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2006年5月-2010年9月286例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扁桃体剥离术,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04例,年龄6-55岁,扁桃体切除后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146例,棉球压迫止血45例,电凝止血95例.结果 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术后24小时无一例出血,棉球压迫止血术后24小时出血6例,电凝止血术后24小时出血2例.结论 以全层间断缝合法封闭扁桃体窝对预防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效果较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对防止术腔感染、保持扁桃体窝的形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低温等离子刀行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2月188例患儿应用低温等离子刀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年龄19个月~12岁,平均(5.3±3.1)岁,其中单纯行扁桃体切除60例,同时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69例,单纯行腺样体切除59例。结果 4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中3例为术后7~10 d,1例为术后24 h内,均为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无腺样体切除术后出血病例。结论患儿自身因素及术者的操作水平是导致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术前及术后宣教及护理、术中充分止血及较高的手术技巧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180例接受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A法)、35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切除术(B法)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实施A法组约5~50mL,平均10mL; B法组约5~200mL,平均为50mL。1例B法组的患者出现术后扁桃体窝出血,两组均没有出现术后扁桃体窝感染或咽旁间隙感染患者。结论 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较少,可使手术更易完成。术后出血机会减少,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和扁桃体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 ,此类手术在英国绝大多数是为住院手术 ,相反 ,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则常在门诊进行。该文回顾性分析门诊扁桃体切除术后早期反应性出血、发热和呕吐的发生率 ,并讨论其对门诊手术的含义。总共52 1例患儿参与本研究 ,其中男 2 59例 ,女 2 6 2例。 392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 (2 4 2例伴腺样体切除术 ) ;12 9例仅接受腺样体切除术。年龄 13个月~ 16岁 (平均 7.3岁 )。手术均在全麻下以常规方法进行 ,术后观察体温、脉搏、呕吐、所用的止痛剂和出血情况。出血又分为轻微 (不需处理 )和严重…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系指术后5~10天之间的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只需使病人保持安静并注意观察有无进一步出血迹象而不需采取更多措施,只有少数病人偶尔要行手术止血。此种出血通常认为是基于手术部位的感染所致。作者对因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继发性出血的24名病人进行了观察,其中10名儿童,14名成人;1人为腺样体出血,其余均为扁桃体窝出血。出血大多发生于术后5~7天,1例发生于术后36小时,1例发生于第10天。入院时测量了体温、脉搏和血压,并作了血细胞、血沉检查和咽拭子细菌培养。就诊前已用过抗生素和曾有上呼吸道感染者未纳入观察。细菌培养结果只有2例化脓性链球菌(A 族),1例溶血性链球菌(G 族)  相似文献   

6.
Canter等(1985)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证实了小儿扁桃体切除术24小时后即可回家是安全的(参阅本刊1985,5:290,文摘号430)。氏等指出术后反应应性出血常发生在12小时内,24小时后再无需要到手术室止血的严重出血。年幼儿童离开母亲住院几天易造成行为乖戾,故术后24小时即可回家。牛津Radcliffe医院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24小时出院有17年之实践,本文目的在于肯定这是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10年6月行扁桃体切除术615例,21例术后并发出血。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4~56岁,平均30岁。20例患者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1例局麻下切除一侧扁桃体后并发出血,因患者不配合,且当时我院未开展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由同一术者完成49例年龄4~12岁儿童的扁桃体切除术,其中在奇数月份出生的儿童左侧扁桃体窝透热止血,偶数月份出生的儿童右侧扁桃体窝透热止血。所有透热均用双极钳实施。未透热侧结扎止血。术后第一天开始连续三天上午9时和下午5时询问患儿哪侧疼痛较重,要求回答左或右侧。调查者不知何侧透热止血。结果表明术后第一天透热侧疼痛较重(27)多于结扎侧(22),但差异无意义。在调查过程中儿童的反应高度一致,30名儿童在6次询问中回答的疼痛较重侧均相同,11名有1次侧别改变,8名侧别改变多于1次。49例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在133例扁桃体切除术后应用微波治疗仪止血,男68例,女65例,4~40岁,病程1~20年,局麻108例,全麻25例.以1998年7月至2002年10月148例扁桃体切除术后用常规方法止血为对照组,男77例,女71例,3~45岁,病程6个月~32年,局麻111例,全麻37例.两组术前均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凝常规,均无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常规手术组于切除扁桃体后,用纱球压迫扁桃体窝10~15min,观察有无出血点,如有出血点缝扎扁桃体窝.微波组切除扁桃体后,用纱球压迫5min,观察有出血点后,用微波探头,于出血点处凝固2~4s,见局部发白,无出血后停止,再观察10min无再出血手术结束.术后2组患者均应用抗生素3~5d.术中单侧出血量微波组为23±11ml,常规组为25±10ml;术中单侧止血时间微波组为3±2min,常规组为10±6min(P<0.05);术后再出血率微波组为0.75%,常规组为3.5%(P<0.05),术后白膜形成时间2组均为1~3d.  相似文献   

