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抗青光眼手术方法均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此方法使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眼压不可调控。且控制眼压长期效果不理想,增大了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功能继续受损的发生率,所以,此手术方法在国内一些医院正在被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所代替。我院自2002年9月以来,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抗青光眼术中,增加了术中前房形成,与单纯小梁切除抗青光眼术相比,降低了手术患者术后眼压及浅前房发生率,进一步完善了复合式小粱切除术。为配合此手术,我们对手术患者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应用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后眼压的动态变化。方法在50例(60眼)标准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拆除缝合技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及前房深度。结果术后拆线前的平均眼压为>13.97mmHg,随访6个月,平均眼压为15.64mmHg,浅前房的发生率为10%。结论巩膜瓣可拆除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做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及护理,掌握预防保健知识,防止青光眼再度复发。方法 采取快速降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或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虹膜根切术,才能避免视力下降。结果 本组42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后,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保护瓣的滤过性手术,是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熊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5):797-798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后两种眼球按摩方法对眼压控制的比较。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37例(4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师按摩组和患者按摩组的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眼压差异无显著性。医师按摩组术后3、6个月眼压控制好于患者按摩组。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医师严密监测下的按摩对患者术后眼压稳定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5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围术期及出院时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和临床指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随诊1个月。结果:术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值或联合3~4类降眼压药物治疗72~96h。术中配合严密,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间观察眼压均在正常值范围,22例(23眼)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较术后1周提高2~3行。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较好,加强围术期管理,优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流程,可为手术成功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术后观察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明显降低,视力稳定或提高,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结论:羊膜移植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粘弹剂在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5例经充分降压后眼压仍很难降至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粘弹剂,所有患者随访8~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眼压控制在10~21 mm Hg,4例需要加用药物控制.术中、术后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粘弹剂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风险小梁切除术中行前房穿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在46例高风险小梁切除术中,通过前房穿刺缓冲眼压的骤降,减少丁术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6例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28.3%,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无一例术后视力较术前下降,出院时眼压均在18mmHg以下。结论:高风险小梁切除术中行前房穿刺町以有效地保存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5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围术期及出院时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和临床指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随诊1个月.结果:术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值或联合3~4类降眼压药物治疗72~96 h,术中配合严密,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间观察眼压均在正常值范围,22例(23眼)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较术后1周提高2~3行.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较好,加强围术期管理,优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流程,可为手术成功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法。方法:作板层巩膜下床内后切口缓放房水,联合后巩膜咬切及小梁切除术,治疗25例25眼。结果:术后1周平均眼压18mm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7mmHg。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无浅前房低眼压现象。结论: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法在青光眼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在鞍山市铁西区人民医院接受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长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植入青光眼引流器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矫正视力和平均眼压。结果 2组治疗后的矫正视力和平均眼压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矫正视力和平均眼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可有效提高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对于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矫正视力和降低眼内压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较常发生的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及后期的滤过口疤痕化致滤道堵塞,从而使眼压复升,防止继续损害视功能的发生。方法我科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即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可调节缝线)配合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急救、心理护理、滤过泡护理、眼球按摩等护理技术,治疗护理原发性青光眼。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后眼压比较说明复合小梁手术对患者远期的眼压控制得更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及视力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早期与滤过过强相关的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伟  蔚伟  张季瑾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2996-2997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45眼)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滤过泡、前房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控制≤21mmHg者35眼,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8眼;术后视力提高25眼,术后视力不变11眼。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行小梁切除术。只要手术前后处理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23例23眼,均用降眼压药物2~3天不能降至30mmHg以下而行小梁切除术。术前眼压41~63mmHg。手术方法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前用1ml注射器作前房穿刺使眼压略降或降至正常水平,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眼压,前房及视力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脉络膜大出血,术后眼压6~15mmHg。随访6个月~5年,16例眼压15±3mmHg,7例点噻吗心安后眼压15±5mmHg,视力除4例无光感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尽管高眼压状态下手术风险较高,但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安全实施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52例(56眼)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扩大;术后视力提高36眼,视力未改变18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50眼,6眼需局部降眼压治疗;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球按摩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青光眼患者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在小梁切除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眼球按摩,对照组40例术后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2周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12个月患者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眼压较高,失败眼多于观察组,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进行眼球按摩护理可有效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病人的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明显增高,眼压明显地降低,均有滤过泡形成。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等,并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术后视力19眼(86.4%)维持不变或提高。眼压由术前平均(45.06±11.20)mmHg降至末次随访平均(16.11±5.09)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眼压≤21mmHg者17眼(77.3%),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前房变浅3眼,术后2~7dUBM检查睫状体脱离2眼。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明胶海绵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术后视力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哲 《临床医学》2014,(5):101-10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用于晚期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晚期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眼压、视力情况及视野范围。结果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有效率为100%。视野无缺失51例,其中8例术后视野范围较术前有所扩大;仅7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得以纠正。结论小梁切除术可以达到遏制视功能丧失的目的,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何爱群 《临床医学》2010,30(12):113-113
我科于2005年至2009年收治的青光眼患者中,31例行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发现视网膜出血,行活血化瘀及营养视网膜治疗后,患者视力恢复提高,提示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降低眼压,视网膜减压性出血为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应以积极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