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林医学》2019,(6)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维生素B_(12)(Vit B_(12))、叶酸(FA)水平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及监测价值。方法: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心血管疾病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BNP、FA、Hcy和Vit B_(12)指标以及心血管疾病组治疗前后BNP、FA、Hcy和Vit B_(12)含量。结果:心血管疾病组Hcy、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A和Vit B_(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cy、BNP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FA、Vit B_(12)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Hcy、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通过测定患者的Hcy、BNP水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依据,补充叶酸和Vit B_(12)后,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液Hcy水平。 相似文献
2.
3.
《吉林医学》2017,(9)
目的:研究叶酸和维生素B_(12)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75 mg,1次/d;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0.75 mg,1次/d,口服叶酸片5 mg/次,3次/d,Vit B_(12)片0.05 mg/次,每日3次/d,连续服用14 d。降压药物均选用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口服贝那普利10 mg,1次/d;口服氢氯塞嗪25 mg,1次/d联合用药。入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后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基化蛋白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压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P=0.001)。干预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3,P<0.05),而在干预组中,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2.104,P<0.05)。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血压,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联合维生素治疗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VD高Hcy血症患者,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痴呆评分,联合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维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5.
《疑难病杂志》2016,(11)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_(12)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和维生素B_(12)口服。比较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神经功能缺损((SS)评分和脑梗死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Hcy和ET分别为(12.02±3.82)mmol/L和(53.22±12.40)ng/L,低于对照组的(19.81±5.12)mmol/L和(81.04±13.36)ng/L(t=-11.177、-13.998,P<0.05),观察组NO(64.59±11.27)mmol/L高于对照组(56.29±11.32)mmol/L(t=4.762,P=0.000);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CSS评分(12.16±1.46/17.30±2.20)均较治疗前(21.17±3.48/20.43±3.10)降低(t=28.694、9.432,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7.842,P=0.000);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复发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28.00%(χ~2=4.299,P=0.038)。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_(12)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患者愈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FA、Vit B12含量。结果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FA、Vit B12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Hcy、FA、Vit B12含量变化对于患者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病人中推行加服FA和Vit B12等制剂,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疑难病杂志》2019,(2)
目的观察叶酸+维生素B12辅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A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_(12)+盐酸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评估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血清BDNF、VEGF、Ach、5-HT、GABA、Glu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P_(观察组)=12. 563/0. 000、20. 503/0. 000、23. 330/0. 000、19. 633/0. 000、16. 398/0. 000、17. 213/0. 000、14.362/0.000, t/P_(对照组)=8. 366/0. 000、9. 784/0. 000、13. 407/0. 000、11. 520/0. 000、10. 070/0. 000、8. 300/0. 000、9.797/0.000),ADL评分、NPI评分及血清IL-6、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P_(观察组)=12. 038/0. 000、20. 670/0.000、22.329/0. 000、26.104/0.000,t/P_(对照组)=6. 674/0. 000、11.741/0. 000、13. 949/0. 000、15. 068/0. 000),且观察组的MMSE评分及血清BDNF、VEGF、Ach、5-HT、GABA、Glu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5. 965/0. 000、10. 884/0. 000、12. 834/0. 000、11.351/0.000、8.125/0. 000、7. 830/0. 000、7. 544/0. 000), ADL评分、NPI评分及血清IL-6、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P=6.404/0.000、9.313/0. 000、12.050/0.000、11.510/0.000)。结论叶酸+维生素B_(12)辅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水平均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100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Ⅱ组合并用叶酸及维生素 B_(12)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测血清叶酸及维生素 B_(12)浓度,其中Ⅱ组疗效较Ⅰ组明显。这些资料提示对精神障碍患者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外加用叶酸及维生素 B_(12)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43例脑梗死患者血浆叶酸、VitB12、Hcy水平,并根据叶酸水平将Hcy分为低于正常组(A组)、正常偏低组(B组)和偏高组(C组),比较叶酸与Hcy的相关性;同样,根据VitB12水平再将Hcy分为A、B、C三组,比较两者相关性。结果叶酸A、B、C三组之间Hcy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VitB12三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叶酸和VitB12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60,P=0.00和-0.302,P=0.00。149例高Hcy(>16 mmol/L)患者中,叶酸和VitB12水平都在A组和B组的占73%(108例),都在C组的占4%(6例)。叶酸水平在A组和B组,而VitB12在C组的占11%(17例);VitB12水平在A组和B组,而叶酸在C组的占12%(18例)。结论叶酸或VitB12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是高Hcy血症的重要原因。叶酸和VitB12水平与Hcy水平均呈负相关,且与叶酸的相关性强于VitB12,但在部分人群中其相关性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的差别及关系。方法分析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与健康对照组Hcy〔(65.88±13.81)vs(24.40±1.53)μmol/L,P〈0.01〕、维生素B12〔(162.06±10.99)vs(270.07±20.81)pg/ml,P〈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叶酸水平与Hcy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维生素B12水平随着Hcy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补充维生素B12可能是降低Hcy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HTN)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Hcy)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HTN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0例)。