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妊娠晚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5例(A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25例(B组)以及同时期体检非妊娠健康妇女25例(C组)共同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结果 A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0.76±0.05)mg/L比(0.40±0.07)mg/L;(0.14±0.04)mg/L;(5.79±0.42)g/L比(4.18±0.46)g/L、(3.43±0.38)g/L],B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10.15±0.32)s比(12.42±0.56)s,(13.12±0.55)s;(26.42±3.12)s比(31.04±3.24)s,(34.68±3.48)s],B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与妊娠合并高血压妇女的凝血指标均较高,在妊娠前对孕妇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提高孕妇的安全,可以加入产妇分娩前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DC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妊娠晚期合并HDCP 30例作为A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0例纳入B组,30例体检非妊娠健康妇女纳入C组,对其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结果 A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C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和C组,C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以及凝血指标的检测能够有效反映孕产妇凝血以及纤维系统情况,有效提高HDCP诊断准确性,可以在产前孕检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凝血四项检测诊治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23例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观察组,同期23例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为对照组。均进行D-D和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患者TT、PT和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D和FI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D-D和凝血四项进行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孕妇凝血功能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哲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18-419,42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患者血浆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46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45例及PIHS患者125例的血浆凝血指标及D-D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正常晚孕组和PIHS各组血浆PT、APTT、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晚孕组比较,PIHS各组血浆PT、APTT、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病情加重差异有增高趋势;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的发病率随Fbg、D-D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PIHS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对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孕妇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诊断产科意外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131例不同孕期孕妇及47例正常非孕妇女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孕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组与早孕组比较,PT、APTT、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组与中孕组比较,PT、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与晚孕组比较,PT、APTT、Fbg、TI'、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随着孕期增高血液逐渐呈生理性高凝状态,妊高征孕妇存在明显病理性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向。产前进行凝血指标与D-二聚体的检测,可指导病情监测和治疗,对预防出血及避免DIC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系列和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按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期:早孕、中孕、晚孕,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集、分离和分析血液。比较不同孕期凝血系列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孕期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期组分别与早孕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孕期组分别与中孕期组、早孕期组及对照组比较,PT和APTT缩短明显,FBG和D-二聚体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女在妊娠期间进行凝血系列四项和D-二聚体的动态检测,有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及产后大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将10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妊高征组,98例健康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及血栓弹力图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妊高征组血小板(PLT)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反应时间(γ)、凝固时间(κ)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凝固角(α角)以及血栓最大幅度(ma)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γ与APTT、TT、PT,κ与FIB、APTT,α与PLT、FIB,ma与FIB均呈正相关。 结论血栓弹力图与部分血小板指标呈正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干预及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血凝与纤溶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妊高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对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45例、正常妊娠组5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0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g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妊娠组的门和APTT下降,而Fbg和DD升高(P〈0.05);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的PT和AP订进一步下降,Fbg和DD进一步升高(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产前测定凝血功能及DD指标,对妊高征的预防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另选取30例该院规律产检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D、凝血指标水平检测。比较两组D-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依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及诊断变迁》,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6例、轻度子痫前期(PE)组24例、重度PE组18例,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亚组间D-D、凝血指标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D、凝血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轻度PE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轻度PE组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PE组FIB、D-D水平均高于轻度PE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轻度PE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中D-2聚体(D-D)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并取同时期接收的正常孕妇100例设为对照1组,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未孕育龄女性50例设为对照2组;对比3组女性D-2聚体水平差异。