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白介素-35(IL-35)和白介素-37(IL-37)水平,探讨活动期IBD患者血清IL-35、IL-3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IBD患者,其中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活动期45例、缓解期25例)作为UC组,33例克罗恩病(CD)患者(活动期18例、缓解期15例)作为CD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35和IL-37水平。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UC、CD组血清IL-35、IL-3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UC、CD组血清IL-35和IL-37水平分别低于缓解期UC、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IBD患者血清IL-35与IL-37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 IL-35和IL-37在IBD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较低,且参与IB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1例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11例缓解期患者,10例克罗恩病(CD)活动期患者、7例缓解期患者及50例正常者的血清TNF-α和IL-8水平。结果:UC和CD活动期患者TNF-α和IL-8血清水平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及正常组(P<0.05)。UC和CD缓解期患者TNF-α和IL-8血清水平略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IBD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IBD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升高,并参与了肠黏膜组织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B及其受体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通过结肠镜下收取结肠黏膜标本,其中活动期的克罗恩病(C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各60例,健康对照者50例.使用Western blot对活动期IBD患者发病部位肠黏膜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以同期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2 mL,留取血浆,提取血细胞总RNA,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L-12B及其受体IL-12RB1的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IL-12p40的表达.结果 外周血Real-time PCR结果显示IL-12B mRNA在CD、UC患者中的表达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RB1的mRNA在CD、UC患者中表达也增高,但只有CD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IL-12B mRNA在CD、UC患者中的表达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RB1 mRNA的表达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及肠黏膜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IBD患者中Th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IL-12B与T-bet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81,P<0.01);肠黏膜IL-12B与T-bet和RORγ-t的mRNA表达均呈强正相关(r=0.807,P=0.000;r=0.831,P=0.000).血清ELISA结果显示IL-12p40在IBD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IL-12p40表达高于UC患者(P<0.05).肠黏膜Western blot结果示IL-12p40在CD、UC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只有CD患者IL-12p40蛋白的表达高于UC患者(P<0.05),其受体IL-12RB1、IL-12RB2蛋白在CD、UC中表达也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B mRNA和蛋白在活动期CD患者外周血及病变部位肠黏膜中表达均明显上调.IL-12B可能通过Th1和Th17途径在IBD患者尤其是CD患者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LR-4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标本,通过RT-PCR检测肠黏膜中TLR-4 mRNA的表达量,ELI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及ELISA检测血清中IL-8和IL-10的含量.并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UC及CD患者TLR-4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851±0.43及1.87±0.31 vs 0.24±0.1,P<0.05);IBD患者肠黏膜中NF-κB转录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IBD各组血清中IL-8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UC组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UC组患者TLR-4表达水平和IL-8呈正相关,和IL-10呈负相关.结论:TLR-4在IBD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诱导NF-κB活化,增加IL-8的转录和表达和抑制IL-10的表达参与了IBD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病人肠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从神经-免疫机制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方法 PI-IBS组病人20例,UC组病人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肠镜下取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肠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PI-IBS病人直肠IFN-γ、IL-2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χ2=14.012、13.931,P<0.01),而与UC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0、2.323,P>0.05).PI-IBS病人直肠黏膜P物质(SP)强度均值高于对照组(t=3.722,P<0.01),而与UC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3,P>0.05).直肠黏膜IFN-γ、IL-2阳性表达的PI-IBS病人SP强度均值高于对照组(t=2.301、2.252,P<0.05),与UC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4,1.676,P>0.05).结论 PI-IBS与IBD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杨文宏  孙惠芳  杨洁 《重庆医学》2021,50(5):800-805
目的 研究miR-125b和miR-3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7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62例(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5例(UC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及其肠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评估UC患者活动度,根据CD活动指数(CDAI)评估CD患者活动度;分别采用修正Baron评分系统、CD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评估UC、CD患者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C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下降(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CD患者CDAI、CDEI依次升高(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修正Baron评分依次升高(P<0.05);CD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CDAI、CDEIS均呈负相关(P<0.05);UC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改良Mayo评分和修正Bar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患者及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表达均下调,二者与CD患者及UC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评估IBD疾病活动度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杨文宏  孙惠芳  杨洁 《重庆医学》2021,50(5):800-805
