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低温后复温兔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置于-17~-23℃环境中8h,后置于23 ~25℃环境复温,第2、3、4组分别在复温2h、4h、8h时进行肾脏超声造影检查,采用QLAB软件测量肾皮质的超声造影灌注参数值,包括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降支斜率(α)、曲线下面积(AUC)、曲线达峰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结果:对照组A值为(1.33±0.15) dB/s,明显高于复温后2h、4h、8h的(0.70±0.19) dB/s、(0.72±0.35) dB/s、(0.74±0.31) dB/s (P均<0.05).对照组α值为(0.037±0.006)/s,低于复温后4h、8h的(0.041±0.008)/s、(0.038±0.005)/s (P均<0.05).对照组AUC值为(1177.23±167.24)dBs,明显高于复温后2h、4h、8h的(471.18±222.90) dBs、(606.02±247.91) dBs、(620.03±251.40) dBs (P均<0.05).对照组DPI值为(14.56±0.29) dB,明显高于复温后2h、4h、8h的(7.04±3.15) dB、(9.69±1.40)dB、(7.81±3.26) dB (P均<0.05).对照组和复温后2h、4h、8h的TTP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能准确显示出兔肾低温后复温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兔肾皮质血流变化的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动态增强MRA(3D DCE MRA)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期间本院同时行3D DCE MRA和内镜检查的153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对3D DCE MRA图像进行减影后处理,采用MIP和薄层(thin-MIP)方法3D重组,测量3D DCE MRA图像中食管壁内和壁外曲张静脉、胃黏膜下和胃周曲张静脉的最小、最大以及平均直径,对照内镜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3D DCE MRA与内镜结果的相关性,并采用X~2检验比较出血组和无出血组食管壁外及胃周曲张静脉的出现率.结果 出血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59例,中度曲张6例,轻度曲张5例,无出血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32例,中度曲张4例,轻度曲张5例;出血组胃静脉重度曲张28例,中度曲张34例,轻度曲张16例,无出血组胃静脉重度曲张7例,中度曲张12例,轻度曲张9例.减影后的MIP图像能够总体显示食管胃曲张静脉,thin-MIP重组图像能够鉴别食管壁内和壁外曲张静脉以及胃黏膜下和胃周曲张静脉.3D DCE MRA测得食管胃曲张静脉的直径与内镜分级呈相关性,r值为0.544~0.878(P<0.01).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组91例,在出血组(59例)和无出血组(32例)出现食管壁外静脉分别为27例(27/59)和24例(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9,P<0.01);胃静脉重度曲张组35例,在出血组(28例)和无出血组(7例)出现胃周静脉的分别为22例(22/28)和4例(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结论 3D DCE MRA可全面显示食管胃曲张静脉,对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的评价与内镜结果呈正相关,食管壁外静脉的出现可能降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肝脏不同部位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有无差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病理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16例,均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SonoVue 2.4ml,采集实时动态造影数据3min,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分别记录浅层、中层、深层肝实质造影始增时间及强度,达峰时间、达峰强度和曲线上升斜率。结果:浅层、中层和深层肝实质各项参数中:中层肝实质造影始增时间较深层明显缩短(P<0.05),浅层肝实质造影始增强度明显低于中、深层(P<0.05),浅层肝实质达峰强度显著高于深层(P<0.05),浅、中层肝实质曲线上升斜率显著高于深层(P<0.05),达峰时间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反映肝纤维化患者肝脏不同部位的血流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4.
