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癌患者的MRI资料,总结乳腺癌的DCE.MRI表现。病例在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1个病灶有毛刺征象;16个病灶呈边缘强化,6个病灶表现为整体不均匀强化。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像上17个病灶周边可见粗大扭曲的或细小密集的血管影。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15个病灶呈Ⅲ型曲线,7个表现为Ⅱ型曲线。结论乳腺癌的DCE-MRI特征性表现有毛刺征、边缘强化及Ⅲ型曲线,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魏新华  龙莉玲 《医学综述》2004,10(6):371-373
动态增强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技术,它通过研究脑的微循环变化来反映人脑的功能状况。并且由于它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无电离辐射损伤、设备相对普及等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该法的基本原理、成像方法及在脑内病变的临床应用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的序列选择、扫描时机、对比剂剂量和流速、患者配合以及图像后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化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理想的序列应当快速、多相并有脂肪抑制,延迟时间最好做试验性注射确定,对比剂以30ml、流速2~3ml/s注射为佳,患者良好的配合以及恰当的后处理,都是获得理想检查效果的优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病理诊断为肝癌的患者,收集患者在入院检查时的MRI、DWI和DCE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病变肝区和正常肝区...  相似文献   

5.
6.
Lu GM  Wang ZQ  Zheng L  Wang JP  Qiu XM  Tang X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4):951-954
目的 评价动态磁共振增强扫描对胰腺癌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22例胰腺癌和9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的MR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2例胰腺癌(4例未见肿块),在FS-T1WI上呈低信号11例,略低信号6例,等信号1例;在FS-T2WI上呈高信号5例,稍高信号7例,等信号5例,略低信号1例,其中13例信号不均。动态增强后动脉期均未见明显强化;胰期和门静脉期强化明显,呈等信号5例,略低信号10例,低信号3例;其中5例小胰腺癌4例为等信号,1例为略低信号。在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9例胰腺内分泌肿瘤(1例未见肿块),在FS-T1WI上低信号5例,略低信号3例;在FS-T2WI上高信号2例,较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增强动脉期2例中度强化,6例均未见明显强化;在胰期和门静脉期强化明显,瘤体呈等信号2例,略低信号1例,较高信号5例,6例瘤体周边薄壁环形强化。结论动态MRI增强对两种病变鉴别有一定价值:(1)胰腺癌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其最大强化程度不超过正常胰腺组织;(2)胰腺内分泌肿瘤多数可有较明显强化,其最大强化程度可超过正常胰腺组织,瘤体周边薄壁环形高密度强化为本病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术前评估。方法 20例患者接受了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其中17例、14个实性病灶经病理证实。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乳腺癌MRI的术前评估。结果除1例为左乳囊性肿块外,其余19个实性肿块中,良性7个,恶性12个。MRI显示了所有肿块,包括1例多发乳腺癌隐性癌灶、1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残留、2例导管内癌,其中肿块最小直径为4mm。MRI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是92.3%。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术前可做出正确评估,为临床决定手术治疗方案及预测乳腺癌转移、复发和预后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A DCE-MRA)是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由静脉注入血管,使血流的T1时间较周围组织的T1时间明显缩短,再利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迅速采集血管影像的技术。成像数据经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将靶血管清晰地显示出来,由于其成像时间  相似文献   

9.
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比剂应用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胸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最佳应用方案。方法:无胸部疾病的自愿者61人,按0.08、0.17、0.25和0.33mmol/kg4种不同剂量分成4组,各组再分别以2、3、4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应用Siemens Vision Plus 1.5T成像系统进行CEMRA检查,评价不同成像条件对人胸部CEMRA信噪比、信号强度、血管对比度等的影响。结果:从图像的主观评价看,对比剂在0.17mmol/Kg以下无论以何种速度都难以取得理想图像(相同剂量下低流速略好于高流速),对比剂在0.25mmol/kg以上却无论何种速度都能获得较满意图像。血管的对比度也基本与剂量成正比,但肺动脉在对比剂剂量较大时,由于肺实质的强化,反而会引起血管肺组织对比度的下降。结论:胸部血管的动态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效果主要与对比剂的注射剂量有关,与流速关系不大。推荐胸部增强MRA对比剂剂量为0.25mmol/kg,注射流速为2~3ml/s。  相似文献   

10.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目前用于早期评价抗血管新生和血管干扰治疗效果的方法.文中综述了T1加权DCE-MRI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以及DCE-MRI在评价肿瘤血管新生以及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特点及不同Fontaine分级的下肢动脉病变超声评分。方法对189例糖尿病足患者,共375条下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Fontaine分级Ⅰ级210条下肢,Ⅱ级46条下肢,Ⅲ级43条下肢,Ⅳ级76条下肢。按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管径减少≤50%、管径减少51%~99%及闭塞,分析股总、股浅、腘、胫前、胫后、腓及足背动脉各段病变特点,对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不同Fontaine分级的下肢动脉病变超声评分。结果 375条下肢斑块发现率达97.60%(366/375),斑块分布以小腿动脉最多,占97.60%(366/375);斑块类型以程度最重的各种斑块均有者最高,占59.47%(223/375);周围动脉病变(PAD)肢体数占63.73%(239/375),小腿血管受累较重;不同Fontaine分级的下肢血管超声疾病严重度评分有差异,分级越高,评分越高;Fontaine分级Ⅰ级的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闭塞发生率为30.00%,而FontaineⅢ级患者发生率为93.42%(P<0.05)。结论超声成像是糖尿病足病PAD重要的筛查工具,可对斑块类型、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发生部位详细评估。糖尿病足病患者PAD发生率高,小腿血管受累较重;Fontaine分级越高,下肢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的节段越多。  相似文献   

