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细胞因子和NSE的变化,分析其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共采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97例(轻症组65例,重症组32例)和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外周血,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 Foxp3+ Treg,ELISA法测定IL-6、IL-10、TNF-α的含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NSE水平,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重症组患儿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水平显著降低(P<0.05),IL-6、TNF-α、NSE水平显著增高(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中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患儿外周血中TNF-α、NSE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观察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IL-6、IL-10、TNF-α、NSE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为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儿童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手足口病患儿8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26例,重症组34例,危重症组22例.入院次日对患儿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 CD8+)、NK细胞(CD16+ CD56+)相对计数.参照我国汉族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值,NK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患儿中,男、女患儿的T淋巴细胞总数、CD 4+T细胞总数、CD 4+/CD 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NK细胞总数显著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和危重组患儿CD 8+T细胞总数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患儿中,男、女患儿的T淋巴细胞总数、CD 4+T、CD 8+T细胞总数、CD 4+/CD 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上患儿中,轻症组和重症组T淋巴细胞总数、CD 4+T、CD 8+T细胞总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与正常值相比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T淋巴细胞核NK细胞均较正常值有明显的偏离,存在程度不同的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指标偏离正常值的程度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6,(5):502-505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性,并讨论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收治的HFMD患儿156例,包括普通病例80例(普通组),重症病例76例(重症组),另外选取7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和NSE水平,并分析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组和重症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CD8~+、CD4~+/CD8~+均降低,且重症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与对照组和普通组比较,重症组血清S100B水平(1.64±0.28)μg/L和NSE水平(52.83±4.68)ng/ml均升高(P<0.01)。重症组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S100B、NSE水平指标组合对于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将100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重症组40例,轻症组60例,并与20例同期身体健康的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三组患儿总T淋巴细胞(CD3+CD19-)、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以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的百分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重症组最低,对照组最高;NK(CD16+CD56+)细胞百分率、B(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辅助/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在三组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肖劲雄 《黑龙江医学》2021,45(5):546-547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重症组;将同期医院收治的3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轻症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A、IgG、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gA、IgG、IgM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患儿IgA、IgG、IgM水平低于轻症组,CD3+、CD4+、CD4+/CD8+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gA、IgG、IgM水平与免疫功能呈正相关(r>0,P<0.00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较轻症患儿低,而血清IgA、IgG、IgM水平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CD_4~+CD25~+Treg细胞含量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诊断为脓毒症的36例患儿作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CD_4~+CD25~+Treg细胞的含量,采集血清并测定炎症介质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含量。方法:脓毒症组患儿外周血中CD_4~+CD25~+Treg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脓毒症组患儿血清中ICAM-1、TNF-α、IL-1β、CRP、PCT、LPO、MDA、AOPPs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高含量脓毒症患儿血清中ICAM-1、TNF-α、IL-1β、CRP、PCT、LPO、MDA、AOPPs的含量显著高于Treg低含量患者。结论:脓毒症患儿外周血CD_4~+CD25~+Treg细胞含量的增高能够激活全身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CD4~+/CD8~+T、NK细胞水平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和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儿的血清CD4~+/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分析血清CD4~+/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与HSP患儿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D4~+/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儿的血清CD4~+/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不同,由高到底依次为轻度、中度、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Spearman分析可知,血清CD4~+/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均与HSP患儿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_1=-0.596,r_2=-0.611,均P<0.05)。结论 HSP患儿血清CD4~+/CD8~+T、NK细胞水平较低,与病情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动态监测血清CD4~+/CD8~+T、NK细胞水平可为临床评估HSP患儿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8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确诊为手足口病且大便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V71核糖核酸阳性的患儿77例,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指标分为普通组(不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5例和重症组(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2例。检测血小板、淋巴细胞总数以及CD_3~+T、CD_4~+T、CD_8~+T、CD_4~+/CD_8~+、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重症组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普通组[(347±101)×10~9/L比(273±87)×10~9/L;3.6(2.7,4.8)×10~9/L比2.9(1.9,3.5)×10~9/L];重症组患儿外周血CD_3~+T细胞、CD_8~+T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47.09±11.06)%比(56.42±11.59)%;22.96(19.77,28.65)%比30.67(22.15,3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B细胞比例高于普通组[41.62(27.27,50.44)%比24.10~(21.17,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NK、CD_4~+T、CD_4~+/CD+8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7例手足口病患儿血小板计数与CD_3~+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475,P<0.05),与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483,P<0.05)。结论血小板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血小板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EV71)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150例,根据《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3年版)》分为普通组100例、重症组50例,两组患儿年龄均为2~5岁;选择同年龄段的9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V71型HFMD患儿病程第3天及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数。重症组患儿按手足口病诊治指南规范治疗5 d后再次检测上述相关指标,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数较对照组及普通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CD4+/CD8+比值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患儿经过规范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型HFMD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可能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刘晓莺 《安徽医学》2017,38(8):998-1001
