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医多法联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洪军 《陕西中医》2009,30(1):25-27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涩肠止泻类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脐饼神阙穴贴敷外治、中药栓剂纳肛多法并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中医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脐饼神阙穴贴敷外治、中药栓剂纳肛多法联合治疗,西医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3g/d口服,配合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及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治疗35例,显效率为68.57%,有效率为25.71%,总有效率为94.29%。西医对照组治疗24例,显效率为41.67%,有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75%,中医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多法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且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客观评价神阙穴隔姜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神阙穴隔姜灸治疗,对照组予心理、饮食治疗及西药口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阙穴隔姜灸疗法为腹泻型IBS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药汤剂口服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汤剂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观察组和中药汤剂对照组各40例,治疗28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在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例,结果,治愈9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提示,从给药途径和治疗结果来看,中药贴敷穴位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患者均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证。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vs 76.9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倦怠乏力、食少纳差、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食少纳差及中医泄泻证总积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虚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施神阙、气海、天枢等穴,隔姜灸。对照组28例,用中药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结论:本方法可健脾益气,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补脾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给予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2.3%,对照组复发率为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高玉梅 《陕西中医》2012,33(6):731-73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神阙穴同时配合直流电热疗对照组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蒙脱石散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76.1%。结论:脐部给药生物利用度高,穴位贴敷通过经络的感传,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循环感应过程中相应协同和叠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脐贴对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脐贴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温中健脾脐贴可以提高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tid,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tid治疗。治疗组予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并于疗程后的第8周复诊随访一次,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期间要求停用其它有关药物及治疗。治疗前后评定记录各项临床见证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术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灵龟八法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65例。联合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中药免煎颗粒剂和脾胃贴治疗,中药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脾胃贴组给予脾胃贴治疗,西药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4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4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中药组明显低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且中药组明显高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健脾之中药方口服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SP水平,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脐贴对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脐贴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温中健脾脐贴可以提高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曲美布汀胶囊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合隔姜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及隔姜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分别为93.3%、9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传统疗法的辅助治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脾胃虚弱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其中联合组给予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中药组给予黄芪补胃汤加味,对照组则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对积分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联合组、中药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4%、80%、64%,其中,联合组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补胃汤加味合贴脐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脾胃虚弱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结合中医体质应用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穴位埋线)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将我院住院的300例腹泻型、体质为阳虚质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在优质护理基础上采用神阙穴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阳虚体质应用艾灸及穴位埋线纠正患者阳虚体质。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饮食、运动指导。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7%、91.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34.5%、18.2%。结论:优质护理模式下结合中医体质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有利于提升我院整体中医诊疗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丽  张衡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59-60
目的:观察穴位灸贴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72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2组,对照组32例,口服蒙脱石散配合枯草杆菌肠溶二联活菌;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外治三位一体疗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温和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灸贴疗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IBS-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理肠止痛贴脐膏联合中药口服及烫熨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理肠止痛贴脐膏联合中药口服及中药大封包烫熨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谷维素与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肠止痛贴脐膏联合中药口服及中药大封包烫熨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魏华 《河南中医》2016,(3):513-5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组给予中医疏肝健脾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含量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有效率为59.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