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隐情感记忆实验研究:II.遗忘及其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概念加工水平上考察内隐情感记忆的特征及其遗忘规律,方法:用再认法检测外显记忆,用残字补剑地测量内隐记忆,83名被试分成七组分别在学习后即时,19’,63’1天,2天6天,31天进行再认和补笔测验。结果:(1)测验距离学习时间越短,积极事件启动植保持量越大,时间越长,积极事件启动值保持量减少,消极事件启动值相对恒定,不受时间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学习后即时-2天差异显著,6天,31天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自尊结构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自尊结构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136名中学生完成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结测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果:外显自尊和生活事件呈正相关,外显自尊、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外显自尊,生活事件,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内隐自尊和生活事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回归效应显著.结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个体自尊结构影响着消极生活事件和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观点出发探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模型。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以及Campel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Bradhurn编制的《情感量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问卷》等量表对11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主观幸福感结构也是双重的,存在外显幸福感和内隐幸福感两种成分;外显自尊预测外显幸福感,内隐自尊同时预测外显和内隐幸福感。结论: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为:外显自尊预测外显幸福感,内隐自尊同时预测外显和内隐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内隐情感记忆实验研究:Ⅰ:精神分裂症情感记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简称Sc)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之一。根据Tulving和Denny等的工作,情感障碍与内隐外显情感记忆之间可能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否确实存在又缺乏有力的依据。本实验以此为设计背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二次语义加工后,正常被试的外显、内隐记忆对积极型单字及消极单字的再认率和残字补全率无显著差异。Sc被试的外显记忆积极、消极之间无差异。内隐记忆则出现消极高,积极低的现象,两种记忆发生了实验性分离;(2)Sc被试再认的总体水平低于正常被试,残补率无差异;(3)Sc被试积极型单字的再认率与正常被试无差异,消极型偏低。相反积极型单字残补率低于正常被试,消极型与之无差异;(4)Sc被试的外显、内隐记忆的B"均较正常被试高,证明其判断标准掌握较之宽松,无意识影响大。本实验结果说明,Sc被试与正常被试记忆具有能力和情感上的差异。强化加工意义变量使Sc被试知觉型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出现特殊的情感选择性。Sc被试的外显记忆破坏,内隐记忆完好,进一步证明外显和内隐记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Sc被试的记忆普遍受无意识影响较正常被试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记忆保持阶段的手机阅读活动是否会对先前学习的词语的记忆产生影响。方法:采用2(阅读条件:手机阅读/纸质书阅读)×2(测验时间:前测/后测)被试内设计,被试首先需要学习并记忆24对陌生图片和新词汇的对应关系,然后对其中一半词汇进行再认测验。经过半小时的手机阅读或纸质书阅读后,再对另外一半词汇进行再认测验。被试前后两次来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分别接受手机阅读和纸质书阅读条件,顺序在被试间平衡。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手机阅读条件中,被试后测的再认绩效显著低于前测的再认绩效;而纸质书阅读条件中,被试前后测的结果没有差异。结论:在记忆保持阶段施以手机干扰会对个体记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我监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观点出发探讨自我监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Campel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Bradhum编制的《情感量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问卷》以及内隐联想测验(IAT)对11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①幸福感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幸福感和内隐幸福感两种成分;(2)自我监控水平对外显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内隐幸福感影响显著。结论:自我监控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关系。方法对40名大学生施测内隐联想测验,同时填答自尊量表和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结果①大学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②外控总分与大学生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在成功事件上内控总分与其内隐自尊呈显著正相关;③高、低外显自尊大学生在外控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内隐自尊组大学生在能力、努力因素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内隐自尊组。