结果:对照1组D-D(0.84±0.12)mg/L及研究组D-D(3.01±0.9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的D-D(0.21±0.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各妊娠阶段D-D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怀孕女性相比未孕女性其D-D水平将明显升高,且妊娠期高血压孕妇D-D水平将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可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临产期,采用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凝血四项指标,比较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含量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结果:D-二聚体从妊娠早期到临产期逐渐升高(P<0.05);Fbg水平在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明显大于妊娠早期(P<0.05),妊娠中期和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高于晚期(P<0.05);TT水平在整个妊娠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PT水平从早期到临产期进行性缩短(P<0.05);APTT水平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均明显低于早期(P>0.05),临产期明显低于晚期(P<0.05)。结论:观察妊娠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及时预防孕妇血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及子宫动脉血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调查检测120例正常妊娠、34例妊娠期高血压、52例轻度子前期、43例重度子前期孕妇外周血D-二聚体及双侧子宫动脉血流。结果  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高,孕10~14周及孕30~34周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在正常组(0.11±0.03、0.35± 0.79) mg/L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0.16±0.14、0.74±1.31) mg/L、轻度子前期组(0.35±0.28、2.13 ±2.27) mg/L、重度子前期组(0.56±0.42、2.98±2.96) mg/L (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孕10~14周,30~34周外周血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轻度子前期组及重度子前期组(P<0.01);轻度子前期组明显低于重度子前期组(P<0.01)。子宫动脉血流S/D比值正常组(2.13±0.41)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2.33±0.21)、轻度子前期组(2.35±0.28)、重度子前期组(2.53±0.48)(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明显低于轻度子前期组及重度子前期组(P<0.01)。轻度子前期组明显低于重度子前期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的D-二聚体含量与子宫动脉S/D值成正比(R=-0.67),轻度子前期组的D-二聚体含量及重度子前期组的D-二聚体含量与子宫动脉S/D值成反比(R=0.75、0.81)。结论  监测孕妇外周血D-二聚体指标及子宫动脉血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前期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价值。方法:选取152例产前住院孕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身体健康的100例非妊娠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PT、APTT分别为(10.91±1.82)s、(16.75±4.39)s,明显低于对照组PT(12.06±1.95)s、APTT(25.30±5.7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FIB、D-二聚体分别为(4.14±1.20)g/L、(3.14±0.82)g/L,明显高于对照组FIB(2.09±0.27)g/L、D-二聚体(0.88±0.3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TT产前检测结果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可帮助了解晚期正常产妇产前各项凝血指标,尤其可经预防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血栓性疾病,降低孕产妇分娩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创伤骨折患者受伤部位血管组织损伤,受炎症、水肿、凝血等的影响容易导致严重的血液淤滞,术后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创伤骨折患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对创伤骨折患者机体凝血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同时D-二聚体(D-D)水平可有效预测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变学参数和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6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nT)比正常孕妇明显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结论监测孕妇血流变学和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指标,有助于预测妊娠高血征疾病.对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娩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60例临产妇(分娩组)与8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TT、Fbg及D-D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娩组PT、APTT、TT、Fbg、D-D分别为(9.44±0.90)s、(29.86±6.20)s、(13.41±1.86)s、(3.28±0.87)g/L、(1.08±2.23)mg/L,对照组PT、APTT、TT、Fbg、D-D分别为(12.24±1.08)s、(30.18±3.19)s、(16.31±1.03)s、(2.55±0.53)g/L、(0.27±0.08)mg/L。与对照组比较分娩组PT和TT均明显缩短(P<0.01),D-D和Fbg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应建立孕妇分娩前凝血各项指标和D-D的正常值参考区间,并常规检测分娩前的凝血功能和D-D,对防止异常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卵巢肿瘤对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及常规监测重要意义。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妇科疾病患者118例,其中57例卵巢癌为癌症组,61例卵巢良性肿瘤为良性组。测定两组PT、APTT、Fib、TT等凝血指标及D-dimer水平并比较。结果癌症组Fib与D-dime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APIT、TT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Fib与D-dimer水平高于Ⅱ期患者(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监测可预防DIC,控制疾病发展,有临床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王停  刘小晓 《右江医学》2022,(11):833-83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D-二聚体(DD)、血小板体积数目(MPV)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枝江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DD、凝血功能指标(FIB、TT、APTT、PT)以及MPV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血清DD、MPV及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对ACI患者的病情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浆FIB、DD及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的ACI患者FIB、DD及MPV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MPV、FIB及DD截断值分别为7.79 fL、3.51 g/L及0.80μg/mL,MPV、FIB及DD对于ACI患者病情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83、0.968,以DD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DD、FIB及MPV在AC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三者对预测ACI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D-二聚体(D-D)及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PIH患者为PIH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非妊娠健康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L,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D、纤维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