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和动物口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商品名毒鼠强)中毒后,血液、尿液和各脏器中均有其残留物。与呕吐物和可疑食物等样品比较,血液和尿液作为直接样品具有干扰成分少、残留时间长和可反复采集等许多优点。因此,我们利用超声波液.液萃取技术,研究了人体血液和尿液中毒鼠强残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9日19时25分,江山市卫生监督所接某镇卫生院的电话报告,称该镇初级中学部分学生发生呕吐、腹痛等症状,已陆续到当地卫生院和附近的村卫生室接受诊治;接诊医生怀疑是一起食物中毒,遂报请市卫生监督所调查处理.经调查核实,为豆腐泥(黄豆加水磨成泥状物)被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以下用英文缩略语TETS)污染造成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24名,无危重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起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所致人群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年6月30日,和县某少林武术学校发生一起129人中毒、7人死亡的特大集体中毒事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是由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简称“424”)引起的。1中毒发生经过1997年6月30日上午7时30分至8时20分,和县西埠镇中心卫生院及县人民医院陆续收治某少林武术学校的中毒病人129例,男性121例,女性8例;其中在入院途中和急诊救治前死亡6例,人院后死亡1例,该批中毒病人均为该校集体用早餐后发病,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严重的突然晕厥、意识障碍、抽搐,口吐白沫、昏迷等,经及时给予…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测定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Yu 《实用预防医学》2000,7(4):312-313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简称“四二四” ,其商品名称毒鼠强 ,它是一种对人、畜毒性极强的鼠药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 10 0多倍 ,6— 12mg可致人死亡 ,且能引起二次中毒[1] 。近年来误食毒鼠强引起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多数患者在未查清原因之前即已死亡。为早诊断早治疗 ,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目前 ,仅公安部门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不但操作繁琐 ,且灵敏度不高 ,低含量结果难以判定。定量分析方法少见报道。我们用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 ,对柱温、氢气流量、空气 1、空气 2按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 ,…  相似文献   

5.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曾被滥用的剧毒物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四次甲基二砜四肢(Tetramethy-lenedisulfotetramine),俗名毒鼠强或没鼠命,代号424,结构式如下:1950年,德国的家具厂屡发工人中毒事件,后经查明,是由浸泡木材的一种高聚物所致。J.Hagen报道了该毒物是由甲醛与硫酸胺反应生成高聚物后经脱水而成,并确定了它的分子式和高毒性t’)。不久,一些学者预言,该毒物尽管可用于灭鼠,担由于对人的毒性甚大,使用中必将受到限制[‘,’]。1959年,汪诚信率先在国内做了毒鼠强的实验室内毒鼠实验,并对其在国内的应用持十分谨慎的态度’‘),他在对毒鼠强的毒性和灭鼠效果系统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俗称没命鼠,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是一种剧毒类鼠药,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高,对人的致死量约为12mg。在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例中,小儿占有相当比例。现就我院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的收治3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进行中毒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禁用剧毒鼠药中毒的检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 8部门“关于剧毒急性鼠药特大中毒事件情况报告”的通知》〔1〕,剧毒急性鼠药是指毒鼠强 (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甘氟等。这些剧毒鼠药的使用 ,不仅未能有效地控制鼠密度 ,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特别是时常造成人畜伤亡的恶性事件。近年来 ,报道发生 1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件就有数起之多〔2 - 9〕,另外报道一人或几人中毒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仅四川省两所县级综合性医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收治了 4 5例鼠药中毒的儿童患者〔10〕。这些事件的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巯丙磺钠(Na-DMPs)对儿童急性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中毒物的清除作用。方法13例儿童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Na-DMPs治疗,用定量方法分析Na-DMPs治疗前后患者血中毒鼠强浓度。通过观察抽搐停止时间、住院时间、Na-DMPs治疗前后血中毒鼠强浓度的变化及随访情况。结果全部患儿均在5 d停止抽搐。住院时间9~26 d。经Na-DMPs治疗后血中毒鼠强浓度明显下降。经3~4个月随访,12例正常,1例出院6d后又出现恐惧、害怕等精神症状。结论Na-DMPs可有效降低血中毒鼠强浓度,近期观察Na-DM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解毒药。  相似文献   

