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机抽查了1997年第一次住院病历1000份并查阅药库同年药品使用目录,采用DDD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合理用药、用药频度和药物费用。结果显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不合理用药病历占抗菌药物病历总数的20%;在全部抗菌药物病历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占30.9%,DDDs排序前10位中有3种,并且该类药物支出占购药金额的40%以上。表明抗菌药物在我院应用基本合理,但头孢菌素类药物欠合理、喹诺酮类剂量偏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2007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共14类,92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的用药频度位居前列,其用药金额占门诊抗菌药用药总金额的62.94%。这3类药在门诊使用较为广泛。结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针对用药频度较高的抗菌药,临床应引起重视,切实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3.
陶萍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572-573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DDDs排序分析方法统计并计算住院药房2009年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仍为抗感染药物首选。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住院药房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并计算住院药房2005~2006年两年里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首位,仍为抗感染药物首选.被统计的20种药物中15种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比例为75%.结论 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我院200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军卫一号”系统,统计药品的出库数量,金额和用药天数,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分析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对2000年我院细菌药敏实验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 抗菌药物中、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最为常用,占用药总金额的93.78%,按照DDs排序,青霉素、头孢唑啉钠、甲硝唑仍然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同时,新型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开始进入临床用药的主导地位,按日用药金额排序、头孢呋新、安洛欣、氧氟沙星是日消耗药费最多的药物;头孢唑啉钠、甲硝唑针、氟哌酸、头孢噻肟纳、丁胺卡那霉素、苯唑青霉素用量上存在不合理现象,细菌药敏试验发现,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很高,对头孢类的耐药率则稳定在30%左右。药敏试验证明,抗菌药物普通存在耐药性,因此,抗菌药物应用要合理掌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分别以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中心药房)药品发放金额、DDDs、日均药费为指标,对我院2004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物门诊和住院占各自药品总金额的17.0%和32.12%,均以头孢类为主.结论:应用抗感染药物从金额总体构成比和限定日剂量(DDDs)排序来看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起点过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前后各项合理用药指标、临床应用合理率的变化,以及整治前后使用金额排序前10位、门诊及住院DDDs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不同级别抗菌药物的DDDs和构成比。结果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分别由整治前的30.98%和66.28%下降至整治后的23.85%和57.71%;AUD值从整治前的每日62.88DDDs/100人下降至整治后的每日27.95DDDs/100人;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整治前的100.00%下降至整治后的70.59%,与卫生部要求的30%仍有较大差距;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提高,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的样本送检率达80.68%;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均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率提高;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10位的总金额大幅下降,门诊、住院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总DDDs下降,住院用药结构变化较大,第1代头孢菌素DDDs呈上升趋势;整治后各级别抗菌药物的DDDs均明显减少,其中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构成比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效果显著.多数指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但仍需强化相关措施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呼吸科出院病历100份,对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联合用药、用药起始时间、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10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99%,平均用药天数13d,其中二联用药比例占72%。用药频度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唑肟;使用频率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病原学送检率为77%。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联合用药依据不足、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给药间隔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杨积顺  徐立平 《人民军医》2011,(10):919-920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疗效显著,且相对于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价格低、药效高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但随着近年来该类药物大量应用,其不良反应也在增多。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的统计,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仅次于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居各类抗感染药第3位,占所有抗感染药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14.1%。现就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德华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26-2226
目的:指导门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抗菌药物的应用提出合理建议,使医生应用抗菌药物时更加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合理的剂量,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方法:随机抽取2009-01~12门诊处方3602张,时18岁以上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2张门诊处方中有1478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占41.03%;使用抗菌药物7类18个品种,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我院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主流,但在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配伍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8—2010年该院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并进行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排序分析。结果 3年来,该院药品销售总额逐年上升,而抗生素销售金额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额逐年下降,依次为11.44%、10.67%、7.95%。美洛西林钠连续两年销售金额位居第一,分别占抗生素销售总额的29.58%、32.08%,2010年头孢呋辛钠位跃居第一位,销售金额占抗生素总金额的21.96%。用药频度前两年排序第一的是琥乙红霉素,2010年位居第一的是头孢氨苄。结论该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12.
张艳  苏静  厉青 《武警医学》2017,(1):39-42
目的 调查专项整治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2010-08-01至2010-08-07(专项整治前)和2014-08-01至2014-08-07(专项整治后)全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对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持续时间、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专项整治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100%下降到53.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用药持续时间、使用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趋于合理,抗菌药物人均费用由整治前的921.3元下降为319.2元.结论 通过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王晶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804-805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情况,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监督,促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排序依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第4代头孢菌素。2009年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用药频度最高、而每日药费最低的为头孢曲松钠。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药物应用日趋于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为单位,统计1994年以来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类抗感染药物年度累积DDD总量,各类药物的构成比,以及各年度累积DDD与1994年累积DDD定比值。结果 1994年后,抗感染药物总用量呈大幅度下降,而后虽有所回升,但至2002年仍远低于1994年的水平;9年来临床使用量最大的前5类抗生素为青霉素类、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其中3代头孢菌素从1994年排序第5升至2002年第1位,而原排序第2的1代头孢菌素则降至第5位。与1994年相比,使用量升高幅度最大的为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结论使用量没有逐年增多,提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的控制措施积极有效;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量的逐渐增加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提示我院临床在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中,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可能较大;同时,应努力避免碳青霉烯类和多肽类两类药物使用量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5.
宦定才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00-1201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病案查询系统,在2009-01~12间住呼吸科老年患者病例中,随机查阅100份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例,对其中的数据加以计算、整理及分类,并运用DDDs法,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金额排序等方面,对我院呼吸科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由DDDS可以看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仍然是目前呼吸系统运用最多、最广泛的抗菌药物。结论:我院呼吸科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临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SPSS 13.0软件对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3年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最频繁,其中头孢硫脒DDDs排第一,其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临床主要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率最高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率有一定相关性。医院应加强细菌监测,提高病原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物使用与烧伤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烧伤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995年1月-2004年12月每年度烧伤病区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各类抗菌药物的每日约定剂量(DDD)数(DDDs/100人天),统计同期每年金黄色葡萄球菌(Starphylococcus aureus,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全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sa中的比例,并对各种(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0年来氨基糖苷类药物和1、2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而含酶抑制剂类、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大幅度提高;在单一品种的药物中,阿米卡星和头孢唑啉使用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磷霉素、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量近年来明显增加。在病原菌方面,Pa的构成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Sa构成比却持续升高,2003年达到最高点(44%),Sa中多重耐药MRSA比例无明显的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有多种(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Sa和Pa构成比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MRSA在Sa中的比例仅与磷霉素的使用量呈负相关。结论增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等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含酶抑制剂类和糖肽类药物的使用量,有可能改变Sa构成比持续升高的趋势;而适当增加舒巴坦/头孢哌酮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有可能降低病原菌中Pa的构成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8—2011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08—2011年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该院使用强度最高的3类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使用强度最高的抗菌药物,该院分离的最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011年的耐药率明显下降;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用量成正相关(r=0.986,P=0.014;r=0.982,P=0.018;r=0.968,P=0.032;r=0.993,P=0.007),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氨苄西林/舒巴坦、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成正相关(r=0.996,P=0.004;r=0.965,P=0.035;r=0.983,p=0.017)。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量和细菌耐药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应适度调整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与该细菌耐药性呈负相关或不相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