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ELISA)检测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及健康体检者PBMCs端粒酶活性。结果52例肝癌病人中44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阳性率为84.62%,端粒酶活性为(0.82±0.69)。端粒酶活性在肝硬化组为(0.19±0.12),肝炎组为(0.17±0.09),健康体检组为(0.12±0.06),均显著低于HCC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AFP(34/52,65.38%,P<0.01)。结论端粒酶表达在HCC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HCC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是一种灵敏、微创的早期诊断肝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肝癌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TRAP-PCR定性技术对细针穿刺吸取原发性肝癌28例,肝转移癌6例,慢性肝病8例和正常肝组织标本4例,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细胞癌28例中端粒酶表达阳性26例,阳性率92.8%;6例转移肝性癌中4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66.7%;8例慢性肝病组织中有5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62.5%;正常肝组织端粒酶检测均为阴性。肝癌组织端粒酶检测阳性率与α-AFP水平无关。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阳性检出率,与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检出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肝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正常肝细胞中不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可能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肝癌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一种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敏感的方法。与细胞涂片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肝癌的早期确诊率,并且可应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肝癌治疗疗效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25-(OH2)D3对转染反义端粒酶RNA的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反义端粒酶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R导入维生素D3受体(VDR)阳性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培养。细胞克隆转移扩大培养,添加1,25-(OH)2D3分别作用于各实验组细胞后,采用四唑蓝比色实验(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686和1.685,说明反义端粒酶RNA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10 nmol/L浓度的1,25-(OH2)D3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较之于单独的1,25-(OH2)D3或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转染反义端粒酶RNA,降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后,1,25-(OH2)D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得到增强。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4%、12.2%、8.8%、23.6%。经统计学处理,上述实验结果证实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在转染反义端粒酶RNA、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基础上,1,25-(OH2)D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腹水微量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以PCR技术为基础的TRAP方法检测卵巢癌腹水细胞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3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癌腹水细胞标本,采用细胞学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发现,20例细胞学阳性腹水标本中,端粒酶阳性19例;7例细胞学阴性腹水标本中,端粒酶阳性3例;3例细胞学可疑腹水标本,其端粒酶活性检测均为阳性。细胞学诊断和端粒酶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67%(20/30)和83.33%(25/30)。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在卵巢癌腹腔转移、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和疗后微小残存检测方面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肝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肝癌分为4种病理类型:块状型、结节型、小癌型和弥散型。端粒酶活性用端粒酶PCR-ELASA法检测。结果 89.4%(42/47)的肝癌标本可测到端粒酶活性,尽管不同类型肝癌的端粒酶阳性率不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大多数肝癌标本呈端粒酶阳性,但端粒酶阳性率与肝癌病理类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马弘达 《中国现代医生》2012,(28):135-136,138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瘦素浓度、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中的瘦素浓度和端粒酶活性,以28例良性胸腔积液作对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瘦素浓度较良性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的敏感性82.76%,特异性92.86%,准确率87.72%;端粒酶的敏感性89.66%,特异性82.14%,准确率85.96%。结论瘦素与端粒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瘦素与端粒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玮  陈平 《四川医学》2002,23(8):838-839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原发性肝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TRAP-银染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端粒酶活性并以3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27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0%,而癌旁组织10%表达阳性,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学差异(P<0.001),结论:端粒酶活性见于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可能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谢敏  张明  张峰  丁义涛 《现代医学》2002,30(5):297-299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肝炎后肝硬化向肝细胞性肝癌转化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 2 7例肝炎后肝硬化 (A组 )、9例肝细胞性肝癌 [癌组织 (B组 )、癌旁肝硬化组织 (C组 )和非癌旁肝硬化组织 (D组 ) ]、5例肝良性肿瘤 (E组 )和 12例正常人 (F组 )的肝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再用半定量法对其活性强度进行评价。结果 B组端粒酶活性高于A组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A、B、C、和D组的端粒酶活性均高于E组和F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B组和C组间、A组和D组间端粒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肝炎后肝硬化向肝细胞性肝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 ,并在肝细胞性肝癌形成后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端粒酶活性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及对其预后的判断。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毛刷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 ,应用端粒酶重复放大程序 (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部炎症患者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患侧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定性检测阳性53例 (88.3 % ) ,对侧端粒酶检测阳性5例 (20 % ) ;肺炎症组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2例(10.0% ) ,分别与肺癌患侧及对侧比较差异显著 (χ2=33.2,P<0.05)。定量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端粒酶活性平均A值0.1098 ,明显高于肺炎症组平均A值0.018(U=4.95 ,P<0.05)。Ⅰ~Ⅲa期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水平为0.132 ,低于Ⅲb~Ⅳ期活性水平0.173(U=1.899,P<0.05)。