结论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2名青年男性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D21、SD45和SD69组,每组8名。采用补笔测验和组词测验对4组被试进行测试。结果:SD 后无论知觉启动还是语义启动,启动量降低,并随SD 时间延长而减少。同一组内,两种测验进行比较,除对照组外,其他SD 组两两比较,语义启动的启动量大于知觉启动(P<0.05)。知觉启动中,SD45同SD69 相比无显著差异(P=0.245),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语义启动中,SD21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D 后内隐记忆受损,并同SD 时间有关;SD 后语义启动和知觉启动出现分离,知觉启动更受SD 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大学生内隐利他倾向的存在性及其与外显利他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修订的Rushton编制的《利他精神自陈量表》及图片—词汇联结和词汇—词汇联结的内隐联想测验进行研究.结果 ①内隐图片—词汇联结实验的相容反应时与不相容反应时差异显著(t=-12.55),内隐词汇一词汇联结实验的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t=-10.04);②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行为无相关,不同实验材料的内隐实验IAT效应值存在显著相关(r=0.43,P<0.01);③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利他行为内隐倾向存在且稳定;利他行为的内隐倾向与外显行为相分高,并且男女生的利他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心理的连续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不同年龄个体的元记忆判断的差异,以及元记忆判断与记忆信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测验程序对68名老年人和33名年轻人进行了学习判断(JOL)测试以及词语回忆测试。同时,对这些被试进行了记忆能力信念问卷调查。结果:①年轻组和60岁组的即时JOL值和延迟JOL值没有显著差异.而65岁组、70岁组和75岁组的即时JOL值均显著高于延迟JOL值。②即时JOL值与特定情境记忆信念、控制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延迟JOL则与实际词语回忆成绩、一般记忆能力信念和特定情境记忆信念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元记忆判断存在年龄差异,个体的自身的记忆信念与元记忆判断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大学生对正性、负性和中性词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上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真假词判断任务和学习-再认范式考察被试对不同情绪词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结果:在内隐记忆中,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6.360,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对积极词的反应时(573.0±57.9ms)和消极词的反应时(650.3±109.12ms)显著短于对中性词的反应时(671.8±101.0ms),但积极词与消极词的反应时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外显记忆中,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存在显著差异(F=7.353,15.000,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被试对积极词记忆的正确率(67.0%±17.9%)明显高于消极词(46.3%±15.9%)和中性词(50.3%±20.4%),但中性词与消极词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积极词(688.2±129.3 ms)和消极词的反应时(814.5±140.3ms)均低于中性词的反应时(951.8±182.0ms),且积极词的反应时明显低于消极词的反应时。结论:刺激本身所具有的情绪信息会影响个体的记忆,个体对不同情绪词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的心境一致性记忆及与以情绪症状为主的抑郁症患者比较。方法:躯体化症状组、情绪症状组和正常组各30名被试。实验材料96个效价词。实验程序包括学习阶段、干扰实验、再认测验。结果:①躯体化症状组在健康词上,正常组在正性词上有意识提取成绩显著高于其他效价词。②躯体化症状组在健康词上,情绪症状组在负性词上无意识提取平均成绩高于其他效价词。③正常组总体外显记忆成绩显著高于躯体化症状组和情绪症状组。结论:①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组在外显记忆上表现了对健康词的记忆效应;②躯体化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组在内隐记忆上也可能存在对健康词的记忆效应;③抑郁个体存在外显记忆缺损而不存在内隐记忆缺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测量高一重点生、非重点生和贫困资助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水平。结果表明,三类学生内隐自尊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资助生t=-12.855,P〈0.01;重点生t=-7.911,P〈0.01;非重点生t=-7.622,P〈0.01),但三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95,P〉0.05);三类学生的外显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90,P〈0.01),且两两比较发现,重点生的外显自尊水平低于其他两类学生;三类学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关于抑郁症人群的外显刻板印象与内隐刻板印象的特征及其关系。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各40人,所有被试均接受关于抑郁症人群的外显抑郁刻板印象与内隐抑郁刻板印象的测验。