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普恩复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恩复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州350003)陈炳旺游景成汪培清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3)倪村林金忠严萍普恩复(蚓激酶)是从人工养殖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用以治疗冠心病(CHD)的新药。近年来我们应...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间关系。方法:98例银屑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另用53例正常人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作为对照。结果:血燥型、血瘀型、血热型的全血黏度有显著差异。血热型的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燥型、血瘀型的血浆比黏度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血燥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血燥型、血瘀型的血浆比黏度显著高于血热型,P<0.01。血热型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但未达显著意义。血燥型、血瘀型略下降,P>0.05。结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一定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试验和其它部分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HD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P<0.05),提示血透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HD组全血比粘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透析后得到改善。作者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对止血、凝血功能的影响。充分透析能够有效防治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测定了40例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辨证分型和40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提示:脾胃虚寒型、胃中积热型其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等五项指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肝火犯胃型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表明前两型患者处于血液流变性的“低疑状态”,后者处于血液流变性的“高凝状态”。说明血液流变学可作为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8.
9.
血液流变学与血栓性浅静脉炎辨证分型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组95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型(A组),瘀血阻络型(B组),肝气郁结型(C组)和健康对照组(D组),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患者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电泳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多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各患者组之间的各项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测定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功能,探讨血小板在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ura-2/Am荧光双波长测定胞浆游离钙([Ca2+]i)技术观察恶性肿瘤患者静息状态及二磷酸腺苷(ADP)激动后的血小板[Ca2+]i变化;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 (1)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为(0.92±0.08),较正常对照组(0.70±0.06)明显增高(P0.05);(2)恶性肿瘤患者静息血小板[Ca2+]i为(134.28±27.9)nmol/L,较正常对照组(90.43±21.13)nmol/L明显增高(P0.05);(3)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PAGmax与静息血小板[Ca2+]i呈正相关;(4)ADP激动的血小板峰位[Ca2+]i为(481.38±136.55)nmol/L,比正常对照组(253.34±32.26)nmol/L增高(P0.05),其中恶性肿瘤患者钙释放和钙内流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常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说明血小板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尤其在转移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以抑制血小板钙内流或钙释放可让肿瘤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寒冷引起以硬肿症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3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资料 ,应用Fasco - 30 0型血液流变快速仪检测 ,采股静脉血 5ml,测定红细胞比容等血流变等内容。结果 血流变 16项均有显著性变化 ,经临床相应治疗血流变诸项指标接近正常。新生儿硬肿症面积与血流变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新生儿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对诊断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和判断疗效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PLT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PLT进行检测。并与53例健康人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PLT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有效治疗后,PLT恢复正常或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可以引起PLT增多,PLT可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恶性腹水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它是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腹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多继发于消化道和妇科肿瘤。在中医属于"鼓胀"范畴,魏克民教授从中医的病因病机出发,按气滞湿阻证、瘀结水留证、脾肾阳虚证及肝肾阴虚证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衡的影响,以《伤寒论》为指导,运用八纲及脏腑辨证探讨其经方论治,并以临床验案佐证。[结果] 恶性肿瘤病机冗杂,临床表现多具有矛盾性和寒热错杂的特点,辨治颇为棘手,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本源,从阴阳、寒热失调认识并辨治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开寒热错杂辨证论治之先河,通过参悟仲景思想,认为治疗上可从清肺温脾、清肝温肾、清温中焦、清肠温肾等立法,代表经方包括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所附肺癌放疗后放射性皮炎验案,其证型归属于脾阳亏虚夹痰热蕴肺之证,治以上清肺热,下温脾寒,方予麻黄升麻汤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阴阳失衡、寒热错杂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病机及临床表现,临证中常运用经方治以寒温并用、平调阴阳,患者多有获益。  相似文献   

16.
17.
赵军  王建英  秦丽丽 《中外医疗》2007,26(23):32-33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疏血通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天行血液流变学、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等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高粘血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外,其余7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除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外,其余7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有显著差异(P<0.01),血浆粘度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6,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粘及高凝状态,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8.
徐岩鹰  周恕敏  吴军 《河北医学》2016,(12):1937-1939
目的::探讨雷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响,以及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二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0d后,两组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NSTE-ACS,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对恶性肿瘤患者 44例与健康人42例的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血栓长度、血小板粘附率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血栓湿重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有显著性差异 ,晚期转移组的红细胞沉降率 ,血浆粘度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5 ) ;血细胞比容低于非转移组 (P <0 0 1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晚期患者尤其明显 ,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处于高粘、高凝状态 ,检测血液流变学对判断病情预测、预后有一定意义 ,改善血液粘滞状态可以延缓病情 ,防止转移 ,预防血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不同浓度TPA诱发血小板聚集,观察20名正常人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显示:TPA从5ng/ml到10ng/ml之间,随着浓度的增加,血小板聚集率逐渐增加,最佳浓度为10ng/ml。当TPA浓度〉10mg/ml时,继续增加TPA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将不再升高,且于20mg/ml时出现明显的解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