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炎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临床极易与肝炎伴发的高胆红素血症相混淆.患者常以间歇性黄疸或隐性黄疸为主诉就诊,但并无先天性黄疸、肝炎、肝硬化及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证据,多数既往有肝炎病史.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出现时间的变化。方法 对在本院出生或转入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共 4 0例 ,足月正常新生儿 2 8例 ,在生后 1~ 3d内抽取静脉血 2ml进行胆红素水平测定 ,并对两组患儿出现黄疸时间进行监测。结果 血清胆红素水平在重度窒息组及轻度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对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 4h内出现黄疸例数轻、重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轻、重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①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将有下降。②新生儿窒息后黄疸较正常足月儿出现早 ,而窒息程度与胆红素水平及黄疸出现早晚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并高胆红素血症3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岩黄连治疗肝炎已有报道,但对伴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少见.我们用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31例,观察了该药对血清总胆红素(STB)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61例,均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STB均>171μmol.随机分为治疗组(岩黄连组)和对照组(门冬氨酸钾镁组).治疗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42.5岁.急性肝炎5例,重度慢性肝炎15例,慢性重型肝炎8例,肝炎肝硬化3例;乙型肝炎28例,戊型肝炎3例.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平均年龄40.2岁.急性肝炎6例,重度慢性肝炎13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肝炎肝硬化4例;乙型肝炎26例,戊型肝炎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血生化、病原学方面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差异,分析TCB与TSB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新生儿病房2016年6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新生儿黄疸89例,患儿入院后同时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对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及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且经皮胆红素值与间接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经皮胆红素浓度与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P=0.000);且经皮胆红素浓度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P=0.000);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P=0.000).结论: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呈高度相关性,可见使用经皮黄疸仪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可准确反映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和总胆红素浓度,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有利于对黄疸患儿实施动态监测,在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1 引言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很多 ,但有关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关系的报道尚不多。笔者对 5 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进行测定分析 :5 0例高血压病并脑溢血 (排除冠心病 )作为对照组 ;5 0例非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作为正常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 临床资料 :2 1 一般资料 :冠心病组 5 0例均为 2 0 0 0年 1月— 7月住院病人 ,均符合 1 979年WHO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2 6例、女2 4例 ,年龄 5 3— 90 (65± 7)岁 ,病程 4— 2 0年 ,均排除肝、胆、血液系统疾病 ;对照组 5 0例…  相似文献   

6.
常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79-2279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工作中常见 ,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病人 ,经一般的保肝退黄治疗难以达到预想效果。选择28例经一般保肝退黄治疗无效的患者 ,给以苯巴比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按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标准确诊 ,共28例 ,男26例 ,女2例 ,年龄18~60岁 ,平均32 3岁。其中慢乙肝 (轻、中度 )患者18例 ,肝炎肝硬化患者10例。慢乙肝患者肝功能轻度异常 ,肝硬化患者为代偿期无并发症者 ,其ALT波动在40~80IU/L之间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血清总胆红素最高85 5μ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尿胆红素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尿胆红素的检测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结论尿胆红素阳性肝细胞性黄疸如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阻塞性黄疸如肝内胆汁淤积和胆管占位性病变。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缺陷所致的黄疸。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黄疸仪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仁化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部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0例先后两次监测胆红素(依次编号1-40),一次为入院时(治疗前)采用JM-103型经皮黄疸仪监测胆红素,同时静脉采血测血清总胆红素。另一次为住院后(治疗3d后停蓝光4h)采用JM-103型经皮黄疸仪监测胆红素,同时静脉采血测血清总胆红素。结果经皮胆红素值均略低于血清胆红素值,但二者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经皮肤测定的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高度相关,可及时动态地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变化。对早期预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超声检查的117例黄疸患者结合肝功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科性黄疸85例(急性肝炎48例,慢性肝炎11例,肝硬化伴腹水12例,肝硬化伴肝癌6例,急性细菌性胆管炎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例),外科性黄疸32例,(胆总管结石13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8例,胰头炎症2例,壶腹癌3例)。结论腹部超声根据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能够快速做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各型黄疸患者δ胆红素检测及临床分型价值.方法用干化学法对临床多型黄疸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进行胆红素检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δ胆红素相比较,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组差异具高度显著性(P<0.001),溶血性黄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δ胆红素测定对各类型黄疸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8~ 1999年在住院病人中 ,用茵陈蒿汤加赤芍、白茅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病人 60例 ,并随机设立 60例为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 5月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治疗前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大于68 4μmol/L ,黄疸出现时间均小于 10d ,以排除自然消退的可能。