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肾脏皮质灌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定量分析正常人肾脏灌注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采用PHILIPS I-U-22超声仪器对45例正常人进行双肾实时超声造影,超声对比剂为SonoVue,每侧肾脏使用剂量为1ml。每次原始数据经过Qlab灌注定量分析软件处理。比较双肾皮质超声灌注的差异,并用TIC曲线对肾脏皮质设置不同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定量灌注参数对比分析。结果:实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肾脏皮质灌注的过程。左肾与右肾皮质同一灌注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不同ROI测得的达峰时间、曲线下降支斜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曲线下面积、达峰强度绝对值、曲线上升支斜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能定量分析肾脏皮质血流灌注的特点,不同的ROI在同一灌注参数的测量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价去甲肾上腺素(NE)对兔肾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 Tuned Imaging,CnTi)与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对12只健康家兔左肾进行超声造影,并在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1·min^-120min后对兔左侧肾进行造影,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对肾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后,肾皮质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延长(P〈0.05),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均减小(P〈0.01)。而肾髓质仅开始增强时间延长(P〈0.01)。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能反映肾血流灌注特征及变化,具有潜在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肝脏不同部位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有无差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病理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16例,均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SonoVue 2.4ml,采集实时动态造影数据3min,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分别记录浅层、中层、深层肝实质造影始增时间及强度,达峰时间、达峰强度和曲线上升斜率。结果:浅层、中层和深层肝实质各项参数中:中层肝实质造影始增时间较深层明显缩短(P<0.05),浅层肝实质造影始增强度明显低于中、深层(P<0.05),浅层肝实质达峰强度显著高于深层(P<0.05),浅、中层肝实质曲线上升斜率显著高于深层(P<0.05),达峰时间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反映肝纤维化患者肝脏不同部位的血流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多排CT测量门静脉系血管内径大小,从而评估其在预测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将门静脉高压患者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所有患者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以获取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胃冠状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直径,再将各血管直径分为不同等级资料,分别用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性、卡方分析不同等级资料间的差异性及各等级资料的出血患者百分比例、Logistic回归分析各血管在出血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胃冠状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直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各等级资料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当门]静脉宽度≥18mm、胃冠状静脉宽度≥8mm、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宽度≥6 mm时出血的比例明显增加;胃冠状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宽度在该出血中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门静脉、胃冠状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直径在预测上消化道出血中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超声造影(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定量参数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0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CEUS定量参数,即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应用ROC曲线比较不同参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EUS定量参数;分析CEUS定量参数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EUS定量参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TT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RT、TTP、PI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为0.886,PI单独诊断的AUC为0.860,高于RT、TTP,PI截断值20.5 dB,RT截断值8.41 s,TTP截断值14.71 s。PI单独诊断的敏感度最高,为93.65%;RT单独诊断的特异度最高,为97.12%。不同手术病理学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肌层浸润程度子宫内膜癌患者的RT、TTP、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与手术病理学分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量对肾恶性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31例肾恶性肿瘤患者按剂量1.2、1.5、2.0、2.4 ml分为4组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得4组定量参数,包括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上升支下面积,分析4组参数与造影剂剂量的关系。结果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均随剂量增加而缩短,2.4 ml组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度随造影剂量增加而增强,2.4 ml组与1.2 ml组、1.5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上升支下面积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造影剂量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影响不显著,但增至2.4 ml时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_目的:通过能谱CT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改变来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方法:41名肝硬化患者行能谱CT扫描,分别记录肝左叶、肝右叶、肝尾状叶、脾脏、门静脉、胃左静脉碘基值,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主干内径,比较门脉高压组(门静脉内径≥15 mm或脾静脉内径≥10 mm)与非门脉高压组(门静脉内径<15 mm或脾静脉内径<10 mm)、CT下食管静脉曲张组与未曲张组、出血组与未出血组之间能谱参数差异。将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能谱参数绘制ROC曲线,选取截点,确定能谱参数对出血风险的诊断价值。结果:胃左静脉指数 GLI (胃左静脉碘基值/门静脉碘基值)与脾静脉主干内径呈正相关(r=0.358,P=0.035)。CT下食管静脉曲张组GLI(0.99±0.26)较未曲张组高(0.78±0.22),P=0.02。出血组GLI (1.01±0.21)较未出血组高(0.83±0.28),P=0.037。GLI临界值为0.87时曲线下面积为0.71,诊断出血风险的敏感性82.4%,特异性65%。结论:胃左静脉指数可以作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观察肝结核瘤血流灌注特征,以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肝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肝结核瘤(14个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后,再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每一病灶造影动态增强特点,进行时间一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获得开始强化时间及峰值时间。结果:14个肝结核瘤病灶常规超声均表现为低回声,超声造影动脉相增强均呈高强化,其中10个病灶呈环状强化,4个病灶呈弥漫性强化,强化的起始时间为12.30-16.80S,平均(14.06±1.81)S,峰值时间为23.45-32.33S,平均(27.62±2.38)S。