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勇 《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62-163
目的分析和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快速恢复老年患者伤前的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到我院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92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奇偶分组法分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管伟荣 《现代保健》2014,(11):33-34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1年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第2年与第3年手术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近期疗效相当,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140例在本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观察组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观察组B),骨折内固定53例(对照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术后下床锻炼时间,随访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观察组术后下床锻炼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两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状况、骨折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21-1222
目的探讨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8.1±7.1)min、出血量为(485.1±32.2)m L、24 h引流量为(116.6±24.7)m 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20.1±3.4)min、出血量为(490.5±17.6)m L、24 h引流量为(118.3±23.3)m 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第9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较少,并且术后早期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 <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患者疼痛程度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患者被归类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内固定术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内固定术方案治疗.结果:①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对比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对比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③经过治疗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下床活动所用时间对比内固定术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情况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标准比采用内固定术的方法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股骨颈骨折,不仅有利于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效果并做比较。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骨科共收治股骨颈患者320例,其中年龄超过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共有2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全髋组与半髋组各100例。全髋组患者即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半髋组给予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半髋组在手术、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上均优于全款组,差异显著(P0.05);而对比两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人工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相比之下,半髋关节置换术因其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成为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手术,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置换方法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给予实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优良率此对照组总优良率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总生活质量水平比对照组总生活水平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管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上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管术,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2):203-204
目的观察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静脉栓塞、髋部疼痛、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研究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2.72±12.96)min,明显长于半髋组(47.86±12.18)min(P<0.05),术中出血量(157.65±49.57)mL,多于半髋组(107.53±48.85)mL(P<0.05),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86.66%)明显高于半髋组(72.00%,P<0.05),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更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2013年收入我院的1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3、6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均逐步恢复.观察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并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手术疗效。方法选择吉林市龙潭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完成手术用时均多于对照组,但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外展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相较半髋关节置换术,可加快康复进程,促使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巨荣 《现代保健》2014,(23):52-54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股骨颈股骨折中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科室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且随访3年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第1年与第3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第1年与第3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以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此可根据患者具体机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组,1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15例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半年、术后1年以及术后3年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出血量小于A组,术后并发症高于A组(P<0.05)。结论:虽然老年股骨颈骨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更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但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278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156例采用人工全髋关置换术,12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2组病人经过平均3年的随访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远期并发症和再手术率高,而人工全髋关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和于高龄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而人工全髋置换术适于身体状况较好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0.
龙贵华 《智慧健康》2023,(10):114-117
目的 比较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骨科中就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继续使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比较分析其具体疗效。结果 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63±12.54)mL,平均手术时间(3.01±0.11)h,平均住院时间(6.8±1.2)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2.54±13.47)mL、(5.36±0.12)h、(10.38±1.12)d,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资料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快,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