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氧疗、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3次/d;对照组则采用0.5%喘乐宁溶液雾化吸入,3次/d.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儿哮喘症状变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50.0%、显效率4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和28.9%(P<0.001);ACT、FEV1、PET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率及心电图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地缓解哮喘症状,控制或中止哮喘发作,逆转哮喘的恶化,改善患儿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吸峰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PEF及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雅敏  李峤珂  胡建英 《四川医学》2011,32(10):1577-1578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对中重度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价利多卡因治疗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继续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100mg,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5ml。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15min、30min、60min、90min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吸入后30min、60min、90min的FEV1、PEF、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吸入利多卡因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能改善中重度急性发作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气雾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均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流量(PEF)]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喘憋、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缩短喘憋、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沙丁胺醇组,各40例.沙丁胺醇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硫酸沙丁胺醇片和地塞米松.联合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液、布地奈德雾化液经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和峰值呼气流速(PEF)]、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气促、胸闷、咳嗽、哮鸣音缓解的时间均明显短于沙丁胺醇组(P<0.05);联合组患者FEV1、FEV1/FVC、PEF占预计值明显高于沙丁胺醇组(P<0.05);联合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沙丁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及时缓解哮喘相关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正常控制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作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46例,与慢性咽炎病人(对照组)30例比较,并测定其肺功能。结果通过临床效果观察,及同时作雾化吸入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它们治疗前后的比值≥26.92%(正常≤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70%(正常≥70%)[1]。结论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尤其急性发作的病人其效果并不显著,建议慎用。  相似文献   

7.
杨岚   《中国医学工程》2013,(5):73-73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单用与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率以及PEF的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EF的昼夜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能够改善通气功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作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46例,与慢性咽炎病人(对照组)30例比较,并测定其肺功能.结果 通过临床效果观察,及同时作雾化吸入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它们治疗前后的比值≥26.92%(正常≤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70%(正常≥70%)[1].结论 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尤其急性发作的病人其效果并不显著,建议慎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和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将雾化液中的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剂量减半,同时加入细辛脑注射液。将两组治疗72h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动脉氧分压(PaO2)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6.7%、9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535,P=0.02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PaO2、FEV1及PEF指标改善更为明显(t=2.035~3.163,均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确切,与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具有协同作用,安全方便,可以较快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0.
氧气雾化吸入非诺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重度发作3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吸入非诺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 (BA)急性重度发作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72例急性重度发作的B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非诺特罗氧气雾化吸入 ,每日 2次。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肺功能指标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 )和用力呼气峰流量 (PEF)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治疗后FEV1和P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BA急性重度发作期配合氧气雾化吸入非诺特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PEF、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可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哮喘发作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及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FEV1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及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在其基础上联用孟鲁斯特钠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患儿的肺功能改善作用更为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单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的胸闷、气短、咳嗽、肺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均显著升高(P < 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强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2组患儿均予抗感染、静脉滴注氨茶碱、口服酮替芬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0.5 g.L-1沙丁胺醇悬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呼气峰流量(PEF)及用力肺活量(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FEF50%、PEF及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迅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治疗,2周后观察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呼气的峰值流速(PEF)、第1秒呼气容积(FEV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5(IL-5)、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VC、PEF、FEV1明显增加,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明显降低,CRP和IL-5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改善FVC、PEF、FEV1、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配合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在改善肺功能和症状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酮替芬+氨茶碱),给予观察组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咳嗽、喘憋、哮鸣音)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憋、哮鸣音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改善患儿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0.5mg/次与1.0mg/次2种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方案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n=45),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给予0.5 mg/次(低剂量组)与1.0 mg/次(高剂量组)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用药治疗4 h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最高呼气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2项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药治疗后4h,高剂量组患儿症状积分为(0.61±0.13)分、低剂量组为(0.94±0.17)分,高剂量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1);用药治疗后4 h,高剂量组患儿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值为(71.25±14.56)%、低剂量组为(62.40±10.81)%,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明显(P<0.01);同时2组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值均有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FEV1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低剂量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 mg/次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减轻患儿哮喘症状及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空气压缩雾化联合动画视频对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学龄前患儿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空气压缩雾化联合观看动画视频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变化、配合程度、平均住院花费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配合率为89.71%,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花费、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气压缩雾化基础上联合动画视频治疗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配合度,改善肺功能,减少住院花费、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患者肺功能恢复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例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单一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康复进程各指标(哮鸣音、喘息、气促消失时间),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FEV1、PEF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气促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对照组为7.69%(3/39),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缩短重症哮喘患者康复进程,改善其肺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7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PEF(最大呼气流量)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铵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