前者予降压药物治疗,后者予降压药物联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Hcy 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血浆Hcy水平均有降低,但研究组血压、血浆 Hcy 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两组ET-1水平均有所降低,NO、EID、FMD水平均升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但研究组ET-1水平比对照组低,NO、EID、FMD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0.05)。结论:叶酸治疗老年HTN可显著降低Hcy 水平,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共计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为A组(n=40)与B组(n=40),B组使用二...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VitB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叶酸、VitB12、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空白安慰剂,干预组同时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叶酸和400 μg VitB12的胶囊,共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干预组显效5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40,P=0.0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VitB12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来改善患者的PANSS评分,参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叶酸、维生素B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PWV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Hcy、一氧化氮(NO)、血压(BP)水平及躲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63例血清Hcy承平增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30例):仅服用降压、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2)干预组(33例):除基础用药外加用叶酸(5mg/d)、维生素B12(250μg/d)口服.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4周,测定患者空腹血清Hcy,NO水平,同时测量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PWV.结果:干预组患者Hcy水平与服药前相比降低(P=0.0000);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升高(P=0.0002);四周后对照组Hcy及NO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BP、DBP及PWV基线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SBP、DBP及PWV值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结论:口服叶酸、维生素B12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伴高Hcy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的降压及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医学综述》2017,(11)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8例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2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4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24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血压变异性、Hcy代谢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微炎症指标差异。结果经24周规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压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低于对照组[(131.27±14.85)mm Hg(1 mm Hg=0.133 k Pa)比(140.26±15.47)mm Hg、(78.35±8.11)mm Hg比(82.29±8.31)mm Hg],24 h血压变异性指标: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低于对照组[(7.37±0.84)mm Hg比(8.23±0.74)mm Hg、(11.39±1.74)mm Hg比(14.72±1.76)mm Hg、(8.04±0.83)mm Hg比(8.57±0.91)mm Hg、(15.47±1.74)mm Hg比(14.83±1.76)mm Hg](P<0.05)。经24周规律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IMT小于对照组[(9.38±1.29)μmol/L比(15.72±1.94)μmol/L,(0.89±0.12)mm比(1.18±0.19)mm](P<0.05)。经24周规律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指标单核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13.27±1.73)μg/L比(18.45±2.05)μg/L、(73.18±8.23)μg/L比(90.39±10.04)μg/L、(1.54±0.21)mg/L比(2.31±0.38)mg/L、(2.21±0.38)ng/L比(3.18±0.37)ng/L](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有效降低并稳定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优化循环相关指标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西药应用于老年H型高血压肾虚血瘀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选定的86例H型高血压肾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30天为一疗程,治疗观察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相关的致炎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症状均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肾虚血瘀型的治疗中使用补肾活血汤的降压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高血压风险因素,可供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单纯降压治疗为对照组,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为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反映内皮功能的循环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共有101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52例,治疗组49例.经12周治疗后,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s-CRP(对照维:2.93±1.47 mg/L vs 2.45±0.82 mg/L,P<0.05:治疗组:2.92±1.51 mg/L vs 1.54±0.45 mg/L,P<0.01)、SICAM-1(对照组:116.35±47.41 ng/ml vs 97.68±30.22 ng/ml,P<0.05:治疗组:117.73±45.41 ng/ml vs 78.53±26.12ng/ml,P<0.01)及ET-1(对照组:70.64±9.74 ng/ml vs 66.64±9.58 ng/ml,P<0.05;治疗组:73.32±7.38 ng/ml vs 57.21±8.14 ng/ml,P<0.0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维收缩压(125.3±14.2 mmHg vs 118.6±12.7 mmHg,P<0.05)、舒张压(85.5±12.5 mmHg vs 80.5±10.5mmHg,P<0.05)、hs-CRP(2.45±0.82 mg/L vs 1.54±0.45 mg/L,P<0.01)、SICAM-1(97.68±30.22 ng/ml vs 78.53±26.12 ng/ml,P<0.01)及ET-1(168.54±55.71 ng/ml vs 127.78±36.53 ng/ml,P<0.01)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本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从而育助于降低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63例血清Hcy水平增高患者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30例):不服用叶酸等影响Hcy的药物;(2)干预组(33例):每天口服叶酸、维生素B嗡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患者空腹血清Hcy、NO水平,同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数据以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Hcy水平与服药前相比降低(P〈0.01);干预组NO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升高(P〈0.01):对照组Hcy及N0水平亦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经治疗后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均较治疗前升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叶酸、维生素B12显著降低了高Hcy血症患者的空腹Hcy水平,升高NO水平,使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同时提高HRV,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