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发现出现短P-R间期的心电图表现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笔者对此现象进行观察,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0月健康体检女性及入院待产孕妇。其中健康体检女性140例,年龄18~3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妊娠24.40周发现短P—R间期的孕妇共72例,在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2~4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比较其结果。结果72例妊娠期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68例在复查心电图中发现短P—R间期现象消失,4例在复查中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是短P-R间期,其与妊娠期生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综合征44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晚期妊娠者可出现P—R间期缩短,其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现在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心电图分析我院就诊的晚期妊娠者均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年龄22~40岁,排除了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变等,并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7,(1):47-48
目的:对妊娠期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产前检查和待产孕妇500例,根据早、中、晚孕周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严格筛选P-R间期缩短病例。结果:500例孕妇,早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6例(3.5%),中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12例(7.3%),晚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23例(13.9%)。分娩后半年内复查心电图短P-R间期大多自行恢复。结论:随孕周进程,短P-R间期发生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加强对存在短P-R间期改变孕妇的观察,尤其是对于孕晚期短P-R间期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的观察,随诊复查,防止出现病理性心律失常,可以为临床诊治预防及临产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期女性的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该阶段内在某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妊娠期妇女和50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根据妊娠时间将妊娠期妇女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晚期组,比较不同妊娠时间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计算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的相关性系数。结果:观察组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5);孕中晚期组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5);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密切相关,且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密切相关,妊娠期间应对孕产妇的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进行密切观察,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异常情况,进一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杨竹青 《北方药学》2013,(8):113-113
目的:分析妇女妊娠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到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妊娠期妇女6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再选取60例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比,妊娠期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明显比非妊娠期妇女要高。结论:妇女妊娠期的心电图短P-R间期问题为良性的生理改变,没有明显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游谊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61-61,F0003
临床心电图诊断工作中发现,单纯出现P—R间期缩短、QRS波群正常、临床上无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病史的病例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中晚期孕妇。本文就此现象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文  张炜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49-650
目的探讨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选择妊娠早、中、晚期接受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对每份图纸P-R间期进行测量。结果晚期妊娠孕妇较正常人发病率高。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改变的概率,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结果妊娠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而妊娠晚期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显著高于早中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妊娠孕产妇的心电监护,特别是晚期孕产妇的心电监护,能有效保证孕产妇的有一个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PR间期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 087例体检者,分析心电图PR间期及QRS波群特点,统计短PR间期者的性别、年龄、PR间期时限。结果 4 087例体检人群中,70例为短PR间期,其中男性22例,女性48例;20~39岁20例,40~59岁34例,60~79岁16例;PR间期时限100~119ms 46例,80~99ms24例。结论短PR间期在体检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71%,以女性、青年人多发,PR间期时限以轻度缩短100~119 ms多见。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复极延长为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是一种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昏厥或死亡。心电图出现Q-T间隙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其由电解质平衡紊乱,服用影响心室复极的药物等。还可能伴有先天性耳聋,其中最常见的是JerveII-Lange-NeiL-son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Romano-Wavcl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患者有明显Q-T间期延长和形态异常,有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并可致死亡。发病时常用β受体阻滞剂首选恢复左右星状神经结的平衡,对心跳暂停依赖性治疗以提高心率为主。除纠正病因外,对症治疗用异丙肾、阿托品或起搏治疗。而禁用Ia、Ic或Ⅲ类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与短P—R间期的关系。方法采集早期妊娠者150例(早期妊娠组)和非早期妊娠者200例(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P—R间期并比较。结果早期妊娠组中P—R间期〈120ms者48例占32%;而对照组中P—R间期〈120ms者22例占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妊娠可导致P—R间期在非早期妊娠时的P—R间期基础上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13.
张亚杰  郑云燕 《安徽医药》2020,24(12):2516-2519
目的:分析心电图 ST?T改变对妊娠中晚期心力衰竭孕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12月前往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被检出的 20例妊娠中晚期心力衰竭孕妇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同期 90例正常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心电图 ST?T进行比较,分析心电图 ST?T改变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力衰竭组 Ⅱ、Ⅲ、avF导联 ST段水平型及下斜型下移超过 0.10 mV占比、 V4?V6导联 ST段水平型及下斜型下移超过 0.05 mV占比分别为 65.00%、35.00%,均高于正常组的 2.22%、3.33%(P<0.05)。心力衰竭组 Tp?Te间期、 Tp?Te/水平分别为(102.38±1.28)ms、(3.74±0.26)均高于正常组的(82.85±1.25)ms、(2.59±0.31)(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心力衰竭孕妇心电图 ST?T存在着明显的异常通过对 ST段改变,下移程度进行观察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4.
黄健 《天津医药》2005,33(12):773-774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近10年来住院的80例经肺CT、灌注,通气、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肺栓塞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最多见的为QⅢ占63.8%,其他SⅠ58.8%。TⅢ47.5%,同时具备SⅠQⅢTⅢ者占35%。右胸导联V1-V6T波倒置占48.8%。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占38.8%,右束支阻滞占27.6%,ST段下移改变占27.5%。肺型P波仅占6.3%。结论:心电图在临床肺栓塞的诊断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有许多特征对提示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2010年4月20日至8月31日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884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贵曼  吴玲玲  张学燕 《河北医药》2012,34(8):1224-1224
孕妇自孕初期开始,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发生着巨大变化,所以对孕妇实施定期有效地检查,对孕妇的安全妊娠与分娩及胎儿的正常发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孕28~34周的孕妇218例进行常规心电图和频谱心电图检查,并对其中146例常规心电图正常的孕妇,进行跟踪,至孕晚期观察其常规心电图ST-T异常的发生率,为早期发现孕妇心肌缺血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亮  陈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42-94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变化,探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进行分组,对95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在体表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60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18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0例;35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拾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李芳  崔智飞  孟素芳 《医药世界》2009,(12):820-821
目的:探讨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及意义。方法:对5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显示:左胸V1-V5ST段抬高呈递减性,其中V1导联ST段抬高≥1mm15例;Ⅰ、avL、V5、V6导联q波消失10例;添加右胸导联,V3R-V4RST段抬高≥1mm18例,V3R-V6RST段抬高≥1mm21例。结论:右胸导联特别是V3R-V6RST段抬高是诊断右心室梗死的有力证据,当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有V1导联ST段抬高,高侧壁及侧壁导联q波消失,及时加做右胸导联对诊断右心室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常情况下,人体液中的电解质维持动态平衡,疾病或其他因素可破坏其平衡状态造成电解质紊乱。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引起心肌细胞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甚至引起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在各种电解质中,钾对心肌细胞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和透析治疗的普及以及心电图一过性改变难以记录捕捉的特点,窦室传导心电图越来越罕见,故探讨高血钾致窦室传导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与妊娠周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美高仪心电工作站对305例正常体检者及2757例健康孕妇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孕妇按妊娠周数的不同分为早期妊娠(13周末之前)、中期妊娠(14~27周末)、晚期妊娠(28周及其后),分别进行心电图P-R间期监测,统计短P-R间期的发生率及其与妊娠周数的关系。结果305例正常体检者,发生短PR间期2例(0.66%),2757例孕妇中,孕早期1024例,发生短PR间期12例(1.17%),与正常体检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孕中期1115例,发生短PR间期51例(4.57%),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618例,发生短PR间期43例(6.96%),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妊娠早期短P-R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略有增高,但变化不明显,至妊娠中期,短PR间期发生率迅速增高,且随孕周的增加而提高至妊娠晚期,这与中晚期孕妇的需氧量不断增加、心率加快、房室结传导加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