治疗组 60例 ,其中男 3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 18岁2 2例 ,18~ 5 0岁 3 8例 ;总胆红素 68 4~ 169 3 μmol/L 5 6例 ,>171 0 μmo…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腺苷蛋氨酸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严重慢性肝病患者63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39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药物性肝病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入院时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95.1 mmol/L,经常规保肝治疗4周后,肝功能无明显改善,胆红素水平升高。在原治疗基础上,加大腺苷蛋氨酸剂量至2.0 g,2次/d静推。每周复查肝功能,以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63例患者中,3例乙肝和酒精混合因素的肝硬化在入组治疗不足2周时,因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而退出观察。60例患者治疗满4周,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保守治疗后胆红素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某些严重肝病所导致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常规保肝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尝试大剂量S-腺苷蛋氨酸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心脑卒中急性期血清胆红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辉  陈敏  魏晓冬 《江苏医药》2001,27(5):385-385
血清胆红素作为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 ,但对其抗氧化保护细胞作用的认识尚不足 10年。本实验测定了 151例老年心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清总胆红素 (T Bil)、直接胆红素 (D Bil)、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及胆碱酯酶 (Che)浓度 ,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51例均为 1996~ 1998年因急性心脑卒中住院患者 ,其中男 98例 ,女 53例 ,年龄 60~89岁。冠心病患者 57例 ;脑出血 53例 ,脑梗死 4 1例 ;以同期住院体检 ,结果正常者 78例作为对照组 ,四组在吸烟史、体重、年龄及男女构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间歇蓝光照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量,不同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蓝光照射时间(32.95±4.17)h、黄疸消退时间(3.94±0.57)d均短于对照组的(53.12±6.26)h、(7.63±0.93)d,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量(59.42±6.2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8.91±4.3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7 d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微生态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总结我院新生儿病房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两年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高胆患儿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比例的41.3%,男:女=1.4:1,发病日龄小于7天占58.5%,其中高间接胆红素患儿130例,占96.3%,高直接胆红素5例,占3.7%,分析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34.1%),感染因素(28.9%),母乳性黄疸(17%),原因不明(12.6%),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7%),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1.5%),新生儿肝炎(1.5%),先天胆道闭锁(O.7%)。同时发现引起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病因为围产因素(46.8%),引起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病因为母乳性黄疸(35.7%)。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种多样,及时准确分析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已被有效控制的今天,围产因素与母乳性黄疸已成为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一般生后 2周消退 ,由于各种高危因素可导致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更易引起胆红素脑病。现对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 15~ 2 8d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血清胆红素≥ 2 0 5 2 μmol/L即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1 2 一般资料 男 5 1例 ,女 2 3例 ;年龄 15~ 2 1d 3 5例 ,~2 8d 3 9例。黄疸出现时间 :出生后 2~ 10d。胆红素值 :2 0 5 3 1~ 3 42 10 μmol/L。 74例间接胆红素均增高 ,16例伴直接胆红素增高 ,其中直接胆红素 17 1~ 3 4 2 μmo…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胆 )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取高胆病人 2 3例在治疗前进行血清、脑脊液胆红素测定及血气、血浆蛋白检查 ,并计算B/A比值 ,追踪 12月龄时用CDCC智测评价DQ ;对照组 11例为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不伴有黄疸者。结果 ①高胆病人脑脊液胆红素平均 12 39± 6 0 9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31± 1 37μmol/L(P <0 0 1) ,临床诊断胆红素脑病 13例脑脊液胆红素浓度 13 97± 3 2 5 μmol/L。②脑脊液胆红素与血清浓度无相关性 (γ =0 2 79,P >0 0 5 ) ,而与B/A比值 (未结合胆红素 /白蛋白 )有显著相关性 (γ =0 6 ,P <0 0 5 ) ,与血液酸碱度程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0 6 ,P <0 0 5 )。③溶血性黄疸与非溶血性黄疸脑脊液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意义 (t=0 2 17,P>0 0 5 )。④临床有神经症状者脑脊液胆红素浓度 >8 4 μmol/L ,12月龄DQ异常率为 30 % ,而 <8 4 μmol/L者 12月龄DQ异常率为 0。结论 脑脊液胆红素与血液酸碱度和B/A比值直接相关 ,脑脊液胆红素可作为胆红素脑病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婴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多发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血清总胆红素在90-330μmol/L,转氨酶异常者3例(50-260 U/L),转肽酶异常者88例,巨细胞感染者2例,诊断为母乳性黄疸者105例.结论 婴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母乳性黄疸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54-57
目的分析研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3例患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儿科患儿,均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A组(血清胆红素221~256μmol/L,21例)、B组(血清胆红素257~342μmol/L,21例),C组(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1例),另外选取同时期无黄疸健康患儿22例纳入到此研究对照组内,均接受BAEP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对比血清胆红素指数,对照组低于A组,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高血清胆红素持续时间,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四组研讨对象败血症、溶血、胎膜早破、剖宫产、入院前光疗、母乳喂养,以及TSB峰值、黄疸持续时间状况,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酸中毒、B/A比值,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神经会因高胆红素血症受到一定损伤,血清胆红素指数和持续时间与神经损伤之间呈正性关系,临床可把BAEP方式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功能和听力障碍检查的首选方式,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耿惠杰  孝奇 《河北医药》2011,33(12):1865-1865
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常表现为重度黄疸,病情重,并发症多,伴有严重的肝内胆汁淤积,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我们应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