12.
杨丕坚 《医学综述》2009,15(14):2172-2174
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病变、缺血、足部畸形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糖尿病发展后期的严重并发症,明确其发病机制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诊断糖尿病足时应该明确其神经、血管、感染等情况。治疗方案也应根据溃疡的严重程度(Wagner分级)、血管状况、感染和神经病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相似文献   

13.
安静思  路璐  安刚  王雪鹰  杨阳  崔薇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30-3835
背景 糖尿病足(DF)发病率高、预后差,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DF发生呈正相关,但DR与DF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DR与重症DF及DF截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分为轻症组47例、重症组49例,根据是否截肢分为非截肢组74例、截肢组22例。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非截肢组和截肢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DF和DF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DF患者中,重症DF 49例(51.0%),DF截肢者22例(22.9%)。重症组吸烟者占比、白细胞计数(WBC)高于轻症组,空腹血糖(FBG)、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GB)、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低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糖尿病(DM)病程、吸烟者占比高于非截肢组,TG、高血压患病率低于非截肢组(P<0.05);非截肢组与截肢组DR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况、TG水平、DR分期是重症DF的影响因素,吸烟情况、DR分期、高血压患病情况是DF截肢的影响因素(P<0.05)。DR分期越高,患者重症DF发生率越高(P<0.05),但DF截肢发生率差异并无此情形(P>0.05)。结论 DR分期为重症DF及DF截肢的影响因素,伴随DR病变逐渐加重,重症DF发生率逐渐增加,DR可作为重症DF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测定有机硅烷化、聚丙烯酰胺和聚苯乙烯3 种包埋体磁性氧化铁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 0 .1 % 、5 .6 % ±0 .4 % 和3 .9 % ±0 .5 % ;模拟胃酸条件下浸泡24h 的溶解度分别为13 .4 % ±0 .4 % ,12 .4 % ±0 .8 % 和10 .5 % ±0 .2 % ;用0 .01 ~10mmol/ L不同浓度的有机硅烷化磁性氧化铁溶液在磁共振仪上测定不同铁浓度下 T2信号强度显示, T2 信号强度随铁浓度增加而下降;小鼠口服溶液后1h 和4h ,铁主要集中于胃和肠;家兔和小鼠喂药后分别饲养4 周和2 周,活动如常,未见不良反应。结果表明,有机硅烷化氧化铁颗粒有可能用作口服磁共振造影剂。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将41例糖尿病病足患者资料根据分型、病程、空腹血糖、HbAlc、体重指数、并发症、合并症、Wagner分级、治疗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程长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占多数,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伴有其它急慢性并发症、合并症者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按Wagner分级1~4级均有,1级和4级稍多。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截肢率也不低。结论:糖尿病足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非常重要,要加强糖尿病足的宣教。  相似文献   

16.
杨静 《中华医护杂志》2006,3(1):48-48,4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2004年10月38例DF的临床资料,并对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8例DF感染溃疡痊愈22例,好转16例。结论重视足部定期观察,严格控制血糖,恰当有效的足部护理,可有效地防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足是1956年由oskl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临床表现[1]。现将我院86例糖尿病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至2004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42岁~90岁,平均年龄70.5岁,糖尿病病史5a~20a,糖尿病足病程2a~5a,所有的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下肢彩色多普勒证实存在血管病变,有轻度不等的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2方法积极控制血糖,具体指饮食控制、药物和运动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DSA影像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DSA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留置造影导管后,经导管注入尿激酶(万U)∶肝素钠(mg)∶NS(ml)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用量为2.0ml/h,用微量泵维持7天左右。结果靶血管周围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占全组病例的100%,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张占70.3%,闭塞段血管重新开通占60.5%。0~Ⅱ级病足溃疡面愈合,Ⅲ~Ⅳ级病足溃疡面干燥、缩小、周围炎症消退。结论DSA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研究群组扫描序列获得图像乱序的原因。方法 :我们对一工作者进行 4次对比扫描 ,分别利用t1 - tse- tra,t2 - tse- tra,T2 - TSE- TRA 3个群组扫描序列得到 4组横断位图像。结果 :我们发现 T2 - TSE- TRA群组序列扫描的图像顺序发生了颠倒。结论 :在定义 T2 - TSE- TRA群组序列时 ,没有严格按照从上到下定义组。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金平 《医学综述》2009,15(14):2166-216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口径、长球囊的临床应用,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前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准确了解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范围、程度,对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及预后等至关重要。现就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