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晓骏  叶黎青  马红珍 《新中医》2014,46(11):76-78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合并消瘀泻浊饮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CKD 3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替米沙坦片、复方α酮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当归六黄汤合并消瘀泻浊饮加减治疗,每天1剂。2组疗程均为6月。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24h尿蛋白定量(24h Up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记录6月内进入CKD 4期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SCr、Upr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eGFR水平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BUN、SCr、Upr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3、6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3、6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稳定;治疗后3、6月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11例进入CKD 4期,占24.4%;对照组20例,占4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当归六黄汤合并消瘀泻浊饮加减治疗对CKD 3期患者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军军 《新中医》2020,52(4):63-6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苁蓉益肾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服用缬沙坦胶囊、复方α-酮酸片、辛伐他汀片、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观察组加予苁蓉益肾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治疗前后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并根据SC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评定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随访记录CKD3期转为CKD4期,CKD4期转为CKD5期,CKD5期进入透析期或SCr翻倍等疾病进展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UN、SCr、24 h Upr、eGF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UN、SCr、24 h Up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eGF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24 h U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生活质量测定量表:2组社会关系评分均呈升高趋势,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治疗情况3个因子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治疗情况3个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疾病累积进展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苁蓉益肾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减轻蛋白尿,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朱梦洁  包自阳  俞立强  葛丹枫  王林  郑姣 《新中医》2019,51(11):128-131
目的:观察加减复方积雪草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CKD) 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KD3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加减复方积雪草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证候积分、血肌酐(SCr)、尿蛋白/肌酐比值(Upr/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安全性等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37%,对照组为6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Cr、BUN、24 h Upr、Upr/Cr各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且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G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e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 GF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对症处理后指标好转,可继续参与研究。结论:加减复方积雪草汤可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CKD3期患者24 h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KD3期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泄浊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方法:选择CKD 3、4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益肾清利泄浊中药汤剂并随证加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定量(UTP)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UN、Scr、eGFR、UT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泄浊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中药制剂外敷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穴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泄浊通络方口服及中药穴位敷贴,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2.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UN、SCr、CC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好转,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肾泻浊方治疗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屏障、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低嘌呤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补充必需氨基酸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同时予药用炭片口服,治疗组予益肾泻浊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肝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电解质、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粪便分泌型IgA(sIg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积分和对照组腰膝酸软积分及2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腰膝酸软积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BUN、SCr、UA、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对照组U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2组eGFR均明显升高(P均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14/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泻浊方能显著改善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能通过调节"肠-肾轴"从而起到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雅萍  刘晨 《新中医》2023,55(20):76-80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KD) Ⅲ期肾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取90 例DKDⅢ期肾虚湿浊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 例。2 组均给予运动、饮食指 导及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片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汤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分、肾功能 指标及钙磷代谢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 77.78% (P<0.05)。2 组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 均较治 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UN、SC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R 高于对照组(P<0.05)。2 组全 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 组iPTH、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与对照组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联合西药治疗DKDⅢ期肾虚 湿浊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钙磷代谢水平,缓解其临床症状,且安 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诊治的60例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肾衰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化瘀通腑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医症状(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食少纳呆)积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BUN、SCr、β_2-MG、Cys 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eGFR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食少纳呆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脏病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肾衰宁。  相似文献   

9.
