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重庆医科大学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74例,其中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EN+PN组)256例,肠内营养支持(EN组)287例,肠外营养支持(PN组)23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免疫状况、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第21天时,EN+PN组各项营养指标,IgA、IgG含量,CD4细胞和CD4/CD8比值,感染并发症发生率,NIHSS评分,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EN组和PN组,且EN组明显优于PN组。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高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且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给予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其中42例在伤后早期(<72 h)给予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36例采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在营养状态、血清蛋白水平、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血清生化指标及临床预后方面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在相关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采用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加强消化道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并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和单纯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4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外混合营养组(82例)和肠外营养组(62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TLC)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混合营养组肺部感染和咽部不适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在切口感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两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混合营养组的TLC、TF、PA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具有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咽部不适等并发症,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本科住院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支持组27例、肠外营养支持组28例及空白对照组23例,观察营养监测指标在肠内外营养组和对照组的变化。结果肠内营养支持组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方面,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0.01);在血糖改变上,肠内和肠外营养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组疗效在改善患者体内蛋白恢复方面优于肠外营养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非要素膳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99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制非要素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后均升高,EN组升高较PN组更为显著 (P〈0.05);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自制非要素膳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支持效果,并与全肠外营养(TPN)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例230例,随机分为EN+PN组(119例)和PN组(111例)。EN+PN组在术中进行空肠穿刺留置营养管术。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d、术后10 d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平均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总蛋白(TP)、CD3+和CD4+细胞在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术后10 d明显升高,EN+PN组较PN组升高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且EN+PN组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可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空肠穿刺留置营养管术可作为消化道肿瘤开腹手术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SPA)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 EN),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 PN),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给予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可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对8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创伤患者分别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观察组,40例)两种营养支持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蛋白水平、氮平衡的情况,发现补充性肠外营养对患者蛋白水平、氮平衡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在伤后48h内放置鼻饲管后使用自配营养液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按14~18cal/(kg·d)实施早期营养过渡支持,1周后两组病人均按30cal/(kg·d)提供营养支持。观察指标包括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每个指标在营养支持实施前测定1次,以后每周测定1次。结果:两组病人各自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中未发现病人出现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腹泻、败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A组(早期肠外营养组PN)、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C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每组34例。术后36~72h给予相同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死亡率。结果①营养评价A、C组比B组好,C组、B组差异显著(P〈0.05)。C组并发症少于B组(P〈0.05)。②C组的预后优于其它两组,C组的病死率最低(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全肠道外营养1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是比较合理的,这对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丽燕  叶世伟 《武警医学》2010,21(8):656-658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加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支持,同时每天联合应用GH,连用2周.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测定手术当天和第14、21天的多项营养指标,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清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不但可迅速改善重度脑损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而且可缩短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04-2009—02外科危重患者营养治疗54例,随机分为2组,即EEN+PN组32例和PN组22例。两组行深静脉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同时EEN+PN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d获取血红蛋白、血清白(清)蛋白和胆固醇等指标。结果:EEN+PN组血清白(清)蛋白、胆固醇较PN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血红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与PN组也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危重患者行EEN+PN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合理应用EEN治疗是外科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65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33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8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2周治疗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储霞 《西南国防医药》2014,(10):1071-1074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92例住院COPD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计算营养不良发生率。将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肺功能状况。结果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4.5%,≥70岁者发生率高于〈70岁者(P〈0.05)。两组治疗后的12个相关指标(体格测量、血生化及呼吸功能等)均优于治疗前(P〈0.05);除MAC、MAMC和PA外,其余指标的改善情况EN组优于TPN组(P〈0.05)。结论 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在胃肠道功能正常时,首选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联合营养支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支持对维持和改善手术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需行营养支持的16例患者,随机分PN组及EN+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前、手术后12d测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结果:①EN+PN组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含量高于PN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EN+PN组血胆红素、胆汁酸比PN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PN支持相比,EN+PN可较早期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应根据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早期应用EN。  相似文献   

16.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方法:4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分别为23、22例.EN组手术后24 h内经空肠近端营养管输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Nutrison Fibre),TPN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静滴,共7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均较术前略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营养支持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蛋白、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较TPN组肠功能恢复快,排便时间早(P<0.01),平均住院费用低.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住院费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7.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将65例SAP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分别观察营养支持后第1、7、14天的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同时比较并发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显著升高,血糖、血淀粉酶明显降低(P<0·05)。PN组病程后期的IgA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EN组无明显变化。并发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EN组均低于PN组(P<0·05)。结论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对SAP患者尽早给予EN是安全和有效的,较PN能够获得更好的营养状态、更少的并发症、更高的生存率、更短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应用空肠营养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3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共31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肠营养,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指标等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2 w后,两组营养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胃肠道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空肠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安全性好,操作难度小,所需营养液的配制简单,可有效增加患者症状改善速度,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