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析“胆”“卵”话奇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别论》之论,必有所误在中医脏象学说中,胆独为其“两栖之府”,即既属“传化之府”,又属“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以下简称《别论》)曰:“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之“六府”,当包括胆无疑。盖《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据此,胆当为“传化六府”之一。然于同一篇《别论》,其前又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泄,名曰奇恒之府。”据此,胆又当为“奇恒六府”之一,然胆究当属  相似文献   

2.
<正> 奇恒之府是中医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男子为精室)。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均无表里配合,亦无五行配属,而与奇经八脉有关。奇恒之府形态中空似腑,功能主藏阴精,又不同于一般的传化之府。历代对奇恒之府探讨较少,多附于五脏中略加提及。本文拟就有关奇恒之府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如下。一、关于奇恒之府的“藏”与“泻”《内经》言奇恒之府“藏而不泻”,后人将其作为奇恒之府的特性,沿袭至今。对此,有必要加以具体分析。的确,奇恒之府形态中  相似文献   

3.
五脏者,藏精气而下泻;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胆能藏能泻,故为奇恒之府。藏者,内藏糖汁,故称为“中精之府”;泻者,清泄浊气之谓也。故胆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内经》谓五脏六府“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相似文献   

4.
胆腑与利胆     
<正> 胆在祖国医学藏象学说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决断”、“升发清阳”及“藏精汁”。近代许多中医学家认为“胆汁泄于小肠”,使用“利胆”治疗诸如“胆气失疏”之病等。笔者就传统理论与临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医对胆在解剖上的认识,《难经·四十二难》有“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灵枢·本输篇》的胆为“中精之腑”,指出胆有贮藏“精汁”即胆汁的功能,然对胆汁的分泌排泄途径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明代李挺《医学入门》“异哉胆也,无出入窍而附于肝之叶间”,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亲见脏腑改正图”中对胆的组织结构也是还与《难经》所说的相同:“胆附于肝右边第二叶”。根据前人对胆在解剖的认识,中医藏象学说中未有“胆汁泄于小肠”之说。  相似文献   

5.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胆胀”等范畴。慢性胆囊炎一般多与胆石症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与治疗亦多有相同之处,为常见疾病之一,因病情复杂缠绵,故施治也应法随证转。笔者在临证过程中,针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以7法论治,现试述如下: 1 疏肝利胆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证型。胆附于肝,受肝之余气,溢于胆而成胆汁,为“中精之府”。肝胆相互为用,肝失疏泄,胆气不利,日久结石。治以疏肝解郁利胆。本法在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为常用。常用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行气解郁;白芍柔肝止痛;栀子清热泻火,配以…  相似文献   

6.
《内经》里有些涉及到生理和病理的名词,往往传说各异,形成疑问今。选择以下几个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一胆为“中精之府”与“奇恒之府”的辨正《难经》四十二难:“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故《灵枢》、《甲乙经》皆称胆为“中精之府”。《素问·五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两者说法不同。历来注经者,未见有所辨正,究竟以谁为正确呢?我认为前者是符合实际的,后者有错误。胆为六府之一,不当  相似文献   

7.
张馥南 《光明中医》2005,20(6):31-32
1肝病利胆,肝胆并举肝炎患者引起胆系病理改变,临床并不鲜见。因为从生理上讲,肝胆之间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而肝主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故有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之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胆互病。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易并发胆道感染,其机理一是与肝炎病毒侵犯胆系有关,二是由于肝炎时胆道生理机能改变,肝脏防御功能减退,细菌侵犯所致。这样可使肝炎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对预后带来不良影响。在治疗上,应用郁金、赤芍、大黄、虎杖、丹参等活血利胆之品,疏肝利胆,肝胆并举,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对于缩短病程,提高…  相似文献   

8.
治胆七法     
胆附于肝,肝胆相合,互为表里。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具有双重的生理功能。属六腑者,以其不能壅塞,所谓“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属奇恒之腑者,以其“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精之府”,祖国医学特别重视胆的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论述了脏腑的各自生理功能之后,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历代医家的论述、胆的生理功能与胆为中正之官3个方面,对“几十一藏取决于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再结合临床案例,认为诸多脏腑疑难杂病均可从胆论治,如肝病泻胆、利胆和胃、心病治胆、利胆宣肺、利胆护肾、利胆畅腑等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其经脉互相络属,互为表里,可见肝胆关系至为密切,其发病往往互为因果,其  相似文献   