10.
纵隔气肿为扁桃体切除术的罕见并发症。本文报告一例,32岁男性,于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剥离术,左侧扁桃体窝缝扎止血较深。苏醒后病人极为不安、连续咳嗽数分钟。2小时后左颈及面部肿胀,有捻发音,左颈压痛。X线照相见左颈深部有气体,无纵隔气肿。6小时后证实左纵隔气肿,但无呼吸困难。3天后症状逐渐恢复,1周后痊愈出院。纵隔气肿若因咳嗽致肺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外科技术和药物对扁桃体术后疼痛和出血的发生率并无太大影响。纤维蛋白胶在一些情况下具有明确的止血效果 ,亦有研究提出它还具有止痛作用。本文采用随机双盲法前瞻性地观察了纤维蛋白胶对扁桃体术后止血和止痛的效果。观察对象为 50例成年患者 ,他们因慢性扁桃体炎而行扁桃体切除术。除疼痛记分不全的 16例外 ,对其余 34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按预定方案 ,在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后 ,随机地在一侧扁体窝内涂擦纤维蛋白胶 ,另一侧不予涂擦。然后观察扁桃体窝伤口出血和愈合情况。病人的症状用疼痛监测仪监测 ,每 8小时一次 ,连续观察 10天…  相似文献   

12.
扁桃体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常有潜在威胁生命的危险。24小时以内为原发性出血;24小时以后为继发性出血。3岁以下儿童还可并发脱水、不肯进流汁及固体食物。根据德国及一些其他国家将15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出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扁桃体、增殖体及增殖体扁桃体切除术是否安全这一问题,回顾1987年3月至1990年4月间手术3 488例,其中增殖体扁桃体切除术1 019例,扁桃体切除术1 072例,增殖体切除术1397例。因为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反应性出血,共有17例术后出血(0.49%),其中9例为增殖体扁桃体切除。2例扁桃体切除、6例增殖体切除。9例增殖体扁桃体切除的出血部位分别为:增殖体床5例,增殖体床及扁桃体床均有3例,扁桃体床1例。总计出血部位为:增殖体床11例(65%),扁桃体床3例(17.5%),两处均有出血3例(17.5%)。  相似文献   

