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分期、转移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83例原发性乳腺癌C—erbB.2、p53、ER、PR的表达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C—erbB-2、p53、ER、PR阳性表达者分别为30例(36.1%)、31例(37.3%)、45例(54.2%)、53例(63.9%)。C—erbB-2的表达与p53呈正相关(P〈0.05),与ER、PR呈负相关(P〈0.05)。C—erbB-2和p53的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和淋巴结转移而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ER、PR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递增和淋巴结转移的减少而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ER、PR阳性表达率与C.erbB-2、p53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p53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ER、PR与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C-erbB-2、p53、ER、PR可指导临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治疗的作用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分析84例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对原发灶用TSK stericut针穿刺活检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CerbB-2、p53,所有患者采用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每3周1次)或TE(表阿霉素+泰素或泰素帝,每3周1次)方案化疗2~4个周期,化疗后1~2周手术。疗效以原发灶B超检查两径乘积变化按UICC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TE方案有效率(80.6%)高于CEF方案(56.6%),CerbB-2阴性者的有效率(75.0%)较阳性者(52.8%)高,p53阳性者有效率(77.5%)高于阴性者(54.5%),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E方案、p53阳性独立地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相关。结论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TE方案、p53阳性者具有较高的缓解率。活检针穿刺可用于乳腺癌的术前病理诊断并测定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TE(紫杉类联合蒽环类)及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探讨新辅助化疗对ER、PR、HER-2、P53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分期Ⅱ~Ⅲ期的行TE新辅助化疗患者167例,行CEF新辅助化疗患者256例。化疗皆以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进行评价。结果乳腺癌原发肿瘤的总缓解率(RR),TE组为86%(144/167),CEF组为67%(172/25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完全缓解率(cCR),TE组为32%(54/167),CEF组为23%(59/2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完全缓解率(pCR),TE组为19%(32/167),CEF组为14%(36/25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TE组脱发较严重。两组化疗方案对ER、PR、HER-2、P53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TE与CEF方案对乳腺癌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且TE方案优于CEF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之内,而TE组患者的脱发等副反应要高于CEF组。两组新辅助化疗对ER、PR、HER-2、P53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PR、C-erbB-2和P53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EC或TP方案化疗,化疗前空芯针穿刺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的ER、PR、C-erbB-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22例新辅助化疗RR达81.8%,其中CR5例(22.7%),pCR4例(18.2%),PR13例(59.1%),SD4例(18.2%)。研究发现ER、PR和C-erbB-2表达在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但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无关联性。结论ER、PR和C-erbB-2的表达在不同疗效组有差异,但目前不能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Ki-67、p53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的正常乳腺组织中Ki-67、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8%,高于癌旁乳腺组织8.8%(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表达无关,与肿瘤的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相关。乳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8%,高于癌旁乳腺组织11.3%((P〈0.05),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ER、PR表达无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相关。Ki-67蛋白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关。结论Ki-67、p53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是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表达变化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中的意义,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方法: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p53及Bcl-2测定。化疗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500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75mg/m2,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500mg/m2],经3个疗程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Ⅱ/Ⅲ期乳腺癌病例在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上述各指标阳性表达率的变化。结果:9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70例(71.4%)获得临床部分缓解。化疗前后ER、PR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p53及Bcl-2化疗前后表达阳性率显著变化(P〈0.05),化疗有效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而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ER、PR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p53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并通过上调Bcl-2表达来调整肿瘤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PR、p53及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13例原发性乳腺癌中ER、PR、p53及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ER、PR、p53、HER-2表达分别为67例(59.29%)、66例(58.41%)、41例(36.28%)、36例(31.86%)。HER-2的表达与p53呈正相关(P〈0.05),与ER、PR呈负相关(P〈0.05)。HER-2和p5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R、PR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随访2年以上,ER、PR阳性患者中出现复发或肝、骨转移者为4.2%,阴性者为14.3%(P〈0.05);p53、HER-2阳性者为14.0%,阴性者为2.5%(P〈0.05)。[结论]HER-2、p53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ER、PR、p53及HER-2的联合检测对指导制定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erhB-2、p53在乳腺癌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C-erbB-2、p53检测。[结果]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9.5%(94/158),p53阳性表达率为50.6%(80/158)。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基因表达水平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征及6种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 267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ER、PR、C-erbB-2、P53、Ki-67、VEGF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53.0%、36.6%;P53、Ki-67、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0%、91.6%、74.7%。肿瘤直径≤2 cm组中,ER和PR表达率最高(66.8%和58.8%),而C-erbB-2的表达率最低(32.9%)。在低年龄组(≤50岁)和临床I期的患者中,PR表达率均最高,为57.9%和58.5%。C-erbB-2在临床晚期(Ⅲ,Ⅳ期)表达率最高(45.9%)。