目的 研究miR-125b和miR-3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7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62例(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5例(UC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及其肠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评估UC患者活动度,根据CD活动指数(CDAI)评估CD患者活动度;分别采用修正Baron评分系统、CD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评估UC、CD患者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C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下降(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CD患者CDAI、CDEI依次升高(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修正Baron评分依次升高(P<0.05);CD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CDAI、CDEIS均呈负相关(P<0.05);UC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改良Mayo评分和修正Bar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患者及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表达均下调,二者与CD患者及UC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评估IBD疾病活动度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9,(2):98-101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2结合蛋白(IL-22BP)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6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克罗恩病组(CD组)30例,溃疡性结肠炎组(UC组)35例。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三组肠黏膜IL-22BP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CD组及UC组活动期患者的IL-22BP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组及UC组活动期患者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肠黏膜IL-22BP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检测各项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活动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以及肠道黏膜组织中IGF-1的表达,探讨IGF-1与IBD活动度和病变部位之间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0月诊断为IBD的患者75例,其中克罗恩病(CD)30例,溃疡性结肠炎(UC)45例,收集同期行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且年龄、性别构成与IBD组相近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Harvey和Bradshow标准的疾病活动指数(简化CDAI)及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UCAI)对CD和UC患者的疾病程度进行分级.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以及肠道黏膜组织的IGF-1表达.结果 活动期UC和CD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149.37±101.81)、(112.23±45.94)ng/mL;缓解期分别为(159.4±91.63)、(142.89±121.61)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00±62.55)ng/mL(P值均0.05).UC组中,全结肠型和部分结肠型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157.56±96.60)、(140.47±101.68)ng/mL,两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中,结肠累及型和小肠型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分别为(97.48±29.35)、(145.90±113.14)ng/mL,两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D组患者的肠道黏膜IGF-1呈高表达,而对照组呈低表达.结论 血清IGF-1对判断IBD的活动度、病变部位的特异性不强.IBD患者的肠壁组织中可见IGF-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可能肠间质细胞局部分泌的IGF-1介导了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L-1受体拮抗剂(IL-1Ra)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1例活动期IBD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克罗恩病(CD)3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9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IL-1Ra水平,分析血清IL-1R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UC组、CD组、对照组血清IL-1Ra水平分别为(5.16±0.83)、(4.13±0.64)、(1.86±0.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UC组、CD组血清IL-1R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UC组、CD组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血清IL-1R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BD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UC、CD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涛  周禾  崔旻  姚萍  谭庆华 《重庆医学》2017,(35):4938-4942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与汉族UC患者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该院住院UC患者30例(维吾尔族15例,汉族15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检查者26例(维吾尔族13例,汉族13例)作为对照组,取受试者肠黏膜组织采用反转录PCR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2、IL-17A、IL-17F 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STAT3的检测.结果 与维吾尔族对照组相比,维吾尔族UC组患者IFN-γ、IL-22、IL-17A、IL-17F mRNA表达水平都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对照组相比,汉族UC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都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UC组与维吾尔族UC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STAT3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质中着色,汉族、维吾尔族UC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UC组与汉族U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和汉族UC患者肠黏膜IFN-γ、IL-22、IL-17A、IL-17F及STAT3表达明显增高,但上述因子在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U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机制。方法 61例AP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31)和轻型组(n=30),另选肠镜检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30),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肠黏膜ZO-1、Occludin的变化。结果对照组ZO-1和Occludin蛋白为棕黄色,染色较强,成点状聚集;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的染色变浅。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光密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与轻型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光密度水平降低(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轻型组下降(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内毒素和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内毒素和IL-18水平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IL-18水平与ZO-1蛋白和Occludi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79、-0.64、-0.71、-0.61,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肠黏膜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和IL-18可能协同或单独参与肠黏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大麻素受体1(CNR1)和大麻素受体2(CNR2)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U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35例UC(UC组)、20例已排除炎症性肠病的普通肠炎患者(疾病对照组)和15例肠黏膜病理正常者(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CNR1、CNR2、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黏膜中CNR1和CNR2的表达情况。