11.
《灵枢——本输篇》说:“肺合大阳,大阳者传导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也”其中“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一句历代医家各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2.
马辉  顾庆华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2-123
顾庆华教授认为,咽为胆之使,食管的通利功能受到胆的调控,胆病则失其调控之职,食管的通利功能下降,而胆与胃近邻,体类相通,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辨治分为三因:胃病及胆,当以治胃为先,兼顾通利胆腑;胆病及胃,当以治胆为要,兼顾和降胃腑;胆寒者,治以温胆和胃,胆热者,治以利胆和胃.总之,临证辨治胃食管反流病,从胆胃着手,以利胆和胃为原则,终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肝胆疾患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因囿于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暴;胆寄相火,以通为补,及肝病传脾之说,凡遇肝胆之疾,动辄喜投平肝、泻肝、清胆、利胆等克伐之剂,冀肝胆之疾消解于清泻克伐方中,故无效偾事者多矣。因肝木应时于春,为气化发生之始,若植物之萌芽。岂可随意克伐?且根植地下,土为其母,木之荣茂全赖腴土之滋沃,肝之疏条亦需脾胃之补养。张景岳有“木非土不生,”赵献可有“木借土生”之说。张锡纯  相似文献   

14.
肝病须重利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运用利胆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肝脏与胆腑生理方面关系密切,病理方面相互影响,故慢性肝炎多为肝胆同病。胆腑不清,肝无宁日,只有重视疏利胆腑,肝胆同治,才有可能达到稳定肝功,缩短慢性肝炎病程的目的。由于利胆可以调整胆腑功能,改善和消除肝病累及胆腑所造成的胆腑病理状态,缓解肝脏因胆汁排泄不畅给其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使胆气通畅,胆汁得以注精于小肠“行津液”、“化水谷”。因此,在慢性肝炎治疗上,有黄疸时应利胆,无黄疸时亦应利胆,利胆可以保肝,利胆可以改善消化道症状。提出利胆七法,根据临床辨证灵活运用,多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高焰 《中国针灸》2001,21(8):39-47
《素问·五脏别论》载“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此六者 ,地气之所生也 ,皆藏于阴而象于地 ,故藏而不泻 ,名曰奇恒之府。”也就是说“奇恒之府”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 ,在功能上却不是饮食消化排泄的通道 ,又与腑有差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阳病治阴”说明六腑有疾 ,多取募穴治疗。“奇恒之府”也算是“腑” ,那么“奇恒之府”病变 ,是否有特定穴可取呢 ?也就是说“奇恒之府”有没有募穴呢 ?暂且不论“奇恒之府”是否有募穴 ,先看它们是否有对应的特定治疗穴 :《难经·四十五难》载“髓会绝骨 ,骨会大杼 ,脉会太渊……”…  相似文献   

16.
关于奇恒之府,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细细推究,男女脏腑同也,而女子有女子胞这一奇恒之府,男子不缺一府乎?男子之精又盛于何处呢?虽然《诸病源候论》中有“精藏于玉房”或“精室”之说,但何又为玉房、精室呢?前人多以肾代之,故《难经·三十六难》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之肾有一也。”似说命门即男之精室,那么女子亦当以右肾藏精血、主生殖,何言以系胞?从而说明肾并非  相似文献   

17.
胆和三焦属少阳之府,以胆为主。胆禀气于肝,内藏精汁。胆气能疏泄内藏之精汁,助胃消化,以保持胃气的正常。这里不是指人体内脏功能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统称,而是指六腑中的一个腑。三焦腑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它的气化来源于肾中的命门,所以说:“少阳(三焦)属肾”,又说“三焦为命门之别使”。三焦的气化和胃气互相依存,胃气的强弱,可以影响三焦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自拟紫黄黛矾散 (胶囊 )治疗胆系疾病 ,取得一定疗效。现探讨如下。1 胆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胆系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并身目发黄。此症属于祖国医学黄疸、胁痛、胃痛范畴。《内经》云 :“胆为中清之府”,“胆附于肝”,“肝之余气 (胆汁 )结于胆 ,聚而成精汁”。说明肝胆同气 ,具有通降下行之特性 ,胆汁下泄循经入肠为顺。现代医学认为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入微小胆管 ,汇入胆小管 ,再入左右肝管入肝 ,经肝总管、胆囊管贮存胆囊中。当消化食物时 ,胆汁分泌明显增加 ,胆囊收缩 ,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中以助消化。笔者认为 ,这正是“肝…  相似文献   

19.
檀金川 《陕西中医》1990,11(8):339-340
<正> 柴老行医50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治胆石症特长,近年来独创中药溶石法治疗胆系大结石,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将柴老中药溶石的五个基本大法整理介绍如下:1 疏肝利胆法常用方:柴胡、白芍、郁金、青皮、砂仁、香附各12克,元胡、川栋子、姜黄、丹参、鸡内金各15克,甘草3克。胆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说明精汁(胆汁)的形成、分泌与排池和肝主疏泄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故柴老认为:运用疏肝利胆法可以调节胆汁的正常排泄,松驰括约机,降低胆汁粘稠度,从而使胆石不能形成或逐渐溶化缩小。2 理气运脾法常用方:苍术、白术、枳壳、厚朴、莱菔子、鸡内金、焦楂、云苓各15克,青皮、陈皮、砂仁各12克,金钱草30克,甘草6克。《四圣心源》云:“土气冲和,肝随脾升,  相似文献   

20.
1.何谓脏腑?包括哪些内容?脏与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三类。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即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以藏为主。六腑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脏腑总的功能是化生营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2.你对“肝体阴而用阳”是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