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绿茶多酚溶液及辐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成年雄性Wista大鼠,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5 mm处切除1.0 cm,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神经缺损分别用4种移植物桥接.A组:自体神经移植;B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C组:经辐照处理的异体神经移植;D组:绿茶多酚溶液保存的异体神经移植.术后6、12周通过大体、电生理学、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B、C组.[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绿茶多酚溶液保存的同种异体神经是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优于辐照预处理的异体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50、100、200 μg·L-1 G-Rb1玻璃化液(A、B、C、D组)中,-2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玻璃化保存后的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4、8、14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观察,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及靶肌肉运动终板观察.[结果]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4周后,A组神经脱髓鞘严重,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破坏,B、C、D组髓鞘轻微变性,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保持完整;细胞凋亡B、C、D组轻于A组,C、D组轻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16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运动终板数量、面积、着色,B’、C’、D’组与A’组间,C’、D’组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A’、B’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少、髓鞘较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 G-Rb1对玻璃化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神经修复SD大鼠1.5c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用甘油处理10只SD大鼠2.0cm长坐骨神经,制备成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备用。取SD乳鼠10只,分离坐骨神经,去神经外膜后,剪成小碎块,在DMEM中培养3周,扩增后的细胞鉴定、备用。3个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单纯随机分成4个神经移植组(A、B、C、D),每组10只。A组:用扩增的雪旺细胞加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桥接,即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组。B组:用元雪旺细胞但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桥接。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一般情况、小腿三头肌湿重、再生神经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完成对40只大鼠(每组10只)的实验评估。所有大鼠伤口瑚愈合,元死亡。A、B、C组大鼠足部元溃疡形成,D组7只足部有溃疡形成,所有组实验侧小腿三头肌较健侧萎缩,但以D组最明显。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监测A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C组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胫前肌中均能诱发出波幅明显的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B组、D组中则仅录到波幅很低的CMAP。A组和C组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段神经全长,远端肌肉轻度萎缩。B组部分通过移植段神经;D组不能通过移植段神经,6例形成神经瘤。结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可用来修复大鼠长段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对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切取供体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长,随机在G-Rb1溶液(0、50、200 mg·L-1)中4℃保存4周(A4、B4、C4组)和6周(A6、B6、C6组),Western-blot检测供体神经Bcl-2表达,Calcein-AM染色LSCM观察冷保存6周供体神经生物活性。用冷保存6周的供体神经(A6、B6、C6组)修复对应的受体(A、B、C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分期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第20周行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Western-blot检测Bcl-2表达,冷保存4周时,B4组高于A4、C4组(P0.05),冷保存6周时,B6、C6组高于A6组,且B6组高于C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cein-AM染色LSCM观察,B6、C6组荧光强度与A6组比较,B6组与C6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各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0周电生理检测、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B、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周透射电镜显示,A组再生有髓纤维少、髓鞘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B、C组有髓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G-Rb1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G-Rb1冷保存的坐骨神经能改善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供体神经雷公藤预处理对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雷公藤提取物)或MEM预处理的供体坐骨神经对异体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用新鲜异体坐骨神经移植(A组)或雷公藤多甙(B、C组)/MEM(D、E组)预处理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以雷公藤多甙治疗5周:A、C、E组5 mg/(kg·d),B、D组2.5 mg/(kg·d).术后2周观察移植物炎症反应情况,12周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神经再生,16周观察靶肌肉运动终板.[结果]术后早期炎症反应D组比其它组严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轴突直径、髓鞘厚度,C组优于A、B、E组(P<0.05),A、B、E组则优于D组(P<0.05);运动终板染色着色和数量,D组明显比其它组差.[结论]供体神经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可能降低了神经组织免疫原性,异体移植后能促进神经再生,减少移植后受体免疫抑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复合缓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采用药物微球技术制备NGF微球,与生物纤维蛋白胶混合形成NGF复合缓释制剂.