结果 UC患者血清中CNR1、CNR2含量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UC活动期血清中CNR1、CNR2、IL-10表达量要低于缓解期,而CRP高于缓解期(P<0.01)。UC肠道黏膜CNR1、CNR2表达率明显高于普通肠炎黏膜以及正常肠黏膜(P<0.05),而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NR在UC中表达显著上调,表明CNR对UC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3月克罗恩病(CD)患者78例为CD组,7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UC组,另选取同期行肠镜检查的5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CD组、UC组血清、肠黏膜组织miR-155、PDCD4 mRNA表达水平;按简化CD活动指数(CDAI)将CD患者分为轻度CD活动组(24例)、中度CD活动组(28例)、重度CD活动组(26例),依据Mayo评分将UC患者分为轻度UC活动组(23例)、中度UC活动组(30例)、重度UC活动组(25例),比较不同活动度CD与UC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miR-155、PDCD4 mRNA表达水平;分析CD、UC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与PDCD4 mRNA的关系。结果:CD组、UC组患者血清、肠黏膜组织miR-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DCD4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CD/UC活动度增加,C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S100A12水平及肠道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诊断和鉴别的诊断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IBD患者72例(UC患者53例,CD患者19例),已排除IBD的其他胃肠疾病的患者24例和15例健康人血清中S100A12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人肠道标本的S100A12表达情况。结果血清中S100A12水平检测:CD组高于UC组,分别为(3 781.39±721.09)ng/L和(3 362.40±596.24)ng/L;S100A1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UC组高于CD组。S100A12水平在UC组和CD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100A12在IBD患者中表达阳性,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未见表达。结论 S100A12阳性有利于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S100A12水平及肠道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诊断和鉴别的诊断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IBD患者72例(UC患者53例,CD患者19例),已排除IBD的其他胃肠疾病的患者24例和15例健康人血清中S100A12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人肠道标本的S100A12表达情况.结果 血清中S100A12水平检测:CD组高于UC组,分别为(3 781.39±721.09)ng/L和(3 362.40±596.24)ng/L;S100A1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UC组高于CD组.S100A12水平在UC组和CD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100A12在IBD患者中表达阳性,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未见表达.结论 S100A12阳性有利于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缓解期病人肠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从神经-免疫机制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方法 PI-IBS组病人20例,UC组病人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肠镜下取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肠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PI-IBS病人直肠IFN-γ、IL-2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χ^2=14.012、13.931,P〈0 .01) ,而与UC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0、2.323,P〉0 .05)。PI-IBS病人直肠黏膜P物质(SP)强度均值高于对照组(t=3.722,P〈0 .01) ,而与UC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3,P〉0 .05)。直肠黏膜IFN-γ、IL-2阳性表达的PI-IBS病人SP强度均值高于对照组(t=2.301、2.252,P〈0 .05) ,与UC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4,1.676,P〉0 .05)。结论 PI-IBS与IBD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及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患者63例,其中33例活动期患者作为活动组,30例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组,另外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L-6、sICAM-1及Chemerin水平,并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IL-6、sICAM-1及Chemerin水平变化及其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炎症性肠病活动组、缓解组以及对照组IL-6、sICAM-1、Chemerin水平依次降低,任意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炎症性肠病缓解组、活动组卧立位血压差依次升高,握力试验血压差及卧立位心率差依次降低,任意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Valsalva指数经方差分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6、sICAM-1与卧立位血压差成正相关,sICAM-1与卧立位心率差成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脂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血清IL-6、sICAM-1、Chemerin的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病情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炎性肠病(IBD)中,白介素-15(IL-15)和其受体(IL-15R)在肠黏膜B细胞活化和分化阶段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IBD患者炎性结肠黏膜组织和对照组肠组织的IL-15和IL-15Rα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从对照组织分离的固有层单核细胞(LPM Cs)体外分析了重组体(r)IL-15对B细胞中IL-15Rα表达和免疫球蛋白G(IgG)产生的影响。结果:IBD患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IL-15和IL-15Rα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L-15Rα蛋白反应阳性的单核细胞比例也高于对照组。IL-15Rα蛋白大量定位在…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1):983-986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轻、中度UC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下表现、肠黏膜病理组织学表现以及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结肠镜下表现、肠黏膜组织病理分级、外周血ESR及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29/31),较对照组的74.2%(23/31)显著提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镜下表现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减轻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ESR和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UC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外周血ESR和血清CRP可作为反映UC炎症活动的指标,协助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