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络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糖络通对四氧嘧啶糖尿病(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180mg/kg皮下注射复制DPN大鼠模型,将血糖明显升高的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模型组,糖络通高、低剂量组,并设正常大鼠作对照组。 观察糖络通对并发DPN的大鼠血液流变性各参数的影响。结果:糖络通能很好地改善大鼠不同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及血浆黏度,对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RBC)聚集指数都有良性作用;且能加速RBC电泳速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结论: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糖络通防治DPN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试从络病理论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位在络脉,属于络病范畴。并着重从络病理论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阐释,提出通络法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1], 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居多,临床症状表现为周围神经受累.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与机体高血糖水平时的微血管病变、多元醇代谢紊乱、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和局部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上 ,对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现将中医防治该病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程10年以上的DM患者患病率为40%~80%,病变可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植物神经。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在临床中发现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DM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7月~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DM患者62例,均符合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男28例,女34例,年龄(50.6±8.8)岁,DM病程2~32年,神经病变病程1~20年。空腹血糖(8.8±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2.0)%。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神经病变症状,如肢体末端疼痛、麻…  相似文献   

7.
陆芝兰 《中外医疗》2013,32(10):121-121,123
目的探讨络病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4月—2012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严格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B1片、甲钴胺胶囊等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同时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比较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络病理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变涉及面广,病人痛苦大。是一种治疗见效慢,需要时间长的疑难病。近几年,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不代表单一疾患,而是有共同归宿和临床表现的多种疾患的异质组合。在治疗上,诸家中医按其病变部位、程度、四诊分别给予辨证治疗。有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的采用中成药治疗,有的用单方、验方治疗,疗效满意。综述如下。1中西医结合疗法杨达等[1]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组病人31例,用党参12 g,…  相似文献   

9.
10.
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不同.各家报道颇悬殊。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达70%以上[1].其中周围神经受系最多,占神经病变的54%[2],并且治疗较为困难。丹参注射液系微循环疏通剂,并且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我们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一、对象与方法1.观察对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3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因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阴虚、瘀血、痰浊等。主要采用中药制剂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注射液、针灸、中药外治以及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临床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疗效评价、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不足。今后,应更加积极规范地开展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痰瘀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始末,是其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从祛痰化瘀,益气养阴入手,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吕仁和教授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秀辰 《中级医刊》1997,32(12):42-43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比较棘手,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笔者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将益气通络,辛香通络,化淤通络之功效,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能收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从"久病人络"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DPN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对中医络病理论的学习,结合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痛机认识从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符合中医的"久病入络"的病理特性,神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和中医的络脉相似.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以归结于"络病"范畴.从"久病入络"的角度来探讨DPN的发病机理旨在完善和丰富DNP的中医病机理论,为DN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消渴痹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三大慢性合并症之一 ,目前发病率高达 60 %~ 90 % [1] ,在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者可达 10 0 %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 ,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采用西药控制糖尿病和中医益气活血通络方 ,消渴痹通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性病变 3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0例均系住院病人 ,其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35~ 72岁 ;病程 1~ 5年者 11例 ,5年以上者 19例 ,均属 2型糖尿病。2 病例选择标准除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或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专方分析目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 :综合专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 10 0首 ,分析用药比率 ,归类证型。结果 :5 0 %以上的处方仅有黄芪和当归 ;30 %以上的药物主要是活血化瘀药。所有药物中 ,补气药占 2 1% ;补血养肝药占 2 4 % ;养阴清热药占 17% ;活血化瘀药占 31%。结论 :目前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以补气补血为主 ,活血化瘀亦是重要一环 ,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可靠依据 ,对指导临床治疗 ,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当前脑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因素之一,严重的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笔者应用肌电图仪对30例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随机选用依据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的病人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9~75岁,平均56.4岁;病程1周~12年,平均2.4年;空腹血糖12~25.2mmol/L,其中12~20mmol/L27例,>20mmol/L3例;伴有高血压病者9例;伴有肾功能损害者3例。1.2 检查方法 应用丹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