取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80~300 g,制备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取健康雄性Wismr大鼠52只,体重250~300 g,制备大鼠左侧世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根据修复缺损材料不同,随机分成4组(n=13):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加NGF复合缓释制剂组(B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和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和纤维蛋白胶组(D组).右侧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埘照组.术后行大体观察;术后2周测鼍神经轴突生长距离;术后16周行电生理检测,计算术侧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术侧小腿三头肌收缩力恢复率及湿重恢复率,并行移植神经吻合中段HE和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 结果 所有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A组神经再生距离较其余3组长(P<0.05),B组优于C、D组(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A、B、C、D组术侧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分别为73.37%±7.82%、70.39%±8.45%、53.51%±6.31%、55.28%±5.37%;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侧小腿三头肌收缩力恢复率分别为85.33%±5.59%、69.79%±5.31%、64.46%±8.49%、63.35%±6.40%:A组与B、C、D组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侧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为62.54%±8.25%、53.73%±4.56%、46.37%±5.68%、45.78%±7.14%;A组与B、C、D组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图像分析示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均优于C、D组(P<0.05),B组轴突直径小于A组(P<0.05). 结论 复合缓释NGF的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能满意修复一定长度的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种有效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冻干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50只成年雌性DA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用5种移植物桥接大鼠1.5cm坐骨神经缺损。A组:冻干去细胞异体神经种植类许旺细胞移植组;B组:冻干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E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4、24周通过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肌肉湿重及组织学指标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24周A、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B、C、D组(P〈0.05或P〈0.01)。结论冻干化学去细胞神经是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雷公藤预处理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髓鞘损伤程度及急性期免疫排斥反应,探讨雷公藤早期免疫抑制作用及合适用药浓度. 方法取6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干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D、E组5组(n=12).取18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干约15 mm,置入含200、400、800 mg/L雷公藤多甙细胞保存液(各浓度组浸泡12条神经),4℃下浸泡24 h,作为A、B、C组神经修复供体,修复神经缺损;另取6只3月龄Wistar大鼠,切取12条新鲜坐骨神经桥接于D组神经缺损处;E组将切下的自体坐骨神经立即行原位缝合.术后不同时间对移植神经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移植物CD4 、CD8 T细胞入侵情况. 结果 术后1周,A、B、C组神经纤维形态及结构较完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D组轻;术后1、2、4周,A、B、C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相似,移植神经片段外形及结构清晰,与周围结缔组织粘连均较D组轻;术后48h及1、2、4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髓鞘损伤,各时间点坐骨神经MBP含量B组最接近E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周,A、B、C组CD4 ,CD8 分子的IA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公藤能有效降低异体神经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对髓鞘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三种去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差异.方法 取大鼠坐骨神经39条,分别用甘油(A组)、叠氮钠(B组)、三硝基甲苯(C组)萃取,每组13条.观察萃取神经结构.用A、B、C三组神经支架修复1.5 cm长的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另设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每组10只,术后12周比较五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萃取后A组90%细胞、B、C100%细胞消失,纤维性支架结构A组95%完整;而B、C组仅30%.修复后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A、B、C三组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相当(P>0.05),与D、E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油、叠氮钠、三硝基甲苯等萃取神经可较好地修复坐骨神经缺损,但甘油处理神经最为简单.  相似文献   

10.
超低温冷冻保存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索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取Wistar大鼠坐骨神经 ,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移植于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分成超低温冷冻同种神经移植组 (A)、新鲜同种神经移植组(B)、及自体神经移植组 (C)。 3组均在术后 3、8、12、16周行大体观察 ,检测形态学、电生理变化及血清IL 2、TNF水平。结果 A、C组的腓肠肌萎缩 ;足无明显畸形 ,趾无缺损、无溃疡。B组的腓肠肌萎缩 ;足部溃疡伴趾部分缺损。A、C组在术后 8周刺激神经移植段近端有动作电位出现 ,B组在术后 12周出现。A组动作电位的波幅较B组高。血清IL 2 ,C组与B组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与C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光镜下A组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少。电镜下见髓鞘厚薄基本相同 ,轴突密度高 ,雪旺细胞发育较完善 ,明显优于B组。结论 超低温冷冻保存能降低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 ,在不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 ,动物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