所有病灶动脉相迅速强化至高峰后,逐渐消退持续至门脉相及延迟相,病灶呈低强化或无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可动态显示肝结核瘤血流灌注特征,密切结合临床及病理,可提高肝结核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癌30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所得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应用perfusion软件分别测量胃癌CT灌注各参数值,包括相对血容量(relative blood volume,rBV),增强峰值(Peak enhancememimage,PEI),峰值时间(time to peak enhancement image,TIP);用癌组织切片经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Y-D),分析胃癌的MVD与CT灌注成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胃癌的rBV、PEI、TIP平均值分别为:(22.40±6.33)ml/100g,(33.15±9.68)HU,(26.25±4.11)s,MVD计数为(13.63±8.19)条/高倍视野。胃癌rBV、PE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和0.65(P〈0.05);TTP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2(P〈0.05)。结论: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rBV值、PEI值和TTP值与MVD计数存在相关性,CT灌注参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活体的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和恶性程度,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措施,判断疗效,以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倩  张眉 《西南军医》2014,(1):30-32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临床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370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护理,为日后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帮助。结果男女之比为1.4:1,在本次研究中,消化性溃疡183例(49.5%),急性胃黏膜损伤出血94例(25.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6例(15.1%),恶性肿瘤21例(5.7%),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11例(3.0%),血管畸形5例(1.4%)。其中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最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恶性肿瘤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中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的病因。此外,及时采取正规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经皮经肝穿刺向食管下段胃底部曲张静脉、食管下段周围静脉丛、胃底贲门周围静脉丛内注入永久性栓塞剂TH胶(a-氰基丙烯酸酯)。结果:192例患者中188例成功施行了PTVE,成功率达97.8%。168例患者随访期6~64月,根据注入的TH胶分布的范围,168例患者分为3种栓塞类型:食管-胃底型82例,胃底型67例,主干型19例,135例患者PTVE后同时施行部分脾动脉栓塞,42例随访中施行了内镜下套扎或硬化治疗。静脉曲张复发率15.5%(26/168)。胃食管栓塞组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胃底贲门型及冠状静脉主干型(P〈0.0001,log-rank test)。随访期间21例患者再出血,总出血率12.5%(21/168)。其中食管胃底型再出血率3.7%(3/82);胃底型再出血率10.4%(7/67);主干型再出血率58.1%(11/19)。联合内镜治疗者再出血为2.4%(1/42),联合脾动脉栓塞组再出血8.9%(12/135)明显低于单纯PTVE治疗的27.3%(9/33)。结论:TH胶栓塞范围与远期疗效密切相关,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和内镜下套扎治疗能明显降低食管胃静脉曲张复发和再出血。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评估慢性肾动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估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血流灌注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研究组)及42例无肾脏疾病者(对照组)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随机QLAB分析软件获取肾脏超声造影血流灌注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曲线下面积(AUC)、曲线上升支斜率(A)、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降支斜率(α)],并分析其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肾皮质血流灌注TIC上升、下降均缓慢,TTP延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肾皮质定量灌注参数中,AUC增大、PI减低、A增大、TTP延长(P<0.05).AUC、TTP、A与Scr(r=0.89、0.73、0.70,P<0.05)、BUN(r=0.84、0.77、0.65,P< 0.05)呈正相关,PI与Scr(r=-0.64,P<0.05)、BUN(r=-0.71,P<0.05)呈负相关;α与Scr(r=0.04,P> 0.05)、BUN (r=0.05,P>0.05)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肾脏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实时观察肾皮质血流灌注过程,其定量灌注参数可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的真实水平,与Scr及BUN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口服有回声型对比剂经腹彩超在诊断胃底静脉曲张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肝硬化伴有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口服有回声型对比剂充盈胃腔后经腹彩超检查,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出胃底静脉曲张33例,经胃镜证实胃底静脉曲张49例,超声假阴性16例,均为轻度胃底静脉曲张。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1.2%(69/85);敏感性为67.3%(33/49);特异性为100%(36/36)。结论:口服有回声型对比剂经腹彩超对胃底静脉曲张的显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果  李昂  杜玲  刘显军 《武警医学》2013,24(4):306-309
目的探讨纳米炭吸附氟尿嘧啶淋巴靶向化疗对胃癌转移淋巴结、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index,AI)的影响。方法我院36例胃癌患者分为淋巴靶向化疗(lymph node-targeted chemotherapy,LNTC)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LNTC组先以纳米炭吸附氟尿嘧啶行淋巴靶向化疗后再行手术,对照组直接手术。术毕即取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结及正常胃组织,以Tunel-AP法检测其中的细胞凋亡率情况。结果 LNTC组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AI为(17.30±3.50)%及(32.64±4.72)%,对照组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AI为(4.81±2.76)%及(7.03±2.15)%。LNTC组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A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TC组正常胃组织中AI为(13.73±3.60)%,对照组正常胃组织中AI为(14.10±3.87)%,两组间A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米炭吸附氟尿嘧啶能靶向作用于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使其凋亡率升高,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而对正常胃组织的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机械瓣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本院行二尖瓣置换术96例,分为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比较手术前后及手术1年后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的超声参数.结果 两组术前二维超声参数:各房室内径及主、肺动脉内径、二尖瓣口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E峰、A峰、平均跨瓣压差(mean pressure gradient,MPG)、肺动脉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 d内的二维超声参数比较: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的E峰速分别为(1.43±0.70)m/s和(1.86±0.65)m/s (P<0.05),有效瓣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分别为(2.61±0.61)cm2、(2.31±0.63)cm2(P<0.05);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分别为(33.9±14.2)mmHg 和(32.8±9.4)mmHg(1 mmHg=0.133 kPa,P>0.05);MPG分别为(4.76±2.8)mmHg和(5.2±3.7)mmHg(P>0.05).手术1年后复查,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的E峰速分别为(1.48±0.9)m/s和(1.92±0.4)m/s(P<0.05),EOA为(2.52±0.32)cm2和(2.01±0.2)cm2 (P<0.05),PASP为(33.4±22.5)mmHg 和(36.4±24.7)mmHg(P>0.05).结论 双叶机械瓣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强于倾斜碟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