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考察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后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1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静脉推注给药2 mg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 min,0.25,0.5,1,1.5,2,2.5,3,4,6,8,12,24,36和48 h采集血样,单剂量试验结束后进人多剂量试验.8名受试者静脉推注给药2mg,连续给药6d,并于给药后的第4,5,6天早上给药前采静脉血,于第6天给药后按设定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纳美芬的浓度,并采用PKS药动学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2 mg后,其药-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二室模型,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T1/2,AUC0-48,AUC0-∞分别为(7.34±1.56)μg·L-1,0.08 h,(12.01±2.20)h,(30.29±9.84)μg·L-1·h,(32.23±9.94)μg·L-1·h,多次静脉推注2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T1/2,AUC0-48,AUC0-∞分别(8.04±1.09)μg·L-1、0.08 h、(12.43±1.44)h、(33.64±9.15)μg·L-1·h和(35.98±9.23)μg·L-1·h,血药浓度波动系数、AUCss和Cav分别为(4.69±1.29)、(19.64±6.20)μg·L-1·h和(1.64±0.52)μg·L-1.结论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单剂量静脉推注2 mg和多次给药2 mg后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在连续多次给药时,并未出现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6天达稳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筛选2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男女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组,分别静脉滴注40、8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每日2次,连续5d),给药后监测24 h胃内pH值.用LC-MS/MS法测定左旋泮托拉唑钠血药浓度,数据分别用WinNonlin 6.4软件和SA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首次静脉滴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后,40、80 mg剂量组后左旋泮托拉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37±0.61)、(4.56±0.89)tg/mL;AUC(o-t)分别为(4.96±3.26)、(10.16±3.16) μg·h/mL;AUC(o-∞)分别为(5.17±3.68)、(10.34±3.35) μg·h/mL;t1/2分别为(1.67±0.76)、(1.75 ±0.57)h;Tmax分别为(0.50±0.01)、(0.53±0.08)h;连续给药5d后40、80 mg剂量组左旋泮托拉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30±0.62)、(4.50±0.71) μg/mL;AUC(0-t)分别为(5.02±3.85)、(10.75±3.82) μg·h/mL;AUC(0-∞)分别为(5.26±4.35)、(10.98±4.10) μg/mL·h;Cmin,ss分别为(0.03 ±0.08)、(0.05 ±0.07)μg/mL;t1/2分别为(1.72±0.78)、(1.80±0.64)h;Tmax分别为(0.52±0.04)、(0.50±0.00)h.用药第1天后40、80 mg剂量组胃内pH >4的时间比例分别为(38.6±20.9)%、(46.9±16.5)%;pH >6的时间比例分别为(25.5±20.6)%、(32.7±7.9)%;用药第5天后胃内pH >4的时间比例分别为(69.6±15.4)%、(80.2±16.6)%;pH >6的时间比例分别为(48.3±13.7)%、(49.7±15.7)%.结论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在健康人体内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通过两剂量组药效学参数比较,80 mg剂量组的抑酸效果明显优于40 mg剂量组,且服药后较安全.建议临床使用80 mg每12小时1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 mg,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24 h内多点采集静脉血,PR-HPLC测定血浆内左氧氟沙星浓度,BECS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200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1.15±0.42)h,Cmax=(2094.6±615.1)μg.h/L,AUC=(11 295±1847)μg.h/L,T1/2=(7.08±1.26)h。结论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头孢羟氨苄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2种头孢羟氨苄胶囊各1000mg,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内标,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中药物浓度。结果:健康志愿者口服2种头孢羟氨苄胶囊1000mg后Cmax分别为(23.37±3.64)μg/ml和(23.62±3.15)μg/ml;Tmax分别为(1.6±0.3h)和(1.7±0.3)h;AUC0-8分别为(84.61±10.93)μg·h/L和(88.24±10.99)μg·h/L;T1/2分别为(1.74±0.28)h和(1.68±0.21)h。各参数经统计学双单侧t检验,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种头孢羟氨苄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相似,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剂量均为500 mg/人.采用HPLC法测定血中头孢克洛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31±3.57) mg/L、(12.81±3.02) mg/L; tmax 分别为(1.01±0.37) h、(0.96±0.31) h;t1/2分别为(0.47±0.25) h、(0.42±0.18) h;AUC0→tn分别为(19.63±3.21) mg·h/L-1、(20.06±2.89) mg·h/L-1.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近,以AUC0→tn 计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68±14.34)% .