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彭广华,赵雪琴,孔令训我们利用巩膜瓣下经睫状沟缝线,对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7例(27只眼),年龄4-13岁,≤7岁者10例,...  相似文献   

2.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1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11例临床观察解放军第五医院眼科任西平,黄洁成我院自1993年7月开展后房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共11例(11眼),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76岁,平均54岁。6眼为囊内摘除术后无晶体...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后囊不存在时,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抑或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6例(86只眼),其中前房型人工晶体(新型弹性开放襻)植入56例,Ⅰ期植入29例,Ⅱ期植入27例;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大C型襻,两根缝线睫状沟固定)30例,Ⅰ期植入14例,Ⅱ期植入16例。结果术后随访1~42个月。矫正视力≥0.5者,前房型人工晶体组40例,占71.4%;缝线固定组27例,占90.0%。矫正视力≥1.0者,前房型人工晶体组22例,占39.3%;缝线固定组14例,占46.7%。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和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均不失为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但前房型人工晶体适用于年龄较大、眼前段(角膜、虹膜和前房角)条件较好,而眼后段(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差者;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则适用于年龄较小、眼前段条件较差而眼后段条件较好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的无晶体眼,计划性囊外摘除人工晶体中出现后囊大部分缺失以及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体的眼,采用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缝襻固定术。方法 1993年10月~1996年12间连续对64例病人做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缝襻术,从一根缝线两点固定,逐步发展到两根缝线四点固定,使得缝线技术逐渐简化。结果 术后晶体位置准确可靠,并发症不断减少。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襻术是人工晶体植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初步体会通州市人民医院眼科罗舒娅,黄辉我院自1992年1月至12月间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14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14只眼),男9例,女5例;年龄7~81岁,平均55岁;右眼7...  相似文献   

6.
高晓明  高新利 《眼科新进展》1997,17(1):35-35,34
借助日本濑皓博士(AkiraMomose,M.D)独创和改进无缝线非超声乳比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我们从1995年6月至1995年12月选择21例无晶体眼作为手术对象,行Ⅱ期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中均为单眼。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95岁。外伤性白[+l障stoJ,并发性白内障8@J。老年性白内障8例.21例中6眼为无晶体后囊膜眼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5眼为晶体后挥股完整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使用光学部为6引1。1。直径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或“三位一体”型弹性接前房型人工晶…  相似文献   

7.
对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的无晶体眼,因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晶体后囊严重破损及各种原因的晶体脱位、半脱位,则不能按常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我院自1993年7月开始开展该项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21眼,男13例14眼,女7例7眼.年龄19~76岁,平均56岁.12眼为囊内摘除术后无晶体眼,术前矫正视力均大于0.5,行二期缝线固定术;2眼为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取出原人工晶体后行二期缝线固定术,4眼为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裂孔过大改行一期缝线固定术;1例2眼为马凡氏综合征晶体半脱位,1眼为过熟白内障,术前按摩眼球过重致晶体半脱位,均行囊内摘除晶体并一期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前房型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4年以来,我院对现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大者,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下简称前房型)20眼,效果良好。并随机与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下简称后房型缝线固定)20眼对照。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在后囊破裂大者40眼中,分别植入前房型及后房型缝线固定各20眼。其中前房型组:男12眼,女8眼;后房型缝线固定组:男9眼,女11眼。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眼别上均随机,年龄43~81岁,平均62岁。人工晶体的选择:均为美国进口。前房型为新型S型弹性开放襻、一体式PMMA人工晶体;后房型为大C型襻一体式PMMA人工晶体。方法:手术由同一医生操作。常规…  相似文献   

9.
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燕霞  何守志  李星星  王志军 《眼科》1998,7(3):156-158
本文讨论了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视力预后。方法:51例52只眼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28只眼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其中8只眼为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24只眼为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 ̄4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34只眼(65.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9只眼(75%)。并发症为人工晶体倾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前房出血和前房  相似文献   

10.
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方法16例(16眼)3.5~8岁儿童行穿透巩膜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结果随访6~37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反应较轻,远期无不良反应,视力恢复良好。结论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102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102例(102眼)均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48眼伴虹膜粘连,12眼伴前房及晶体异物,4眼伴玻璃体腔磁性异物,2眼伴继发性青光眼,共66眼在处理相关病变同时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3眼晶体脱位和6眼后囊破裂范围大于一个象限患者行I期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植入术;8眼严重角巩膜裂伤和10眼明显玻璃体混浊,先处理相应病变,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晶体后羹股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方法。方法采用简化的外路法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36例(38眼),年龄5-74岁,随访6~20个月。术后视力为05以上者30眼(79%),1.0以上者22眼(57.9%)。并发症包括术后前局积血2眼(5.3%),暂时性眼压偏高6眼(15.8%)和偏低8眼(21.1%)。结论结果表明,采用简化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方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23例(23眼),13眼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无晶体眼,10眼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破裂或外伤性白内障后囊不完整,用巩膜缝线固定晶体襻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随访3-16个月(平均8.3个月),视力在4.7(0.5)以上者21眼,5.0(1.0)以上者13眼,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后房型人工晶体燕式缝线固定术解放军第五医院眼科(750004)任西平黄洁成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体眼和因外伤或手术造成晶体后囊破裂的眼,取得良好疗效〔1-4〕。远期观察人工晶体倾斜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已...  相似文献   

15.
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探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300052)韩琪张福昆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季建因各种原因造成晶体后囊不完整或缺如的无晶体眼,目前多采用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它具有眼内稳定性好,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无晶体后囊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对21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三襻后房型人工晶体,进行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入工晶体位置全部正常,无偏斜,随访2~20个月,无并发症,视力增进。结论三襻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具有术后晶体不易倾斜和偏位的优点,是治疗无晶体后囊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弥补因医源性或外伤等造成的无晶体后囊膜眼不能植入人工晶体之缺陷,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种新型手术。我们自1991年11月开始,选择8例单眼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本,经1月至半年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8例均为单眼白内障,其中外伤性白内障5眼,老年性白内障1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4岁,最大62岁,8眼中外  相似文献   

18.
作者等于1987年10月至1991年9月对223例人工晶体植入眼及无晶体眼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者施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或更换人工晶体。全部患者的晶体后囊膜已破裂并无足够的支撑力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其中109例施行了开袢式(open-loop)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14例施行了经巩膜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据一些学者报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开袢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尚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前房角的损伤,引起青光眼及进行性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等。而经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比经虹膜缝线固定法有其优点如下;(1)虹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后,瞳孔散大受影响,而经巩膜  相似文献   

19.
游逸安 《眼科》1999,8(3):144-147
目的:评估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FHIC)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以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的产7及并发症。方法:32例FHIC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其中17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另15例患者行单纯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矫正视力在0.5及以上的患者中,IOL组14只眼(88%),而无晶体眼12只眼(80%)。术 症为虹膜出血12只眼,瞳孔不能散大6只眼,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性分析25例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其中前房型4例,后房型21例。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从植入至取出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23.5和7.1个月。前房型取出的原因为UGH综合征3例和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后房型取出的原因有人工晶体脱位或半脱位12例,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4例,人工晶体视网膜脱离3例和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直接取出或合并三切口闭台式玻璃体切除,穿透性角膜移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段玻璃体切除和瞳孔膜切除。术后绝大多数眼的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