目的 探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症组80例以及重症组9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免疫表型及炎性因子)以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儿CD3+T细胞数量为(59.41±6.08)%、CD3+ CD4+T细胞数量为(17.44±4.20)%,CD3+ CD8+T细胞数量为(26.25±4.58)%;均低于轻症组[分别为(66.33±7.52)%、(20.01±3.86)%、(39.66±4.93%]及对照组[(73.58±7.94)%、(23.75±3.11)%、(51.3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19+B细胞数量为(19.24±8.05)%,高于轻症组(14.68±6.71)%及对照组(12.03±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CD4+/CD8+以及CD16+ CD56+ NK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IL-6、IL-10以及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活动期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IL-10)的表达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初步探讨CD4+T细胞TGF-β1、IL-10在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活动期DM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分离获得CD4+T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出各组TGF-β1、IL-10表达水平。观察CD4+T细胞中TGF-β1、IL-10表达与血清C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和IL-10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血清CK含量与CD4+T细胞TGF-β1表达量呈中度正相关。结论:活动期DM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GF-β1和IL-10 mRNA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DM疾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海  刁宏燕 《吉林医学》2011,(31):6632-6635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早期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B淋巴细胞(B)、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早期免疫功能改变。方法:收集杭州地区2010年4月~2010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135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3+T、CD4+T、CD8+T、B以及NK细胞绝对数值,计算CD4/CD8比值;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IgA、IgG、IgM、C3及C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儿的CD3+T、CD4+T、CD8+T、B、NK细胞的绝对数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IgG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3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早期检测免疫球蛋白及CD3+T、CD4+T、CD8+T、B、NK细胞数的变化对于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腮腺超声表现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4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pSS组和对照组。进行腮腺超声检查并测定腮腺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阻力指数(RI)以及血流速度(PSV)增加率;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CL-1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IL-1β、IL-17、IL-18、IL-27含量。结果:pSS组患者腮腺S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腮腺实质内动脉RI值、PSV增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SS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RAF-6~+T细胞、CD4~+TCL-1~+T细胞、CD19~+TRAF-6~+B细胞、CD19~+TCL-1~+B细胞比例以及血清IL-1β、IL-17、IL-18、IL-27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D14~+TRAF-6~+淋巴细胞、CD14~+TCL-1~+淋巴细胞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外周血中CD4~+TRAF-6~+T细胞、CD4~+TCL-1~+T细胞、CD19~+TRAF-6~+B细胞、CD19~+TCL-1~+B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IL-1β、IL-17、IL-18、IL-27含量与腮腺SR值呈正相关,与腮腺RI值以及PSV增加率呈负相关。结论:pSS患者的腮腺超声特征为SR值升高、实质内小动脉RI值降低以及酸刺激后PSV增加率降低,且上述超声特征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指标、血清指标具有相关性,是判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情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4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8、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儿科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初次发作喘息患儿为轻症组(A组),合并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患儿为重症组(B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IL-4和IL-10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Treg细胞呈现增高趋势,A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TNF-α、IL-8水平较前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Th1/Th2平衡的紊乱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洪俊  黄其通 《四川医学》2012,33(8):1462-146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HCV基因型、肝脏炎症以及与IFN-α治疗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1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HCV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未经治疗感染者的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均低于正常(P0.05);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均高于正常(P0.05);在使用干扰素-α(INF-α)对有症状感染者治疗后:INF-α能显著提高受治者外周血激活T细胞(CD3+HLA-DR+)、激活CD4+T细胞(CD4+HLA-DR+、CD4+CD25+)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比(P0.05);同时降低CD8+T(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及B细胞(CD19+)的百分比(P0.05)。另外,还发现在伴有肝脏炎症的患者中,CD8+(CD8+CD3+)细胞、激活CD8+T细胞(CD8+HLA-DR+、CD8+CD38+)要明显高于不伴有炎症的者(P0.05),而NK细胞(CD3-CD16/CD56+)则要显著低于不伴有炎症者(P0.05);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CD8+细胞可能在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NF-α的抗病毒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来实现的。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各37例。自体组患者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组接受异体输血。术后1 d和术后5 d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术后1 d和术后5 d时,自体组患者APTT、TT、PT水平及D-D、FDP含量与异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均低于手术前,TLR2+细胞、TLR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 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且自体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异体组,外周血中TLR2+细胞、TLR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 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显著低于异体组。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基础上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1):65-6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因子、免疫功能水平及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并拟行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采用地佐辛,实验组麻醉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检测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并计算CD4~+/CD8~+。结果:手术前,两组血清HE4、YKL-40、TSGF、NSE、S100β蛋白、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HE4、YKL-40、TSGF、NSE、S100β蛋白、MDA、SOD水平与同组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CD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与同组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实验组各项考察指标的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够明显降低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血清HE4、YKL-40、TSGF、NSE、S100β蛋白等肿瘤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TGF-β1、IL-10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FC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的比例、Foxp3表达水平及TGF-β1及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或P<0.05)。结论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可能是通过Foxp3基因控制的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而参与结肠癌肺转移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轻症、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13、IL-10和TGF—β的水平。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7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纽42例、重症组28例,同时,观察12例重症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取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纽,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3、IL-10和TGF-β含量。结果IL-13、IL-10和TGF-β的数值比较: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14、0.367和0.932);重症组和对照组比较IL-13、IL-10有统计学意义、而TGF-β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7、0.003和0.063);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3和0.000)。12例重症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P值分别为0.724、0,946和0.854)。结论观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的IL-13、IL-10和TGF-β水平对病情判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闵晓兰  蔡强  卢玉容 《安徽医学》2019,40(4):392-395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5例HFMD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照B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观察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各45例。比较三组患儿疗效、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A组、B组(73. 33%、73.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CD8~+改善程度大于对照A、B组,血清IGF-1、IL-6、TNF-α、S100B、NSE改善程度大于对照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HFMD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脑损伤,调节IGF-1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