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治疗的UC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4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临床症状稳定后,剂量改为500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用药,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培菲康胶囊)辅助治疗,0.84g/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症因子(IL-6、IL-10、CRP、TNF-α)、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CRP、IL-6、MDA、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SOD、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分别为(72.17±15.18)pg/mL、(21.52±10.21)mg/L、(15.98±4.1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6.55±17.26)pg/mL、(43.02±12.27)mg/L、(22.35±3.67)pg/mL,MDA水平为(5.89±0.56)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6.75±0.68)nmol/mL,观察组CD8+水平(17.24±3.06)%,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9.01±2.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为(70.21±6.0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6.48±8.67)pg/mL,SOD水平为(1.84±0.06)U/mL,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32±0.05)U/mL,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7.84±6.07)%、(36.78±4.32)%、1.92±0.2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4.93±6.87)%、(35.42±5.27)%、1.89±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探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睢县中医院近期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结肠炎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为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常规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说明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效果,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吉林医学》2020,(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UC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肠炎活动指数(DAI)评分、内镜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AI及内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及内镜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降低较对照组治疗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1.11%(5/4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1.11%(14/4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和促进黏膜溃疡病灶尽快愈合,并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医学》2019,(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接诊的114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L-10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D_4~+和CD_4~+/CD_8~+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UC患者临床疗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即单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治疗组双歧三联活菌联合SASP,各30例,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SP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SASP,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UC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及ESR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发挥协同作用,相比于单纯美沙拉嗪对UC患者临床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NKI及维普等数据库,纳入有关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后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4篇RCT文献,共2 3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美沙拉嗪)(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及C反应蛋白、临床症状评分和内镜评分下降水平均高于单一用药组(均P<0.05).结论 采用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UC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性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临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析患儿血清IL-6、IL-8、TNF-α浓度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检测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本组水平(P<0.05),而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炎性因子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和TNF-α浓度均低于治疗前本组浓度(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能更有效降低患儿外周血炎性因子浓度,降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CD3+、CD4+亚群水平,是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潜在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百令胶囊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3+)及白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气峰值流速(PEF)[(59.13±6.11)%vs (55.78±5.61)%]、第1秒用力呼气容...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对11例病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了前瞻性对照研究,使用的是敏感性高,准确性好的单克隆抗体-ABC法。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组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亚群的百分数和CD4/CD8的比值均显著降低。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免疫调节细胞的失衡,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髋关节置换术(THR)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D患者实施THR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严格术前准备,咪唑安定0.04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0.5~1.5mg/kg、顺阿曲库胺0.15mg/kg、芬太尼4μg/kg进行诱导麻醉,丙泊酚1.5~2.5mg/(kg·h)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4~0.4μg/(kg·min)维持麻醉深度,顺阿曲库铵间断松肌,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开始时15min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再以0.2~0.7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采集术前、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值;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进行术前、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评分。结果:观察组术毕即刻、术后12h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血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AD患者实施THR具有独特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双岐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双岐三联活菌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两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9例(36.00%),对照组患者痊愈2例(8.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治疗23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治疗16例,总有效率为6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治疗中联合应用双岐三联活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治疗,说明双岐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作用明显,可有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河北省中医院12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43例。对照A组予以康复新液治疗,对照B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研究组予以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统计3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并对治疗前后3组血清LPO、SOD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A、B组。治疗后,3组血清LPO、SOD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LPO水平低于对照A、B组。血清SOD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A、B组;治疗后,研究组血清LPO、SO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对照A、B两组血清LPO、SOD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LPO水平,提高血清SOD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B、C、D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插管全身麻醉,A、B、C三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气管插管后分别以右美托咪定0.2μg/(kg·h)、0.5μg/(kg·h)、0.8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D组同时间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24h(T1)、术后72h(T2)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T1时4组IL-1β、sIL-2R、IL-6、TNF-α水平与T0时相比显著升高(P<0.05),且A、B、C组低于D组(P<0.05),B、C组低于A组(P<0.05),B组、C组无明显差异(P>0.05);T2时4组IL-1β、sIL-2R、IL-6、TNF-α水平与T1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A、B、C组低于D组(P<0.05),B、C组低于A组(P<0.05),B、C组无明显差异(P>0.05)。T1时4组CD3~+、CD4~+、CD8~+、CD4~+/CD8~+与T0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A、B、C组高于D组(P<0.05),B、C组高于A组(P<0.05),B、C组无明显差异(P>0.05);T2时D组CD3~+、CD4~+、CD8~+、CD4~+/CD8~+低于T1(P<0.05),且A、B、C组CD3~+、CD4~+、CD8~+、CD4~+/CD8~+高于D组(P<0.05),B、C组CD3~+、CD4~+、CD8~+、CD4~+/CD8~+高于A组(P<0.05),而B、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中高剂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26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常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等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IL-8、TNF-α、MIF、IL-10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和TNF-α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0的含量在治疗后则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两者具有药物协同作用,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