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寻找五味子宁神口服液镇静催眠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通过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等3方面药理学研究,探讨五味子宁神口服液不同配伍比例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五味子宁神口服液以原方用药25%五味子比例作用最好。结论: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组方配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五味子宁神口服液(WOL)对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WOL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GABA和Glu的含量变化。结果:WOL提高大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以及GABA/Glu的比值。结论:提高脑内GABA含量以及GABA/Glu比值可能是WOL镇静催眠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五味子宁神口服液(WOL)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测定小鼠碳粒廓清率、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血清溶血素抗体IgM水平,以及测定ConA和LPS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实验(MTT法).结果:WOL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IgM水平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吞噬指数、吞噬系数、耳肿胀度、脾和胸腺指数,增强ConA和LPS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反应.结论:WOL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五味子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对北五味子水提取物镇静、催眠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北五味子水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北五味子水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 ,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结论北五味子水提取物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五味子宁神口服液对3T3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3T3细胞紫外辐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高、中、低剂量组(12.5,25.0,50.0 mg·ml-1)五味子宁神口服液作用前后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变化,检测胞质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与中波紫外线辐射组(UVB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的活性氧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或0.05).结论:五味子宁神口服液能提高SOD、CAT、GSH-Px等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对UVB辐射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宁神口服液澄清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宏图  常翠  饶曼妮  宁德俄 《中国药师》2006,9(11):1065-1066
目的:改进五味子宁神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比较了澄清剂与乙醇对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使用澄清剂时,主要成分含量较使用乙醇有所提高。结论:在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工艺中可用澄清剂替代乙醇。  相似文献   

8.
枣味不同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枣味(酸枣仁、五味子)不同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分别制备枣味水提物、醇提物、醇水双提合并物,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各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枣味醇提物高剂量组和醇水双提物中剂量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各组小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其中醇提物和醇水双提物中、高剂量组催眠作用最显著。结论采用醇提或醇水双提方法所得的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建明  汪蔼文  王宇 《中国药师》2011,14(11):1605-1606
目的:研究睡宁胶囊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观察睡宁胶囊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和小鼠神经运动性电惊厥的影响。结果:睡宁胶囊能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同时有协同戊巴比妥钠作用和明显对抗小鼠"精神运动性"电惊厥发作的作用。结论:睡宁胶囊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10.
黄晓舞  冯慧 《中国药房》2013,(7):601-60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催眠方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地西泮(0.002g/kg)与催眠方煎剂高、中、低剂量(4、2、1g/kg)组。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其对小鼠活动的影响,通过阈上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实验观察其对小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协同影响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催眠方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或P<0.05)。结论:催眠方煎剂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口服镇静催眠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来口服镇静催眠药的用药变化情况,探讨其使用特点及趋势,更加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口服镇静催眠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马来酸咪达唑仑、酒石酸唑吡坦和百乐眠购药金额排在前3位,艾司唑仑、地西泮、氯硝西泮及马来酸咪达唑仑的DDDs位于前列,新型镇静催眠药和中成药的治疗地位不断上升。结论:口服镇静催眠药在我院使用较为普遍,应加强认知行为治疗,降低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了解缬草镇静催眠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缬草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了解挥发油毒性的大小,确定药效实验剂量。采用镇静催眠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缬草挥发油与水提物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小鼠灌胃缬草挥发油的LD50为278.99 g·kg-1(以生药计),从而确定药效试验的给药剂量为高剂量组(85.71 g·kg-1)、中剂量组(57.14 g·kg-1)和低剂量组(28.57 g·kg-1);缬草镇静催眠药效学实验表明,缬草挥发油可促进小鼠入睡效率,延长小鼠睡眠时间;水提物仅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水提物相比,缬草挥发油能有效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缬草挥发油的镇静催眠效果明显优于其水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丁菲  方颖  文莉  刘焱文 《中国药师》2011,14(10):1411-1413
目的:了解缬草镇静催眠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通过缬草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了解挥发油毒性的大小,确定药效实验剂量。采用镇静催眠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缬草挥发油与水提物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小鼠灌胃缬草挥发油的LD50为278.99g·kg^-1(以生药计),从而确定药效试验的给药剂量为高剂量组(85.71g·kg^-1)、中剂量组(57.14g·kg^-1)和低剂量组(28.57g·kg^-1);缬草镇静催眠药效学实验表明,缬草挥发油可促进小鼠入睡效率,延长小鼠睡眠时间;水提物仅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水提物相比,缬草挥发油能有效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缬草挥发油的镇静催眠效果明显优于其水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两种检测器两种色谱柱对21种安眠镇静药物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建立了21种安眠镇静药物的两种检测器两种色谱柱气相色谱系统分离分析方法:建立了血中常见安眠镇静药物的固相萃取方法,以SKF525A作为内标,对3类21种安眠镇静药物分别在SE-54和BP-10毛细管色谱柱上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回收率在70%以上,RSD在1.20%~6.62%,最小检出浓度为0.01~0.4μg/ml.用两种检测器两种不同性质的色谱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本法应用到8例临床中毒样品分析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进展迅速,其耐药性和依赖性很小,几乎无反跳性失眠现象。此类药物是目前镇静催眠药的重要研发领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非苯二氮类催眠药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反映催眠药进展的侧面。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非苯二氮类催眠药的进展迅速,有别于传统的催眠药,对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强、血浆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小,缩短睡眠的潜伏期,改善睡眠维持和提高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总时间,标志一个新的里程的开始。成为开启解脱失眠痛苦的治疗之门的一把金“药匙”。  相似文献   

17.
肖卉  ;任秀云 《中国药房》2014,(34):3189-3191
目的:调查分析喀什地区2家医院精神障碍患者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取喀什地区2家医院计算机数据库中2010-2012年有关镇静催眠药的处方,对其品种、销售金额、用量、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静催眠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2012年的增长率为23.63%;氟硝西泮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且增幅最大;使用金额分列第2、3位的为阿普唑仑、劳拉西泮;中成药中,天王补心丸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5位的为阿普唑仑、氟硝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除阿普唑仑[药物利用指数(DUI)=1.04]外其余药物DUI均<1。结论:喀什地区镇静催眠药使用较多的均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但加强管理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鼻炎口服液抗过敏、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鼻炎口服液抗过敏与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抗血清致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卵蛋白(OA)引起豚鼠鼻黏膜过敏反应与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DTH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考察鼻炎口服液的抗过敏作用;采用组胺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考察鼻炎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结果:鼻炎口服液能显著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豚鼠鼻黏膜过敏反应,阻止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DTH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大剂量时还可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对组胺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致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及炎症组织内PGE,含量。结论:鼻炎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过敏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州市军队离退休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方法:调查福州市军队936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的状况,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老年人镇静催眠药服用率为58.01%,其中男性57.71%,女性58.44%;②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用药率高于≥80岁年龄组;③用药种类在3种以上的占14.73%,11.24%服药者出现依赖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4%,不良反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结论:应高度关注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状况,防止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