9.
<正>毒鼠强,化学名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s),是剧毒的急性中枢神经兴奋性杀鼠剂,对所有的温血动物都有剧毒,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具有中毒量小、毒作用快、后果严重的特点。其死亡率极高,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我国政府于1991年明令禁止国内生产和使用毒鼠强,但因  相似文献   

10.
氰化物的毒性极强,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氰化物的毒性基团为氰基,能阻止细胞呼吸而致急性中毒,常因难以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抢救氰化物中毒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急性固体光气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光气吸人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急性光气中毒患者制定护理方案,观察临床症状、肺部体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变化,及时给予氧疗、糖皮质激素、无创作机械通气并控制液体入量等治疗。结果急性固体光气吸入中毒主要为肺部损伤,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给予早期、足量、短程的糖皮质激素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控制液体入量,住院治疗7~20 d痊愈出院。结论在急性光气吸入中毒患者的护理中,应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控制液体入量  相似文献   

13.
有机锡的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用途广泛,常用作塑料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硅橡胶的熟化剂、合成纤维的稳定剂、电缆等的防腐剂以及农业上的杀菌剂[1].该类物质性质特殊,毒性大,常温下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一旦作业时防护不当,设备故障或违规操作,即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中毒[2].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三甲基锡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急性氯气群体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快速正确的院前急救、统一的组织指挥管理、及早采取措施、及早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38例中毒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均痊愈出院,且经过半年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启动群体中毒抢救应急预案,有效的指挥与合理的安排组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5年毒鼠强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安徽省发生毒鼠强中毒事件7起,中毒44人,10人死亡,病死率22.7%。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阜阳市农村地区,集中在3月到10月,有家庭聚集性。中毒原因主要是投毒。结论毒鼠强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受害者主要是农村居民,应该通过加强对农村市场鼠药经营的管理,普及科学灭鼠知识,宣传中毒自救和急救常识,开展化学中毒处理应急演练等措施,预防和控制有毒化学品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5例急性铊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2年9月住院的5例急性铊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过程.结果 5例确诊为铊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和口服普鲁士蓝、利尿、补钾、补液、护肝治疗,同时加强护理,5例患者住院时间15~27 d,痊愈出院,随诊重新长出头发及无后遗症.结论 铊毒性强,中毒后应用普鲁士蓝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急性光气中毒三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2005年8月5日收治3例急性光气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2005年8月4日上午10时许,天津某有机化工厂氯代脂车问因管道突然破裂,使含有光气和辛醇等气体、液体喷出,造成3人中毒.中毒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53、54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氰化氢气体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就地组织抢救,应用解毒剂,解除呼吸中枢麻痹等。结果6例氰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全部成功治愈。结论及时有效地组织抢救,及早应用解毒剂,准确观察和分析病情,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并遵循“重症先救”等原则是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We treated a 30-year-old man for whom Plaquenil (hydroxychloroquine) had been prescribed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who had taken 4 g orally to end his life. Symptoms of severe intoxication due to (hydroxy)chloroquine are rapid onset of hypoventilation, cardiovascular collapse with bradycardia, peripheral vasodilation, arrhythmias and convulsions. The lethal dose of chloroquine has been estimated at 3-5 g in adults and at 0.75-I g in young children. Acute intoxication should be treated with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artificial ventilation in case of hypoventilation and intravenous or intratracheal dopamine, noradrenaline or adrenaline in case of cardiovascular depression and peripheral vasodilation. Arrhythmias and convulsions should be treated symptomatically. The patient in our case survived the intoxication and is now under psychiatric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