潘丹丹 《新中医》2020,52(12):76-78
目的:观察活血养阴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养阴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5%,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SCr、UAE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A、SCr、UAER、β_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养阴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通腑法对 1 ~ 2 期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1 ~ 2期CKD基础上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氧化应激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为43.33%(13/3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Scr、BUN、UA、24hUpr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eGFR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Scr、BUN、UA、24hUpro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2 组患者的血清 HO-1、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 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 HO-1、SOD 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 MDA 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1 ~ 2期CKD基础上AKI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
蓝健姿  张春燕  程晓东  陶庆  潘奇  施欣 《新中医》2014,46(10):83-8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浊方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证)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缬沙坦片、骨化三醇胶丸、钙尔奇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健脾化浊方加减内服。2组疗程均为3月。记录治疗前后脾肾气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血尿酸(UA)、血清钙(Ca)、血清磷(P)和骨钙素(BGP)。结果: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8%,对照组为6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5%,对照组为63.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Cr和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P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BGP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补肾健脾化浊方,对CKD 3、4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提高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并对肾性骨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童心  张静  龚财判  冉茂霞  沈宏春 《中成药》2024,(4):1177-1181
目的 考察益肾理血泄浊汤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理血泄浊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eGFR、BUN、Scr)、钙磷代谢指标(Ca、P、iPTH)、骨代谢指标(FGF23、TRACP、β-CTX)、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UN、Scr、P、iPTH、骨代谢指标降低(P<0.05),eGFR、Ca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肾理血泄浊汤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紊乱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调节钙磷代谢和骨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BUN、UA、TC、TG、LDL-C、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r、BUN、UA、TC、TG、HDL-C、LDL-C、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TC、TG、LDL-C、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UA、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能够明显改善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异常、脂代谢紊乱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新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糖保肾方。2组疗程均为60天,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尿纤维粘连蛋白(FN)、尿Ⅳ型胶原(Col-Ⅳ)、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r、BUN水平降低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而BU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尿FN、Col-Ⅳ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项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减少,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保肾方可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保护,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尿液中FN、Col-Ⅳ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研究益气清热降浊方合个案管理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清热降浊方治疗,2组在治疗期间均给予个案管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清MDA、SOD、GSH-Px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腰膝酸软、困倦乏力、水肿不消、胃呆腹胀中医证候积分、尿24 h UTP、血清Scr、BUN、MD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 益气清热降浊方联合个案管理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Ⅲ~Ⅳ期患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阳消癥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温阳消癥法(以真武汤加用活血消癥类中药为基础)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UA)]、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统计2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明显(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变化均不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更低(P均0.05),血清ALB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53.1%(17/3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5.6%(21/32),对照组分别为35.3%(12/34)和41.2%(14/3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阳消癥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升高血清ALB,缓解病情进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杨伟球  林海红  陈迪 《新中医》2014,46(5):76-78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法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CKD 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防治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化浊内服方和化浊灌肠方。2组疗程均为12月,若出现终点事件则提前终止。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7%,对照组6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BUN、SCr较治疗前上升(P0.05),eGFR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BUN、SCr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呈上升趋势,第6月、12月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3月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第6月、12月评分也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第3、6、12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12月内有22例(73.3%)患者进入终点事件,平均进入终点事件时间为(8.5±1.3)月;观察组有16例(53.3%)进入终点事件,平均进入终点事件时间为(9.7±1.4)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化浊法辅助治疗CKD 4期患者,能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对肾功能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舒心丸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循环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尿酸(UA)、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 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GGT、UA、中医证候积分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GGT、UA、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各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GGT、UA、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舒心丸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以更好的改善GGT、UA的水平,提高远期预后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肾病Ⅰ、Ⅱ、Ⅲ号方分阶段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予以肾病Ⅰ、Ⅱ、Ⅲ号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常规及水肿、乏力、腹胀、腰酸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疾病疗效及疾病缓解的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及感染、肝损害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 2组尿蛋白定量、ALB、TC、TG、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TC、TG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疾病缓解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感染和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肾病Ⅰ、Ⅱ、Ⅲ号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且可减少感染及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予益肾泄浊方和别嘌呤醇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尿酸(UA)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UA水平显著下降(P0.05),eGF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U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Scr及eGFR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Scr、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方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功能,其升高eGFR的作用并非依赖UA的降低;对于GFR下降的患者,单独应用别嘌呤醇虽能降低UA水平,但并不能使患者的肾功能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