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端粒酶活性水平随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增加而增加 ,可为患者预后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血液中端粒酶活性及肠癌相关抗原(CCA)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中的意义.②方法 釆用高灵敏度的PCR-TRAP-ELISA方法检测78例大肠癌患者、43例正常人的端粒酶活性,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肠癌相关抗原CCA.③结果 大肠癌组外周血端粒酶及血清CCA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单项检测端粒酶、CCA的敏感性分别为91.03%、62.82%,特异性分别为86.05%、88.37%,而联合检测两者的敏感高于肠癌相关抗原CCA,但CCA的检测方法比较简单、价格合理.端粒酶+CCA敏感度可达96.15%,特异性是48.84%.④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中的检出率与端粒酶活性两者之间无相关性,但两者之间有互补性,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用PCR EIA法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kim法处理细胞和组织标本及扩增端粒酶产物 ,引物TS用生物素标记 ,CX用地高辛标记 ,PCR产物与包被有链亲和素的酶标板结合 ,并与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反应 ,用TMB显色。结果 :PCR EIA法与TRAP 银染色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批内变异系数CV为 4 .138% ,在 30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 90 % ,2 8例癌旁组织中为 7.1%。结论 :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重复性 ,无同位素污染 ,较银染色法更为简便、快速 ,检测成本低 ,无需特殊仪器 ,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PCR—EI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PCR-EIA法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kim法处理细胞和组织标本及扩增端粒酶产物,引物TS用生物素标记,CX用地高辛标记,PCR产物与包被有链亲和素的酶标板结合,并与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反应,用TMB显色。结果:PCR-EIA法与TRAP-银染色法有很好的相关性,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38%,在30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90%,28例癌旁组织中为7.1%。结论: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重复性,无同位素污染,较银染色法更为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无需特殊仪器,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胰管刷检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管刷检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胰腺疾病患者采用ERCP下胰管细胞刷获取标本,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中21例采用PCR-TRAP-ELISA法测端粒酶活性,并与常规细胞学及血清CEA、CA19-9检查作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以端粒酶活性D>0.2为阳性界限值,胰腺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7.8%,慢性胰腺炎无1例端粒酶阳性,胰管刷检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和细胞学诊断总符合率为77.8%,端粒酶活性与胰腺癌部位未见明显相关.结论:胰管刷检标本细胞学检查的同时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是提高胰腺癌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为早期诊断和开展涎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用PCR TRAP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色法分析PCR产物 ,对人体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 M和 2 0例涎腺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并与自身正常涎腺组织相对照。结果 :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 M的端粒酶活性为阳性 ,相对端粒酶活性为 82 % ,涎腺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最高 (14/ 15 ) ,瘤旁组织次之 (4/ 2 0 ) ,正常对照及良性肿瘤组织最低 (2 / 2 5 )。其相对端粒酶活性 ,涎腺鳞癌端粒酶活性值最高 (87% ) ,涎腺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自身正常对照和瘤旁组织以及良性肿瘤 (P <0 .0 1) ,而瘤旁组织也高于相邻的正常组织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诊断的分子指标 ,也可作为阻断恶性转化形成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5.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肺癌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端粒酶能否作为肺癌诊断的一具肿瘤标志物。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34例人肺癌手术标本(包括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标本各34份,28个相应淋巴结)的端粒酶活性。另有肺囊肿、肺炎性假瘤各3例作为对照。结果 88.3%(30/34)的肺癌癌组织端粒酶阳性,正常组织全部阴性。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人肿瘤标志物,改良的银染TRAP法成本低,污染少,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癌、癌旁组织、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联系,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端粒酶mRNA的表达。结果:在30例食管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3.3%)和正常粘膜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P<0.001).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及表达强度对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一种新的肿瘤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法)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35例大肠癌标本及正常黏膜端粒酶活性.结果:35例大肠癌标本中,29例为端粒酶阳性,阳性率为82.86%;而相邻正常黏膜中全部为阴性.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经统计学分析,端粒酶活性与大肠肿瘤Dukes'分期有关.结论:端粒酶表达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对大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有应用价值,并且有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中国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将其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的TRAP(telom ere repeatam plification protocol)方法检测了42 例胃癌组织、42 例相应癌旁组织及1 例胃溃疡伴肠上皮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42 例胃癌组织中,37 例显示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81% ;而在42 例相应癌旁组织中,仅有2 例显示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1 例胃溃疡伴肠上皮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端粒酶检测有可能成为胃癌辅助性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elomerase PCR ELISA法对41例膀胱部组织和23例非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41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34例,阳性率82.9%,23例非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端粒酶阳性1例,阳性率4.3%。两组端粒酶活性比较,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密切相关,端粒酶活化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端粒酶可作为早期发现膀胱癌、术后随诊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TelomerasePCRELISA法对 41例膀胱癌组织和2 3例非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41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 34例 ,阳性率 82 9% ,2 3例非癌患者膀胱组织中端粒酶阳性 1例 ,阳性率 4 3%。两组端粒酶活性比较 ,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密切相关 ,端粒酶活化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端粒酶可作为早期发现膀胱癌、术后随诊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