试验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0例肺栓塞,2例下肢肿胀,试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使用系统化的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DVT,对照组中2例出现DVT(1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的内容要涉及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等内容,这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使用系统化的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DVT,对照组中2例出现DVT(1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的内容要涉及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等内容,这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术后ICU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仅为2%,显著低于常规组(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对预防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颅脑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加弹力绷带,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加弹力袜,比较2组护理方法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2组均无肺栓塞及肢体坏死的发生,2组平均住院日干预组为(21.0±2.5)d,对照组为(32.0±2.6)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6,P=0.006)。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7例(38.6%),干预组仅有8例(1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7,5.12;P值分别为0.010,0.03)。结论弹力绷带可明显减少颅脑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肿胀发生概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63%,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1.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74%、78.9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良好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颅脑外伤昏迷患者86例,均择期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血栓前状态,发放Wells评分LDVT量表和Geneva评分肺栓塞量表,记录LDVT、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2组干预前后抗凝血酶(AT)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纤维蛋白原(Fbg)、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AT、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VT、肺栓塞发生率为4.6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期间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改善血栓前状态,预防LDVT、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7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预防深静脉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4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95%.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骨科大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深静脉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王秋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648-164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7月379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9例)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对照组(17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LEDVT是妇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和早期系统护理干预.结果:早期护理干预组比对照组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小组式护理管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小组式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干预后血栓风险形成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栓风险评估率为74.58%(44/59),超声早期检出率为76.27%(45/59),D-二聚体筛查异常率为93.22%(55/59),均明显高于常规组44.07%(26/59)、45.76%(27/59)、30.51%(18/59);干预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1.69%(1/59),明显低于常规组13.56%(8/59);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8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小组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早期检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经过手术与护理后,研究组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几率为1.53%,对照组为2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顾客大手术患者,实施早起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4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术后静脉血栓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系统早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深DVT发生率为12.5%,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39%,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34%,明显低于对照组34.78%;术后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5±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85±3.56)d,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梯度压力袜在预防颅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作用。方法将186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试验组除给予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外,于术后6h使用梯度压力袜;对照组只给予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均于术后第4天常规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患者发生了下肢DVT,发生率为2.1%,对照组9例发生了下肢DVT,发生率为9.7%;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梯度压力袜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颅脑手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6例老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胀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出院前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内下肢胀痛发生率6.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对照组下肢胀痛发生率14.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对照组8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8.
石祖妹 《求医问药》2014,(21):124-125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以2013年10月为界)将其分为对照组(74例)和干预组(77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干预组77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3.01%),发生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1.20%),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有0例;在对照组74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8.75%),发生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5.00%),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1.35%)。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疼痛及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11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7%(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娟  徐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18-2319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220例骨科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评估,制订预防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0.91%;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者12例,发生率为1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科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