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晖辨治特禀体质营卫失和证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王晖主任中医师在临床辨治特禀体质上有独到的经验。他认为特禀体质人群患病在临床上多以营卫失和证出现。临床综合辨体辨证法,常用经验方三和汤^[1]来治疗特禀体质类的多种疾病,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文:陈永灿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用力尤勤,积累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3.
才迎春  张国江 《新中医》2020,52(16):212-213
<正>崔金海主任中医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唐山市名老中医,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近六十载,学术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和疑难杂症,特别是对中风病、脾胃病、颈腰椎疼痛、发热类疾病的诊治有着娴熟的经验。崔主任治疗急症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下法,在临床中屡起沉疴,救治诸多危重患者,现择其医案3则,介绍  相似文献   

4.
王会仍主任医师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与治疗辑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仍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及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善治呼吸系疾病 ,特别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独特经验。本文介绍王主任对支气管哮喘一病所作的中医论述及其临床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王会仍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及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善治呼吸系疾病,特别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独特经验。本文介绍王主任对支气管哮喘一病所作的中医论述及其临床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级名老中医唐江山主任中医师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建设项目专家,福建省名中医。从医50余年,长期在基层工作,一专多能,精通中医内、儿科各种疾病和疑难病症,擅长治疗脾胃病、消化道肿瘤。注重临证思维,精通脾胃学说,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善用经方,亦重时方。潜心于疑难急危的治疗研究,同时吸收应用古今医家经验,搜集擅用历代相传的民间中草药验方,提高升华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  相似文献   

7.
王洪京主任医师荣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设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洪京传承工作室"。他从事临床工作34余年,擅长脾胃疾病的治疗,临床善用调和肝脾类(如柴胡与白芍、白芍与甘草、白芍与防风、香附与白芍、白术与白芍、枳实与白芍等)和醒脾开胃类(如鸡内金与丹参、鸡内金与麦芽(或谷芽)、佩兰与石菖蒲、厚朴花与代代花、玫瑰花与代代花等)对药,分别用于治疗脾胃病的肝脾不调证和脾胃不和证,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刘铁军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二级教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铁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载,临床经验丰富,疗效确切,擅长治疗肝胆、脾胃系统疾病,且擅长应用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疾病,其治病具有辨证准确、用药价格低、疗效确切的特点。现将刘铁军教授应用柴胡疏肝汤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简  相似文献   

9.
《浙江中医杂志》2020,(2):140-140
董幼祺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董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40多年,善于运用经方验方治疗儿科各种疾病,强调辨是证用是方,随证应变,遣方用药精准,临床疗效甚佳。温胆汤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出自南北朝时期姚僧垣的《集验方》(已佚),后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转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柴胡桂枝汤在神志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柴胡桂枝汤的历史沿革、理法方药及神志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分析柴胡桂枝汤在神志病治疗中的遣方道理与可行之处,同时结合古今医家对本方的认识见解、临床运用实例以及药理研究加以佐证论述。结果:柴胡桂枝汤治疗部分神志类疾病不仅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而且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学依据。结论:柴胡桂枝汤对神志疾病的治疗是对其原方方证的延伸和发展,具有较为肯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邱健主任医师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基层中医特色重点脾胃病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37年,擅长治疗脾胃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精研医术,善用经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运用升降散论治外感热病有独到的见解,认为“郁热”之病机贯穿于外感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可单纯因感受淫邪致郁,也可因内生之“郁热”外合六淫之邪而发病,遵循“火郁而发之”,崇尚升降散治以透发郁热、升清降浊,和气机,调卫气营血,和三焦,临床遵循“辨病+辨证”原则,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随证治之,主要分为卫分热毒证、邪犯少阳证、肺热壅盛证、阳明热盛证、营血热盛证、湿热壅盛证六型随证加减,并注重因势利导,兼顾脾胃,调理饮食,顾护阴津,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会仍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其广用经方于各科,尤对肺系疾病有独到阐发,多起沉疴,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绍其对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治疗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以体现其临证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由柴胡、桂枝、黄芩、半夏、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治疗太阳和少阳的并证. 陈世昊系兰州市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陈老临证法尊仲景,在古方新用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尤善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各科疾病,精巧化裁,运用独到.笔者跟随陈老侍诊,有幸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结合陈老医案,将其相关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崔云教授对柴胡类方的病机及男科方证。方法: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通过分析小柴胡汤病机,血弱气尽,腠理开等病机要点,结合现代研究,阐明柴胡汤类方在男科杂病治疗中的重要性。结果:崔云教授基于柴胡汤类方病机与男科疾病的密切关联,应对男科疑难杂病时,从方证入手,辨治以上疾病时,施以柴胡类方,为男科杂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柴胡汤类方的应用范围。同时,崔云教授临证治疗男科杂病,或辨症(即审症)论治,或辨体质论治,或辨病论治,或辨证论治,灵活应用柴胡汤类方,拓展其应用范围。结论:崔云教授将柴胡汤类方病机应用于男科临床,并加以发挥,运用经方拓展的诊治模式,衷中参西,遣方用药特色明显,诊治模式于常法中另辟蹊径,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类方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衍生而成,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本文通过对小柴胡汤类方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举隅,以阐明其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运用小柴胡汤类方治疗肺系疾病时,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某种疾病,而应重视六经辨证,尤其要紧紧抓住柴胡类方方证。  相似文献   

16.
<正>陈宝义教授为津沽名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全国百名专家之一。在五十年的医疗实践中陈教授不断探索疑难病症的治疗规律和有效方药,认为中医的核心精髓是辨证论治,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强调"审证求因、据证立法、以法系药、据方用药",并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病症中抓住主证和核心病机,以纲带目,分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疗,在治疗疑难病症  相似文献   

17.
正张永康,山西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原明忠先生,2007年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从医三十载,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尤对心系疾病有独到见解。张永康老师擅长运用原明忠导师的经验方益气通脉汤、益气强心汤、益气复脉汤,临床常加减化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心脏疾病。三方均以生脉饮为底方,辨证加减而成。生脉饮源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  相似文献   

18.
汗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病症,患者往往查无病因而寻求中医中药治疗.汗证中自汗多阳虚,然自汗之证的补阳之法亦分温阳与潜阳之不同. 陈学忠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善用经方化裁治疗疑难杂症.现将陈教授灵活运用温潜法治疗自汗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9.
<正>严继林教授系云南中医药大学首批终身教授,云南省首届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师从吕重安、戴丽三、戴慧芬,为云南戴氏经方医学流派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严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理论研究近6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运用经方治疗临床疑难杂病见长。笔者将严师运用当归芍药散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陈天然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之一,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柴胡疏肝散是陈老习用经方之一,临床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证、肝脾不和及肝胃不和等证,现将治疗梅核气、呃逆、胃痛、胃痞等疾病用方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临床案例1.1 梅核气徐某,女,49岁,职员,2014年7月3日初诊。自诉:咽喉不舒畅,伴腹胀、便秘,心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