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中心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救治的6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急救记录及护送护理记录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外伤性昏迷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结果 61例患者中抢救成功58例,有效率为95%;死亡3例,无效率为5%,因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无1例患者因意外死亡发生投诉现象。讨论120急救护理人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医学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安排急救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抢救率,减少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诊颅脑外伤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经我科急救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72例患者经过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65例,抢救成功率达90.28%.结论 迅速准确科学得力的抢救治疗是提高抢救急诊颅脑外伤成功的关键.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合理分工,全面地进行抢救,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74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等分为A组与B组,每组37例,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优质护理。结果 A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至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昏迷患者病死率10%,抢救成功率90%。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病死率高,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丰富的医学知识,正确、及时作好对急诊昏迷患者的鉴别分诊,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及时加强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有效抢救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急诊急救急性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性昏迷患者常见病因和相关急救措施,分析采用分级诊疗措施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各类急性昏迷患者共计135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昏迷患者常见的发病原因与实施分级诊疗措施的经验,并与往年同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治疗好转率进行对比,对所得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昏迷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疾病,实施分诊治疗后,治愈及好转率明显增加高于往年同期治愈及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科急性昏迷患者发病原因最常见的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在分析判断病因基础上,采用分级诊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昏迷病人的急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60-1861
昏迷是急诊主要危重症之一。急诊室护士正确、迅速进行病因分类,了解昏迷的程度,并与相应各科室医师联系,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初步急救与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们近几年来抢救昏迷病人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护理应用和体会。方法选择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02例,将随机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急诊和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对两组经抢救存活的病例随访3个月,以Bathel(巴塞尔)指数评分和FMA评分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2-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14,P<0.05)。观察组干预前Bathel评分(32.83±8.54)分,FMA评分(31.61±7.43)分,对照组干预前Bathel评分(33.20±8.63)分,FMA评分(31.54±7.31)分,两组干预前Bathel评分和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athel评分(80.45±17.71)分,FMA评分(81.22±16.38)分,对照组Bathel评分(53.28±14.23)分,FMA评分(63.71±12.59)分,两组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惠者给予急诊和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丁琴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70-2271
急诊科是医院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患者多为病情急骤或危重,临床护理往往只注重抢救,而忽视心理护理,其实心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急诊科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在做好患者抢救护理的同时,还要随时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本研究通过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的实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67-168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收治的急诊外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自尊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心理情绪,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外伤患者除按一般外科急诊护理常规护理外,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方法针对急诊患者恐惧、焦虑、急躁和孤独等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达到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抢救治疗的效果。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可消除急诊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关存丰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216-217
目的 对老年昏迷急诊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急诊昏迷患者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护理方法,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昏迷患者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且能够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对59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脱水、清除血肿和急诊护理,包括病情的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控制、并发症的控制和营养支持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9例患者中,病情稳定38例,可以出院的有12例,未能治愈的有9例,治愈率20.34%(12/59);患者的GCS评分、血肿量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综合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诊外伤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外伤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外伤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激发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期间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常规急诊抢救护理及系统监测,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期间给予系统监测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患心理护理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0急诊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差错率、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疑虑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t=8.90,7.61,12.89,8.14,6.68,均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差错率、对护理人员投诉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X2=12.29,13.05,8.66,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急诊外伤患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整体的急诊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存活率为96.7%。对照组总存活率为86.6%。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行全程、整体的急诊护理,可显著提高存活率,降低患者致残和致死率,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75例内科昏迷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评估所有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抢救和护理处理,75例患者中,住院时间在11~35 d之间,平均住院15.1 d,抢救成功64例,占85.3%,死亡11例,占14.7%。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不在少数,急诊有时难以鉴别,本文拟总结护理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方案。方法严格按诊断标准选择本院61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缓解率及血糖恢复情况.结果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缓解率更高,血糖情况控制更好,二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昏迷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可使患者症状较快缓解,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0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5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比1两组抢救成功率。2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GCS评分。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6%、52%,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GC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护理后GC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急诊抢救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体现急救的及时性及准确性,避免医疗纠纷。方法将抢救过程中的急救处置,药物使用,病情,急诊检查等护理记录表格化。结果规范了抢救时急诊急救流程,保证了执行口头医嘱的准确性及时性,降低了医疗纠份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结论急诊患者抢救护理记录单简单实用,具有科学性,有效地促进了急诊抢救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