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种国产兰索拉唑片(抗溃疡药)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两制剂的自身交叉对照的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兰索拉唑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30mg,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用奥美拉唑作内标,测定血浆中兰索拉唑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及统计分析.结果兰索拉唑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1.99±1.55)h、(2.09±1.67)h;Tmax:(3.9±0.8)h、(4.0±0.7)h;Cmax:(733.6±294.9)ng/ml、(764.0±250.5)ng/ml;AUC0-t:(3103.6±1911.2)ng/ml*h、(3176.7±1730.4) ng/ml*h;AUC0-∞:(3694.9±3504.0)ng/ml*h、(3809.2±3416.3)ng/ml*h.以AUC0-t计算,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1±9.8)%.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雷他定血浆浓度测定方法及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氯雷他定片,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DAS程序计算.结果:单次口服20 mg氯雷他定片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tmax、t1/2分别为(32.26±21.54)μg/(L·h)、(37.18±22.53)μg/(L·h)、(12.00±7.50)μg/L、(1.56±0.70)h和(11.15±19.66)h.结论:本法适用于快速准确及高灵敏地测定血浆中的氯雷他定,其在研究人体内口服吸收较快,个体间差异较大,约1.5 h达血药浓度蜂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11 h.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二甲双胍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二极管矩阵检测法,研究二甲双胍在人体中药物动力学行为,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两制剂双交叉试验设计和单剂量、多剂量2种给药方案,测定了24名(单剂量)和20名(多剂量)男性健康志愿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后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普通片与缓释片后药动学参数AUC0→24分别为(13.41±3.15)(mg.h)/L和(13.18±2.76)(mg.h)/L;AUC0→∞分别为(13.81±3.22)(mg.h)/L和(13.85±2.95)(mg.h)/L;Cmax分别为(2.35±0.47)mg/L和(1.88±0.43)mg/L;Tmax分别为(2.17±0.32)h和(3.79±0.42)h;T1/2分别为(2.75±0.32)h和(5.49±0.63)h,其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8.93±8.07)%和(100.96±8.68)%。受试者多剂量口服普通片与缓释片后药物动力学参数稳态时曲线下面积(AUCss)分别为(7.68±1.08)(mg.h)/L和(15.13±2.06)(mg.h)/L;Cmax分别为(2.14±0.36)mg/L和(1.93±0.34)mg/L;Tmax分别为(1.85±0.24)h和(3.50±0.51)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分别为(0.64±0.09)mg/L和(0.63±0.09)mg/L;血药浓度波动度(DF)分别为(3.12±0.41)和(2.90±0.30),其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8.9±8.0)%和(94.3±11.0)%。结论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与缓释片口服时吸收程度等效,吸收速度不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生产头孢氨苄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及人体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1g头孢氨苄片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数据.结果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1.09±0.22)和(1.3±0.41)h,Cmax(70.25±13.92)和(69.89±11.91)mg/L,AUC0→6(128.1±23.2)和(130.4±25.17)mg/h·L.试验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7±8.9)%.结论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福肼胺片人体内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语  陈钧  蒋学华 《重庆医学》2005,34(10):1512-1513,1515
目的研究两种利福肼胺片(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复方制剂)的药动学,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2名志愿受试者单剂量po利福肼胺片供试品与参比品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烟肼和吡嗪酰胺血药浓度,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两种制剂中异烟肼AUC0→∞.分别为;(43.97±16.81)mg·h-1·ml-1与(43.18±16.33)mg·h-1·ml-1;Tmax分别为:(1.79±0.54)h与(1.63±0.38)h;Cmax分别是:(8.39±4.30)mg/ml与(8.36±4.52)mg/ml.两种制剂的吡嗪酰胺AUC0→∞分别为:(569.87±271.30)mg·h-1·ml-1与(563.55±262.48)mg·h-1·ml-1;Tmax分别为:(1.68±0.58)h与(1.50±0.30)h;Cmax分别是:(34.38±M.55)mg/ml与(36.23±13.47)mg/ml.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制剂中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的AUC0→∞,Tmax和C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制剂以异烟肼和吡嗪酰胺两组分的AUC0→∞,Tmax和Cmax为指标评价生物等效性,表明二者为生物等效制剂.利福肼胺片供试品中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1.73±5.95)%和(100.28±10.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利多卡因在高原汉族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药物浓度,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冰乙酸溶液(15:20:50,v/v)。