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内经》九针理论,总结九针之数、九针之形、九针之用。发现九针理论关注形态结构的特点,与当代许多针对组织形态结构的新针具、新针法相呼应,与毫针调神针刺形成鲜明的对比。认为九针理论的守形针刺特征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尚不够充分,提出当代针灸学的发展应给予“形而下”更多的学术关注,使针灸学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古九针的名称、形状、功用、刺法及来源,并对建国后在继承古九针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成果新九针进行了系统介绍.新九针的改制和创新丰富了九针针具,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新九针的科研与临床发展过程中新九针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多种针具结合,既重视每种针具的特点又强调发挥整体功能,使新九针形成了自身特点及独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11家二、三级医疗机构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核查、专家研讨座谈会等形式,对植入/介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现状、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区域内医疗机构目前存在的医疗器械证照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医疗器械废弃物管理和骨科“非消毒包装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植入/介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新思路、新构想。  相似文献   

4.
古九针首见于《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推崇。后师怀堂先生对古九针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新九针疗法"。"新九针"在针具、针法、治疗思路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有所创新。锋勾针将锋针、勾针、毫针三者结合于一体,泻热放血、松解粘连;火针增加了种类,还将应用范围扩展到痹证、皮肤病、脾胃病及内科杂病;员利针改进针具规格为0.6 mm×125 mm的长针,针尖直抵病所;芒针将长针和毫针相结合,有效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九针疗法"的治疗思路从"从颈治头""从腹治腰"和"从腰治膝"3个方面展示了新九针在临床应用中的继承与创新。通过从新九针针具特点及临床应用两大方面对新九针疗法的优势与特色进行阐述,以期为新九针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法及医理等方面对《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句中“禀”字的含义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认为“禀”意为“授”,即“供给”之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禀承”、“禀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一则验案,介绍曹玉霞主任医师运用新九针优势技术组合治愈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思路。[方法] 所选医案中患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现患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对该病的因机证治进行分析,阐述曹师辨病和辨证的思路,以及针具、刺法的选择依据。[结果] 中医方面,辨病为“痿证”,从“阳明”论治;西医方面,将本病的发生归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所导致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将治疗重点放在解决“吸收障碍”上。曹师提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二者对于病因病机的认知是相通的,都指向“脾胃”。基于本案患者“多瘀”“多寒”“病情迁延难愈”的病证特点,根据“病证和针相宜”的关系,可选择新九针中磁圆梅针、火针联合埋线三种疗法以“疏经通络、温阳散寒、巩固疗效”。[结论] 新九针优势技术组合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通过调理脾胃以秉要执本,并在此基础上显著改善中枢及周围神经症状,可资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九针略说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约有半数以上的篇幅论述了针灸,其内容十分丰富,为后世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素问·针解》等篇中多处提到的“九针”,是现代所用针具的前身。对“九针”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实用价值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深入研究针灸的发展史,充分发挥针具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及实现针具的不断更新、完  相似文献   

8.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小针之要,易陈难入,粗守形,上守神。”可见针道之难在于“神”。此“神”包括与针灸有关的辨证施刺、手法、配穴、禁忌等一系列问题,更应包括医患神志活动与针灸治疗的关系。对于后者,《内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述,这对指导针灸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挖掘燕赵中医世家的学术思想、 专业成就、 形成脉络及学术贡献,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院长葛少钦教授就百年孟氏中医传承脉络、 九针医学及守正创新、 九针医学科学性等问题与孟氏中医传承人孟祥俊进行了学术交流及深度访谈,并提出民间医生与高校合作研究的九针医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何玉梅 《大家健康》2014,(9):324-324
通过对医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观察,找出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清洗方式不合理、思想上不重视、干燥不及时、清洗质量不合格以及清晰物品分类不明确等。本文主要针对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医疗器械清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医疗行业的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国产医疗器械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应用推广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扶持情况、“十二五”与“十三五”部署要点、浙江省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推广经验及进一步措施等,点明了国产医疗器械的应用推广方向及应用示范措施。基于国家前期的部署与经验,国产医疗设备的应用示范将进一步助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并为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水平、解决基层医疗服务不到位不可及的问题带来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Nanoknife是一种新型的手术外科器械,国内称为“纳米刀”,然而,这种医疗器械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电脉冲施加在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电穿孔导致细胞凋亡,脉冲时间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器械命名是能正确体现医疗器械特征的命名原则。对这种依靠电脉冲能量释放为特征的医疗器械中文命名进行探讨,建议用“纳秒刀”命名更能反映其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宁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通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通气鼻贴”等8种医疗器械产品的广告进行重点监测,并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购买。 这8种医疗器械产品分别是:河北路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眼全息近视治疗仪”(广告中标示名称为“眼保姆”):陕西奥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近视回归镜”(广告中标示名称为“学生第E镜”);  相似文献   

14.
引言医疗器械产业是本世纪科技发展最活跃的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阔的市场前景,引领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断推进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快、势头猛、空间大,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布局的领域。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国家出台了系列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大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1-2],同时完善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事件     
朝阳医院实行“夏日制”门诊;国家药监局将专项检查医疗器械包装标识;四川将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国内首个医疗器械城在广州建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飞  吴寅  李宁  刘福臣  王琳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81-1482
目的针对医疗器械护理临床实践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设计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安全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确保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方法成立医疗器械管理小组,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确定医疗器械重点管理对象,调查、分析医疗器械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设计医疗器械标识屏障、管理屏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使用,同时加强对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并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安全屏障前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器械护理管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多层屏障可有效避免医疗器械护理临床实践中不安全事件发生,使医疗器械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安全性明显提高,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回阳九针穴(简称九针穴,后同),载于明代针灸医家高武所著的《针灸聚英》之中。其歌曰:“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在中医理论中有阴阳互根,阴竭则阳亡,阳亡则阴无以化的论述,所以亡阴亡阳互为因果,难以截然分开,只是先后主次不同而已。因此,笔者认为虽名为回阳九针穴,但实则是说当病证处于亡阴亡阳之时,当针此九穴,并不只局限于  相似文献   

18.
“九宫八风图”是《黄帝内经太素》中唯一的1幅图。以《灵枢·九针论》中“身形应九野”的记载为线索,可以找到这幅图中有关人体外周划分思想的由来。人体外周划分的原理与考古所见的“神龟占”、“人字图”一致。“九宫八风图”将脏腑、体表组织与八方、八节、八风匹配,使时空与人体相联系,形成了简单的人体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芒针针法是中医针灸传统针法之一,它源于九针中的长针.九针是内经时代的代表性针具,其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用途也有所不同,在<灵枢·九针论>中对九针的形状及用途有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学习“医疗器械全球协调组织”(GHTH)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指导文件,对我国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现状提出修改法规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