14.
例1,男,40岁,因反复咽痛、发热10余天收住院,查体见咽黏膜慢性充血,双扁桃体充血,Ⅰ度大,无分泌物,入院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决定行双扁桃体剥离术.局麻时,每10ml利多卡因约加入副肾素6~7滴,按常规步骤手术,先行右侧剥离,右扁桃体取下后下极留有残根,出血,经压迫后出血未止,继行左侧手术,左扁桃体完整取下,无残留,但左扁桃体窝有渗血,经反复压迫止血,双扁桃体窝出血未止,即输血,遂行双侧前后腭弓缝扎术因患者不合作未成功,即行气管切开术,全身麻醉下行双侧前后腭弓缝扎术,双扁桃体窝内置纱球,出血停止,共输血1200ml.术后2d取除纱球,未再出血,术后1周患者痊愈出院.例2,女,16岁,因低热月余收入院.查体见咽黏膜及双扁桃体充血,双扁桃体Ⅱ度大,无分泌物.考虑患者发热与扁桃体炎症有关,诊为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给予青霉素输液治疗,10余天后体温降至正常.于局麻下行双扁桃体剥离术,按常规步骤手术,在双扁桃体剥离至蒂部时用弯剪刀将扁桃体自蒂部剪下,检查双侧扁桃体窝创面无出血.患者回病房后不久即口吐鲜血,检查见双扁桃体窝创面渗血,经反复压迫出血未止,遂在局麻下行前后腭弓缝合术压迫止血,左侧扁桃体窝出血停止,用同法行右侧创面止血因患者不合作未成功,立即输血并在全身麻醉下为右扁桃体窝创面止血,检查见右扁桃体窝创面轻微渗血,右扁桃体窝下极有出血点,结扎出血点,缝合右侧前后腭弓,出血停止,共输血1200ml.术后4d拆除双侧咽侧缝线,2周后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于1978~1979年间47例既往无或极少扁桃体炎发作史的扁桃体周围脓肿(PA)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于全麻下行单侧扁桃体立即切除术(IT)治疗的效果。术后随访3~4年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咽炎史。男女之比为21∶26。83%病例的年龄在40岁以下。47例中,既往无扁桃体炎病史者24例;每年发作不超过3次的20例;超过3次者3例。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患者术后出血临床特征,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574例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出血临床特点及可能危险因素,探讨不同出血部位与出血程度的关系,分析不同年龄组术后出血特征区别。结果术后总出血率为5.40%(31/574),以继发性出血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4岁组和≤14岁组患者术后出血率分别为8.30%(22/265)和2.91%(9/30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扁桃体切除术+UPPP患者术后出血率为10.77%(7/65),比单纯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45%,16/248)及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患者(3.07%,8/261)明显增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术后出血呈显著相关(r=1.522,P<0.01);7例扁桃体下极出血中严重出血4例,明显高于扁桃体中段出血(0例)和扁桃体上极出血(1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在出血类型、出血程度及出血部位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是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扁桃体下极出血与术后严重出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对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扁桃体窝创面的愈合及患者疼痛减轻作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因慢性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肥大需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喷涂rh-bFGF及常规 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结果 在创面假膜形成时间的比较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t =0.13,P>0.05),假膜完全脱落时间比较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 =7.03,P<0.001),术后疼痛主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术后24小时=2.03,P<0.05;t 术后48小时=3.22,P<0.01;t 术后72小时=4.17,P<0.001)。结论 rh-bFGF对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的创面。  相似文献   

18.
扁桃体术后出血20例中男12例,女8例,10~57岁.单侧出血18例,双侧出血2例.病史为扁桃体术后20min~5h,出血量20~30ml/100~200ml.治疗采用丁卡因喷布咽部及扁桃体窝2次,术后相隔时间短者可不必麻醉.将微波功率调至40W,采用脚踏开关控制.  相似文献   

19.
扁桃体手术术后出血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科从1994~2003年间共行扁桃体摘除术840例,其中25例扁桃体术后大出血,约占该手术病例的3%。全部病例均经非手术方法止血,无1例死亡,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扁桃体术后出血病人中,男18例,女7例;年龄8~45岁,平均18岁,出血量100~600ml。所有病人术前血常规及凝血时间检查结果正常,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出血时间:术后3~6h出血20例,术后1~3d出血3例,术后6~7d出血2例。伴随症状:全部病例大出血前后均有呕吐,其胃内容物内有较多暗红色凝血块。1.2止血方法首先用冰棒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010年9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地塞米松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止痛效果,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成人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00例,均无皮质醇禁忌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 8~50岁;病程2个月~7年。扁桃体Ⅰ度肿大10例,Ⅱ度肿大31例,Ⅲ度肿大9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48岁;病程3个月~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