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开腹相比手术费用相对较高,技术要求严格,还需临床医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资料,其中150例采用腹腔镜切除术,45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5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治愈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三种手术方式均获成功.传统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13.2±3.5)d,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8.9%),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兼有术后恢复快(5.2±1.4)d、并发症少(8.7%)等优点.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每组17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经脐单孔腹腔镜组30例.结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腹腔镜组(t=8.56、9.77、6.69、5.11、2.45,均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术后肩背部疼痛、切口疼痛、感染发生率、美容满意度明显优于腹腔镜组(x2 =3.62、3.62、6.93、39.95,均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随机分为二组,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0例,观察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二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率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腹胆囊切除术组的3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手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2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1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13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风险小、预后快及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邹浩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51-2952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腹手术( OC组)3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43.7±5.8) 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6.4±3.9) h、术后住院时间(4.8±1.4) d均明显短于OC组的(68.6±7.3) min、(65.2±4.5)h、(8.3±2.9)d(t=3.317、3.862、3.029,均P<0.0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OC组的24.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6月间入住我院的21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4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术,45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5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比较其治愈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均获成功。传统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长(13.2&#177;3.5)d,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8.9%),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腹腔镜手术兼有术后恢复快(5.2&#177;1.4)d,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7,(7):507-509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按照LC操作原则的情况下,采用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对机体的创伤,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遂宁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8例,设为腹腔镜组,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0.5±30.3)min、术中出血量(50.7±10.4)ml、下床活动时间(11.0±5.0)h、胃肠活动时间(1.5±0.6)d、平均住院时间(5.0±2.6)d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腹腔镜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杨建祥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17-29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腹腔镜组,9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82例均治愈,7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8.2±21.7) min、(55.3±10.3)mL、(3.2±1.4)d、(3.7±0.4)h、(6.7±0.4)d,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的(73.8±30.2)min、(97.8±19.4)mL、(5.4±1.3)d、(7.8±0.5)h、(11.8±1.5)d(t=3.307、2.806、2.582、3.203、2.931,均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4,P=0.47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炽棠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9-179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炎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41例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41例常规手术患者进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并对康复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2±0.2)d,快于对照组的(2.1±0.4)d(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达到1级的患者21例,多于对照组的6例(P<0.05);观察组术后C-反应蛋白平均值为(21.3±3.4)m/L,低于对照组的(32.7±5.3)mg/L(P<0.05);降至正常所用时间为(11.2±1.8)d,短于对照组的(16.1±2.4)d(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应激,术后能较快地恢复胃肠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9.64±10.12)min、切口长度为(3.28±0.46)em、住院时间为(4.37±2.73)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9.62±11.37)min、(7.24±1.62)em、(9.82±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8±10.9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24±11.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和次胆囊切除在复杂胆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28例患者依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逆行全胆囊切除手术,B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逆行次胆囊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手术出血量、术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胆管损伤以及胃十二指肠损伤.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手术出血量以及胆管损伤明显低于A组,P< 0.05;在术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胃十二指肠损伤与A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下逆行次胆囊切除术在复杂胆管病变中有较好的疗效,与逆行全胆囊切除术相比较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中补液量少、操作简单、恢复快、无胆管及胃十二指肠损伤等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100例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则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2.19±0.57) cm vs.(8.78±1.87) cm、(58.47±20.14) ml vs.(95.49±34.47)ml、(59.34±13.75) min vs.(78.28±18.6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3.07±1.11)d vs.(5.87±1.85)d、(7.05±1.35)d vs.(14.35±2.72)d、(7.98±1.46)d vs.(12.76±2.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6.0%vs.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潘敏  陶木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44-1645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0例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中采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辅助冲吸器行LC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40例中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2例因为胆囊周围广泛较致密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8.16±1.85)ml,手术时间(38.13±4.35) min,术后住院时间(3.25±1.18)d;术中胆囊破裂4例,肝胆管灼伤1例.结论 应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辅助冲吸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朱森林 《安徽医药》2015,(1):116-11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急诊(ELC)和延期(D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93例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起病时间≤72 h 和>72 h 分为 ELC 组和 DLC 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ELC 组手术时间平均(91±26.2)min,术中出血量(64.2±32.8)mL,中转开腹率4.4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4/45),住院时间平均(4±2.7)d,治疗费用平均(4320±1450)元;DLC 组手术时间平均(104±3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5.4±38.9)mL,中转开腹率8.3%,并发症发生率10.5%(5/48),住院时间平均(8±3.9)d,治疗费用平均(6970±1572)元。ELC 组在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明显小于 DLC 组(P <0.01)。结论ELC 与 DLC 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方面均有安全性,ELC 相对 DLC 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恢复较快等特点,在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