DAS 2.0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高原汉族志愿者的t1/2为(2.44±0.69)h,AUC(0-t)为(7.43±1.86)μg.h/mL,MRT(0-t)为(2.37±0.31)h,Tmax为(0.56±0.17)h,Cmax为(2.78±0.54)μg/mL,CL为(1.24±0.34)L/h,V为(4.31±1.48)L。结论盐酸利多卡因在高原汉族健康志愿者体内吸收迅速,半衰期较平原志愿者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托莫西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并对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后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给药20 mg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4、5、6、8、10、12、24 h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托莫西汀的浓度,并采用DAS药动学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给药盐酸托莫西汀胶囊20 mg后,其平均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拟合符合二室模型,T1/2、Tmax、Cmax、AUC0-24、AUC0-∞分别为(4.55±0.79)h、(1.33±0.48)h、(225.18±48.53)μg.L^-1、(971.34±219.52)μg.L^-1.h和(992.60±229.93)μg.L^-1.h。结论建立的托莫西汀人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可靠、简便,盐酸托莫西汀胶囊单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200 mg国产和进口头孢布烯2种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头孢布烯胶囊体内过程符合口服给药二室模型,国产及进口制剂中头孢布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2.66±0.37)和(2.72±0.34)h,最大血药浓度(20.42±3.41)和(19.93±3.29)mg/L;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4.86±17.26)和(101.68±17.44)mg·-1·h-1·L-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t分别为(103.33±20.82)和(101.68±17.44)mg·h-1·L-1,由AUC0~t计算国产头孢布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4±21.0)%.结论:国产头孢布烯胶囊与进口头孢布烯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奥洛他定在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 mg盐酸奥洛他定片后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分别于给药前及口服给药后0.25、0.5、0.75,1、1.5,2、3、4、6、8、10、12、16、24、48 h采集肘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采用DAS程序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5 mg后,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拟合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6.55±2.50)h、Tmax(0.98±0.32)h、Cmax(53.75±19.76)μg.L-1、AUC0-48(159.54±60.94)μg.h.L-1、AUC0-∞(161.79±61.19)μg.h.L-1。结论建立的奥洛他定人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可靠、简便;国产盐酸奥洛他定片单剂量给药后在健康人体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选择10例健康受试者,每名受试者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然后分别于给药前30 min(0 h)、给药后6、9、12、15、24、48、72、96、120、144、168、192、240、288、336 h于肘静脉取血5 m L,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共有9名受试者完成试验。曲线下面积AUC(0-t)为(1.69±0.61)mg/L×h,变异系数为36.00%,其中男性AUC(0-t)为(1.76±0.49)mg/L×h,女性AUC(0-t)为(1.55±0.91)mg/L×h;AUC(0-∞)为(1.82±0.62)mg/L×h,变异系数为33.98%,其中男性AUC(0-∞)为(1.66±0.47)mg/L×h,女性AUC(0-∞)为(1.55±0.91)mg/L×h;终末半衰期(t1/2z)为(60.24±20.29)h,变异系数为33.67%,其中男性t1/2z为(59.66±17.28)h,女性t1/2z为(61.39±29.93)h;达峰时间(Tmax)为(77.33±23.32)h,变异系数为30.16%,其中男性Tmax为(80.00±24.79)h,女性Tmax为(72.00±24.00)h;达峰浓度(Cmax)为(10.10±3.70)μg/L,变异系数为36.60%,其中男性Cmax为(10.88±3.63)μg/L,女性Cmax为(8.53±4.03)μg/L。结论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符合二室模型特征。②AUC、t1/2z、Tmax、Cmax等参数与国外文献记录无明显差异。③药代动力学参数在男女不同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④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间变异系数较大,提示临床用药实施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匹伐他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研究匹伐他汀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口服匹伐他汀低、中、高3个剂量(1 mg、2 mg、4 mg)进行单剂量药动学研究,2 mg剂量组继续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进行多剂量药动学研究。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匹伐他汀的浓度,并采用PK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1、2、4 mg匹伐他汀后主要的药动学参数:Cmax(30.89±11.05)μg.L-1、(74.02±35.71)μg.L-1、(123.70±26.37)μg.L-1;Tmax(0.78±0.18)h、(0.73±0.25)h、(0.70±0.16)h;T1/2(9.80±3.33)h、(10.81±1.96)h、(12.79±3.00)h;AUC0-48(90.51±31.10)μg.h.L-1、(225.89±82.71)μg.h.L-1、(350.15±70.25)μg.h.L-1;AUC0-∞(93.72±32.72)μg.h.L-1、(232.15±86.22)μg.h.L-1、(365.39±75.46)μg.h.L-1。