结果:①对于依从性好的抑郁症患者,积极外显的刻板印象强度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F=6.77,P<0.01);消极的外显刻板印象显著低于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F=10.08,P<0.01);②依从性好的抑郁症患者内隐刻板印象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的内隐刻板印象(F=11.73,P<0.01);③相关分析表明,依从性好的患者内隐刻板印象与其积极的外显刻板印象存在统计学差异(r=0.38,P=0.02);依从性差的患者内隐刻板印象与其积极的外显刻板印象存在统计学差异( r=0.57,P=0.00)。结论:依从性好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积极的外显抑郁刻板印象与积极的内隐抑郁刻板印象,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消极的外显抑郁刻板印象及消极内隐抑郁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外显和内隐加工模式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问卷调查和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方法来测量180名大学生。结果:外显和内隐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出现了实验分离现象。在外显测试中被试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理类专业时无显著差异。但三个不同的内隐测量组被试却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史类专业时能力相当,学习理工类专业则男性明显优于女性。结论:外显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趋向于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相结合,是一种"自下而上"、"三思而答"的加工模式。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倾向于一种自动化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死亡凸显背景下,不同时间观诱发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为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缓解疫情下的死亡恐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对某高校本科在读学生进行死亡凸显、时间观诱发(循环组、线性组、对照组),并通过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单类内隐联系测验测量外显和内隐死亡态度.结果:虽然在外显死亡恐惧维度并无明显差异,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查学习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功能及各亚型记忆缺陷的特点。方法:对97名学习障碍儿童(语文障碍31人、数学障碍21人、混合型障碍45人)和63名正常学习儿童作个别记忆测查,测试内容包括自由回忆(频度联想回忆、语义归类回忆和图画回忆)、再认(汉词听觉辨认和图画视觉再认)和联想学习(词对学习和符号-图画学习)。结果:混合型障碍儿童各项记忆分数(除符号-图画学习外)均低于对照组,语文障碍组的多数记忆成绩(除词听觉辨认和符号-图画学习外)也低于对照组,数学障碍组仅语义归类回忆和图画视觉再认的分数低于对照组;三型学习障碍的比较,仅发现混合障碍组频度联想回忆正确数低于数学障碍组;反映记忆策略和反应标准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不明显,仅语文障碍组的词对学习的报告准确率低于对照组;各项记忆分数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在0.20~0.42之间。结论:各型学习障碍儿童的长时记忆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他们的记忆策略和反应标准与正常学习儿童相似。  相似文献   

18.
探讨认知风格、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Deese—Roedige-McDermott(DRM)范式进行3(项目类型)×2(认知风格)×2(呈现方式)的混合实验设计。项目类型对错误记忆有影响(P〈0.05),表现为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关联性越高,发生错误记忆率越高;呈现方式对学过词的击中率、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所有项目分组呈现时再认率明显高于随机呈现条件;但是在不同的呈现方式下对无关词的错误再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词表的呈现时间为2000ms时,场依存与场独立被试再认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语义上的关联性是造成项目之间混淆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探讨认知风格、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Deese-Roediger-McDermot(tDRM)范式进行3(项目类型)×2(认知风格)×2(呈现方式)的混合实验设计。项目类型对错误记忆有影响(P<0.05),表现为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关联性越高,发生错误记忆率越高;呈现方式对学过词的击中率、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所有项目分组呈现时再认率明显高于随机呈现条件;但是在不同的呈现方式下对无关词的错误再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词表的呈现时间为2000ms时,场依存与场独立被试再认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语义上的关联性是造成项目之间混淆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右脑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LD)儿童的右脑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正常儿童和言语型学习障碍(VLD)、NLD儿童各20名,进行速示下记忆实验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VRT)测试。结果:在速示实验中,NLD儿童对规则图形和实物图形的再认成绩明显不如正常组:在VRT测试中,NLD儿童的正确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遗漏和变形错误分明显多于正常组。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NLD儿童右脑功能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