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切除数目、切缘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数目、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与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效果相当,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左胸入路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术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内侧、中央区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内侧、中央区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术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病生存率及上肢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胸肌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病生存率为1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术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内侧、中央区乳腺癌术中失血量较多,但对手术用时、术后康复、并发症及上肢功能无影响,且能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对患者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获嘉县红十字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40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纳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接受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纳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为(690.35±75.32)ml,低于对照组(910.52±82.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配合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1例)和观察组(n=21例),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配合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胡举 《黑龙江医学》2021,45(9):949-951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创伤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RP)游离甲状腺素(FT4)]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与补液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WBC、CRP、FT4均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累计复发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微创根治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失血量及补液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电视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胸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41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淋巴清扫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入院尾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针对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为21.9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仅为12.2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非常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7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9的表达差异,并对潜在的miR-9靶基因进行预测。 方法:采用SYBR Green I染色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50例食管癌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 标本中miR-9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miR-9的靶基因进行预测。结 果:miR-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 05),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无关(P〉0. 05)。对miR-9预测得到GOLPH3、RAB34、 ALCAM靶基因。结论:miR-9在食管癌组织中低表达,而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病 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食管癌切除术及手辅助电视胸腔镜( H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予以VATS食管癌切除术,均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15例在全胸腔镜下经右胸游离食管,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36例先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辅助手经腹部切口右肋弓下腹膜外进入右胸托肺及协助VATS游离食管,将胃提至颈部吻合。结果: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200 min,H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160 min。手术和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吻合口狭窄。1例HVAST手术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颈部伤口敞开换药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VATS食管癌切除术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特别是HVATS食管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T2期生存3 a者2例,生存5 a者1例;T3、T4期生存3 a者9例,生存5 a者2例。出现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8%。结论颈段食管癌彻底切除肿瘤及受侵组织,清扫颈淋巴结,一期修复重建,联合放疗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16.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 颈段食管癌手术切除后,根据切除范围选择不同的自身空腔脏器,包括全胃、结肠、颈阔肌皮瓣以及自体喉与气管组织重建消化道。结果 术后90.7%的患者恢复了较好的吞咽功能,88.7%患者同时保留了正常发声功能。食管胃或咽胃吻合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流。结论 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及其所侵及的组织,尽可能地使患者保留良好的吞咽和发声功能,并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肿瘤干细胞的抗辐射特性。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分离食管肿瘤干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NS398(2.5、5.0、10.0、20.0、40.0、80.0μmol/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亲本细胞和细胞球的增敏效应,成球实验分析NS398联合X线照射对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S398对亲本细胞和细胞球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20μmol/L NS398作用后,亲本细胞Do、Dq和SF2值均减小(P<0.05),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为1.17;20μmol/L NS398作用后,细胞球Do、SF2减小(P<0.05),SER为1.12。照射使ECA109细胞成球率增加(P<0.05)。NS398联合X线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细胞成球率显著降低(t=7.01,P<0.01),亲本细胞和细胞球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降低(t=10.15,P<0.01;t=3.225,P<0.05)。结论 :细胞球的增敏效应小于亲本细胞,具有抗辐射特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颈段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加放疗组3、5年生存率(58%、40%)高于单纯手术组(31%、25%),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原因。结论颈段食管癌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彻底切除肿瘤及受侵组织,清扫颈淋巴结,一期修复重建消化道,术后联合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相关基因2对EC9706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MN  Huang G  Guo LP  Lu S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85-2788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2,ECRG2)对EC9706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ECRG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RG2),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转染并表达ECRG2蛋白,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比较平板集落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的改变,分析ECRG2对EC9706恶性表型的影响。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检测p53、p21的改变。结果转染表达ECRG2后,EC9706细胞的生长受到干扰,细胞的增殖速度受到抑制,实验组细胞平板集落形成率为18%,而对照组为5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肿瘤细胞的停泊非依赖能力降低,实验组软琼脂克隆体积小且形成个数(8±1.88)明显少于对照组(14.3±3.13),差异显著(P<0.05)。WesternBlot分析表明,EC9706细胞转染表达ECRG2后伴随着p53、p21蛋白表达上升。结论转染表达ECRG2蛋白能够部分逆转食管癌EC8706细胞的恶性表型,其过程可能与p53、p21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