P53、Ki-67的阳性表达均与E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而P53、Ki-67、VEGF的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淋巴结阳性组中P53、Ki-67与ER及P53与C-erbB-2的相关程度均较淋巴结阴性组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C-erbB-2与P53、Ki-67和VEGF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有助于指导该类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前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情况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 -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 -67)等表达,分析化疗前后生物标志物表达变化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ER 阴性组、PR 阴性组、Ki -67高表达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0.0%、49.1%、51.4%,高于 ER 阳性组26.0%、PR 阳性组25.5%、Ki -67低表达组9.4%(P <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R、Ki -67的表达水平是评估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P <0.05)。Luminal 型乳腺癌总生存期高于 non -Luminal 型(Long -rank 检验,P <0.05)。结论:ER、Ki -67、分子亚型可作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判断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片微钙化与ER、PR、p53、C—erbB-2表达及临床病理关系,评价微钙化表现预测ER、PR、p53、C—erbB-2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72例钼靶片表现微钙化乳腺癌组织进行ER、PR、p53、C-erbB-2检测,并与各种不同钙化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R、PR、p53、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2.5%、61.1%和69.4%,钙化数目〈20组的ER、PR、p53、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钙化数目〉20组,PR表达差异有显著性,钙化数目与淋巴结转移无关。钙化类型与ER、PR、p53、C—erbB-2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率不相关。结论钼靶X线微钙化表现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但是通过微钙化表现预测ER、PR、p53、C-erbB-2表达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ⅡBB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48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PR和HER-2的表达后,给予表阿霉素(EPI)加多西紫杉醇(DOX)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3个疗程后行根治手术,将术后标本中ER、PR和HER-2的表达与化疗前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免疫表达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前ER阳性表达率为33.3%,化疗后ER阳性表达率为52.1%;化疗前PR阳性表达率为35.4%,化疗后PR阳性表达率为50.0%。ER和PR阴性表达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转为阳性表达的比例高于化疗前阳性转为阴性的比例,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前HER-2阳性表达率为62.5%,化疗后HER-2阳性表达率为52.1%,新辅助化疗后阳性转阴率略高于阴性转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发生改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钙化与非钙化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化型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钙化并预测ER、PR、p53、C-erbB-2表达的可行性。方法:两种类型乳腺癌术前均行钼靶X线检查明确钙化与非钙化,并对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PR、p53、C-erbB-2表达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类型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异,淋巴结转移度非钙化型较钙化型高,有明显差异。ER、PR、p53、C-erbB-2阳性表达在钙化型中分别为57.7%、61.5%、64.1%、67.9%,在非钙化型中分别为49.2%、57.6%、64.4%、57.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钙化型与非钙化型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钙化型乳腺癌与ER、PR、p53、C-erbB-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钼靶片钙化表现预测ER、PR、p53、C-erbB-2表达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NCT前后的血清MMP-9水平并评价NCT疗效。64例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EC-T方案化疗(表阿霉素90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多西他赛8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16例ER、PR阴性者采用TEC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表阿霉素75~85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分析血清MMP-9水平与NCT疗效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共完成NCT 290个周期,有效率(RR)为78.8%(63/80),其中获CR 4例,PR 59例。38例(47.5%)临床分期降低。NCT前血清MMP-9阳性组(>900U/L)和阴性组(≤900U/L)的RR分别为85.2%(46/54)和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9水平与乳腺癌化疗前分期、HER-2、ER/PR状态及病理学反应性分级均有关(P<0.05)。在化疗有效、化疗前分期Ⅲ期、HER-2+、ER+、PR-/+、病理学反应性分级G1~G3和G4~G5及绝经和未绝经的患者中,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MMP-9水平对乳腺癌NCT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减少NCT的盲目性,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 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 342例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 并利用诺丁汉预后指数(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 NPI)进行预后生存分析。  结果  2342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1.56岁。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571例(24.38%), 1143例(48.8%), 628例(26.82%)。NPI评分低、中、高危组分别为521例(22.25%)、1151例(49.15%)、670例(28.6%)。ER阳性1271例(54.3%), 阴性1071例(45.7%)。PR阳性1698例(72.5%), 阴性644例(27.5%)。C-erbB-2阳性787例(33.6%), 阴性1 555例(6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因素包括: 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家族史、NPI评分、ER、PR及C-erbB-2状态。另外年龄也是影响5年DFS的因素之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5年DFS及OS的因素包括: NPI评分、ER、PR及C-erbB-2。  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宗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 证实NPI评分、ER、PR及C-erbB-2为判断浸润性乳腺癌预后较好的临床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腺癌c-erbB-2、p53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关系。方法:2002年5月-2004年1月,我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腺癌患38例(其中低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腺癌14例),对其经石蜡包埋的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C-PrbB-2、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对进入观察组的患,进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或手术前给予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的化疗,长春瑞滨25mg/m^2,d1、d8,顺铂75mg/m^2,d,。每3周为1周期,3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未观察到p53表达阳性、C-erbB-2表达阳性与化疗疗效有密切关系(P=0.19,P=0.31);但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在C-erbB-2、p53表达均阳性为22.2%(2/9),而在C-erhB-2、p53表达阴性为75.0%(9/12),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未观察到C-erbB-2、p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关系(P=0.44,P=0.42)。结论:肺腺癌患p53表达阳性、C-erbB-2表达阳性与化疗疗效无关;C-erhB-2、p53表达均阳性对治疗NSCLC常用的NP方案敏感性低于表达均阴性。因观察的例数尚少,最后的结论有待积累更多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