中剂量组10名受试者多次口服受试药2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80.26±19.43)μg.L-1;Tmax(0.75±0.29)h;T1/2(10.76±1.96)h;AUC0-48(270.53±98.44)μg.h.L-1;AUC0-∞(280.55±104.97)μg.h.L-1;波动度DF为(8.21±2.11)%。结论匹伐他汀在连续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5天已达稳态。匹伐他汀的剂量与Cmax、AUC0-∞和AUC0-24呈正相关关系;匹伐他汀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匹伐他汀片单、多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型蒽环类衍生物HYY-014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5 mg/kg的HYY-014后,采用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中HYY-014及其代谢物HYY-M3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3.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采用统计矩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 HYY-014药代动力学参数 Cmax、T1/2、Vd、CL、AUC0-t、MRT0-t分别为(1628.6±618.6)μg/L、(24.4±3.6) h、(23.4±5.2) L/kg、(0.66±0.08) L/kg/h、(2219.5±276.9)μg/L ·h、(15.1±2.4) h;HYY-M3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分别为(2.2±0.6)μg/L、(103.1±13.7)μg/L·h。静脉注射该药后,很快向机体的各组织广泛分布,且具有明显的靶向性,主要分布在脾、肾、肺、心脏、肝等组织,脑组织中浓度极低。结论静脉注射HYY-014组织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肺、肝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较高,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特征。方法制备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以吴 茱萸碱为对照,检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及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大鼠尾静脉给予吴茱萸碱包合物以及游离吴茱萸碱后,HPLC 法测定血浆中吴茱萸碱的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吴茱萸碱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约 为18 μg/mL、累计释放百分率约为80%,与游离吴茱萸碱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吴茱萸碱包合物和游离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 Cmax分别为252.5±12.43 μg/L和161.3±3.45 μg/L;Tmax分别为4.00 h和4.07 h;MRT0-∞分别为8.46±0.91 h和4.43±0.74 h;AUC0-t分 别为2266.40±28.64 μg·L-1·h-1和911.92±8.53 μg·L-1·h-1;AUC0-∞分别为2359.76±31.58 μg·L-1·h-1和919.16±9.73 μg·L-1·h-1;吴茱 萸碱包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256.73%。结论吴茱萸碱包合物明显改善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秦皮甲素两种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秦皮甲素经大鼠灌胃(ig)和腹腔注射(ip)给药( 100 mg/kg )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测定秦皮甲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秦皮甲素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两种途径的药动学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关键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3.76±0.44) mg·h/L,(149.64±20.71) mg·h/L; Ke=(0.83±0.22)/h,(1.38±0.13)/h; Cmax=(2.63±0.60) mg/L,(164.37±16.94) mg/L; Tmax=(0.17±0.00) h,(0.17±0.00) h; T1/2 (ke) =(0.88±0.21) h,(0.51±0.05) h; MRT=(1.69±0.31) h,(0.99±0.06) h.结论 秦皮甲素两种给药途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腹腔注射给药代谢速度较高,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血浆样品中厚朴苷A的测定方法,研究厚朴苷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大鼠经口服和尾静脉注射给药,以黄芩苷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厚朴苷A浓度。使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SB-C18(250 mm×20 mm,5μm),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甲醇15%~85%),流速为1 mL·min~(-1)。采用DAS 2.0软件对所得的需要浓度进行拟合,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经口服给药200 mg·kg~(-1)、尾静脉注射给药5 mg·kg~(-1),目标物质量浓度在0.3~1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标准曲线定量下限为0.3μg·mL~(-1);批内精密度RSD7.1%,批间精密度RSD12.4%;准确度RE3.3%~5.9%;回收率83.5%~99.0%。大鼠经口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t)为(15.6±7.4)mg·h/L,CL为(14.5±6.1)L·h/kg,Vd为(13.5±2.8)L/kg,t1/2为(1.16±0.8)h。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AUC(0-t)为(17.8±9.9)mg·h/L,CL为(0.34±0.14)L·h/kg,Vd为(0.08±0.04)L/kg,t1/2为(0.15±0.03)h。结论:该实验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快速地测定厚朴苷A浓度的方法,首次报道了厚朴苷A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